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克美的性格评价
坐在台上,容光焕发,手中的胡琴更是令人神往。昨天,姜克美用她美妙的钢琴声征服了大连的听众,但记者却在心里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是中午刚刚采访她的记者吗?姜克美是从辽东半岛的沈阳老家来到大连的。简单的午餐后,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坦率地说,如果不是随行人员的介绍,记者几乎认不出这位三次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著名青年胡琴演奏家——毛衣、长裤、朴素的休闲装,不化妆的姜克美看上去根本不像“明星”,只是不经意间透露出一种优雅的气质。她说她在生活中崇尚舒适和自然。而这种感觉在她看来是一种享受,因为哪怕是半天的闲暇,也一定是被她“偷走”的。现在,她的日程几乎排满了各种演出。仅今年一年,她就在国外表演了八次。说了这些题外话,重点是她的演奏技巧和特点。众所周知,姜克美在史无前例的1988演唱会上一举成名。那时候她还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1988毕业前夕,她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一场音乐会。她一口气演奏了板胡、京胡、二胡、中胡、高虎等“胡琴家族”的所有成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种演奏形式后来被称为“姜克美调式”。就像昨晚的“中国音乐家2005新年音乐会”,她用京胡、板胡、二胡演奏了《夜深》、《哥哥回来了》、《赛马》三首经典民谣,似乎让“姜克美模式”一直走下去。记者问她:术业有专攻,她的做法会不会让人觉得杂而不精?没想到,这个问题一下子让她开了口。姜克美告诉记者,京胡、板胡、二胡虽然同属胡琴一族,但也是隔行如隔山。弹京胡的一般不会拉二胡,能弹好京胡的很少。画几笔玩玩票可能还行,但达到艺术水平的人少之又少。好在她小时候学过京胡和二胡。她考上中央音乐学院后,学习了板胡,各方面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饶就是这样,为了跨越这些界限,她还是付出了数倍于常人的努力和艰辛。据她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的这几年,她没有浪费过任何寒暑假。她几乎没走过马路,更别说旅行和旅游了。她每年都带着钢琴到处学习,甚至有一个假期去广州跟老师学琴,放学后再回到学校。经过几年的努力和不断的锤炼,她终于掌握了京胡、板胡、二胡等十余种胡琴的演奏技巧。“如果我的尝试成功了,并不代表我能弹多少种琴,而是我抓住了每一种琴的魅力和特点,让它们在我的手中大放异彩。我觉得这里可能比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