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美育的途径之一。也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结合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总结了音乐课程的价值,即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性,并系统阐述了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美育;音乐教学;音乐素养
一、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音乐是一门古老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广义的音乐教育自人类音乐诞生之日起就已经产生。从《吕氏春秋》中的历史传说和古代音乐中,我们可以想象过去人民的歌舞。儿童和成人在参与或观看这类音乐表演时,自然接受了音乐教育。
新世纪以来,我国颁布了新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和《音乐课程标准》,这都是我国音乐教育领域的新浪潮。回顾建国以来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提出,为今天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是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系统阐述了我国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以及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为学生一生热爱、学习和欣赏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音乐教学应注重音乐审美。
在音乐教学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应贯穿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各种体裁和题材的音乐作品,通过歌唱、器乐和欣赏,增强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表达和创造音乐美的能力。
(二)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
音乐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平衡、节奏、有机统一的完美的声音运动形式。在这种状态下,受教育者参与的感知、联想、想象、理解等心理过程可以在自由和谐的状态下发展。
(C)选择适当和创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用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工作方法,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决定教学方法的基本要素是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教材)。三者中,教学对象处于中心地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最重要的因素。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学的内容包括歌唱、器乐、节奏、欣赏、创作以及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音乐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决定了音乐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学生的不同条件也决定了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三,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
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对音乐教学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效地推进和实施创新教育,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一)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一般素养
音乐教师和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要的教学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化素养。
(二)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第一个方面是音乐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素质。第二个方面是教育基础理论和技术(教育实践)的素质。第三个方面是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素质。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有很多特殊性,不同于音乐工作的其他领域,是一般教育理论所不涉及的。它是一个横跨音乐与教育之间的知识体系,体现了音乐教育作为一种职业的独立地位。
(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
音乐教师应具备从事音乐课堂教学的能力。普通学校的音乐课在很多内容上都是综合性的,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歌唱教学、器乐教学、节奏教学、欣赏教学、创造教学和基本知识技能教学的能力。音乐教师应具备组织和指导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音乐教师还应具备从事音乐教育研究的能力。由于教育理论和音乐教育实践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借鉴新的教学体系,是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自强”能力,特别是学习和运用现代教学理论、现代教育科研方法和音乐教育理论与技术,进行音乐教育实践研究,这应该是当代音乐教师的重要能力。
参考资料:
[1]易。解读鲁的《春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