教你成为音乐天才的6招!
女士们、先生们...真的是一个。
我在音乐圈好几年了。你见过真正的天才吗?当然有,但那是极端极端的……几个(莫扎特不是也是200年才出现一次吗?)。而不是把自己做不到或者不想努力的事情归咎于谁是天才,甚至是酸别人,攻击别人……那我觉得你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天才。这篇文章将分享我遇到和教过的天才背后的真相。
所谓音乐上的天才,可以归纳为三个方向:
第一,声音感
第二,节奏感
三、乐器操纵的天然优势(生理学)
每个玩音乐的人都会羡慕别人有绝对的音感,放屁也知道是什么声音。或者,他们像黑人一样,很容易就能抓住反手挥拍的感觉,或者,看到郎朗行云流水的技巧,就认为他天生就是弹钢琴的料……但你有没有想过,分析过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天才”这个词真的可以归因吗?当然是了...扯淡!!(长d)
年龄越小,训练效果越好。
如果你认识任何一位古典音乐大师,问他最适合学钢琴的年龄,你会得到一个共同的答案:“越年轻开始越好”。这么说吧,任何生命的成长都是一样的。你喂养的东西最终会长大。孩子是一张白纸,从脑回路的建立、心智、感情、肌肉控制……都在可塑性时期,越早不开始训练,以后越难。
这不是“理论”,但有科学依据。3岁到15岁这段时间是孩子音乐成长最关键的时期,尤其是“听”。请教各大音乐系的大师。他们大多在此期间接受过音乐训练,对音乐的感受(轻盈、意境、节奏等。)会比一般孩子强很多。
然后是生理部分。关节、骨骼、肌肉的发育一定要尽量小。你的手(包括全身协调的肌肉)越早适应你所擅长的乐器,就会逐渐成长为“适应你的乐器”的样子。我不是说它会变大变长(这是自然的),而是你的小肌肉会扩张、适应、忍耐、独立,这就是为什么。这和运动员训练的原则是一样的,不是体能。
所以“孩子的教育不能等”这句话是真的!!!!
你永远看不到天才真正的努力。
对天才的研究在《一万小时的神奇力量》和《我比别人更认真》中有详细解释。这些研究天才的人共同的结论是,“实践”是成为天才最重要的原因。
音乐界公认的天才莫扎特,6岁前练了3500个小时钢琴。郎朗在自传中也提到,除了吃饭、睡觉、上学,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练琴...换句话说,他小时候每天至少练三个小时钢琴。另一个更有意思的研究表明,能成为独奏小提琴手的人,20岁前练习时间会达到65,438+00,000小时,不到65,438+00,000小时的人,更有可能是伴奏音乐人或老师。(难怪我只会教钢琴,做不了史蒂夫·范~ t t)
环境教育
练习有很多种,以上是“表面/技术练习”,还有更多你肉眼观察不到的练习。比如在教堂出生的孩子,从小就在教堂唱歌跳舞,不自觉地培养出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声音感和节奏感,还能分辨各种乐器的声音和和声。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穿透性”的。孟母的三步棋肯定有其原因。如果爸爸妈妈是音乐播放器和音乐人,他们的家和生活圈子里一定充满了音乐,那些声音对孩子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音乐就像语言,环境决定起点。你看中国学英语这么痛苦。你见过外国人“背单词”或者“看语法”的吗?
为什么黑人天生学爵士蓝调和嘻哈比白人快?为什么少数民族唱歌比普通人好听?为什么出生在音乐世家的人通常比普通孩子有更好的音乐?为什么音乐人才更容易出现在重视音乐艺术的国家?...是有原因的。
好的环境教育还包括好的音乐学校和老师。你觉得和去伯克利跟伯克利音乐学院的老师学吉他一样吗?那些资源,环境,同学,老师,学长,每天可以互相果酱……那是你在2平米的音乐教室里永远学不到的“精华”。好老师带你走上舞台,积累成就感。一个不好的老师只会教一堆没用的东西(包括废话)。千万不要跟错人。
遗传的遗传
你没看错,一个人的天赋绝对和基因有关!!我想告诉你一个惊人的事实。基因不是注定的科学。基因是可以改变、学习和遗传的。
电影《咄咄逼人的鼓手》里有一个场景,老师问主角的父母是做什么的,有同学问我,你问这些干什么?一个人的音乐天赋和父母有什么关系?如果你查过那些世界级的音乐人,我可以保证80%以上的家庭背景都离不开音乐(这也是一种优质的环境)。换句话说,如果你的父亲是一个游泳好手,他的儿子在游泳的起点基本上会从别人那里赢很多,并且会和上述的“环境”相互作用,增加效果。
下一次,如果你父母担心你,为什么你练了这么久的琴还没有郎朗那么好?你反驳说:“你想百度一下郎朗的爸爸是谁?郎朗的父亲是二胡演奏家,曾经和郎朗一起玩过赛马。)
然后你想说,我操~我家一点音乐背景都没有,是我后代没救了吗?答案是:“错”。正如我上面提到的,研究表明基因可以被改变,然后传递下去。一言以蔽之,如果你的父亲是游泳白痴,你的家庭没有游泳基因,但是你想逆天改变命运,所以你后天努力学习游泳技能,你的基因会记住你学过的技能并传给下一代,然后你的孩子在游泳方面的天赋会高于你,你的家庭和他的同学…所以如果你不想你的孩子有和你一样的命运,从你开始努力,但是你会更努力,哈哈。
而且,遗传记忆并不局限于狭隘的技能,还有性格、特质、习惯等。也可能是被记住了,所以如果你的父母很懒,那么你的懒惰性格会更高。所以父母的优秀绝对是影响下一代优秀的一大因素。虽然这很残酷,但这是事实。
生理先天优势
这与以上四种基因有关,但却是更可悲的“不可改变”的那种。原因很简单。如果你只有150cm成为NBA球员,几率有多大?哪怕你的跳跃很惊人,耐力很足,速度快如闪电……一旦上了场,先输了一半。
这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是体育圈里最残酷的。18金牌飞鱼菲尔普斯惊人的游泳技术震惊了全世界。大家讨论他的姿势,技巧,练习,努力...但很少有人发现他的体型优势才是制胜因素。他的手很长,脚很短。他的胳膊比他的身高还长200多厘米,但他的腿只有81厘米,但他的鞋底却异常宽...他学了一点游泳。
PaulGilbert,10中指的吉他天才。
以吉他为例。手指绝对是重点。指尖的肥大会决定音色和指型,最重要的是“长短”。很多吉他老师会说手指长短无所谓。如果有10000首歌可以练,短手还是可以练9000首。问题是,当你想和真正的顶级玩家一较高下的时候,关键是你不会弹的那1000首歌。
然而,音乐不是一项“运动”。它的竞争不是竞争数字,而是主观美感。看看那些弹得好的,有成就的,在市场上有魅力的吉他手...跟手指长短没关系。
成就感
我把成就感放在最后,只是想向读者强调,成就感其实是真正造就一个“天才”的魔鬼。以上任何一点的隐性好处都是帮助你建立成就感和优越感。
1.从小开始训练。胜过同龄人,积累自信。
2.如果你尽力比别人强,你会得到…另一种优越感…
3.好的环境教育会让你学得更好更快…而且你会得到很多…优越感…
4.良好的基因遗传,天生的神力,仿佛一出生就注定要做音乐,如此优越!!
5.我有10个中指。不练琴会不会太浪费了…超级优秀——Yuea!!!!
如果你想拥有以上五点在圈内大放异彩,那么大家就不要再弹吉他和小提琴了...太难见面了...真正会让一个孩子不断成长的因素是“酷”。因为酷,你会继续,你会有动力去冲刺那65,438+10万个小时,你会想办法解决你在音乐上遇到的任何问题。所以,成就感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教材、教鞭。
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情况。比如初中二年级,你去学吉他老师教你弹深紫的《水上烟》。一般孩子可能要学4、5课才能像。结果你发现小时候爸爸经常放这首歌,所以你只花了2节课就抓住了韵味。老师不知道背后的原因,夸你很厉害,说棒棒是天才,所以你很开心,你父母也很开心,所以你会继续交费。然后你继续挑战越来越难的歌。有一天,你去学校表演了两个独奏,你的同学发出了赞叹的声音。别人只会看书说垃圾话,你却有真正的吉他天赋,吸引眼球,爽翻你。也许你会因为吉他而比你的同学更早享受爱情...
然后你会加入一个社团(高中),组建乐队,参加各种演出,慢慢写歌...有一天你会回过头来发现:“啊?我是怎么在音乐道路上走这么远的?」。
有一天,你的朋友很羡慕你频繁的表演,就想模仿你,开始学钢琴,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永远赶不上你的成绩,于是留下一句…“你是个天才”,然后默默的卖掉自己的吉他,回家继续弹王者荣耀…
其实根本不是天才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成就感。为什么很多人在学习技能的路上会觉得很痛苦?练习很辛苦,花钱又玩不了游戏,但对你来说并不辛苦,因为你有成就感,所以你愿意去砸各种成本,这是开启“良性循环”的关键。
文章讲到这里,你会发现,所谓的“天才”,其实是一连串的“因果”。有句话说:“没有天才冠军,只有努力冠军”。我上面的六点,只有第五点不能变。
如果你觉得做任何事情都要“天赋异禀”,那么我保证你将一事无成。找到你的“成就感”,创造你的“良性循环”。很久以后…上帝会给你答案的。
更多吉他资讯,知识,精彩视频,关注:吉他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