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Jolin Myself。
于这张《Myself 概念专辑》来说,意识的体现落脚于一个“Party”之上,将舞曲在专辑中的比重大大增加到2/3,这几乎是主流华人歌手从来没有勇于尝试过的。而另一点十分值得肯定的是,专辑在统一度上做的文章,似乎已经超出了定位在“蔡依林”身上的局限,而有可能成为华语舞曲专辑的一个新标杆。
的确,专辑的Interlude的确撑起了《Myself 概念专辑》的半壁江山,就精彩程度而言,甚至大有超出歌曲本身的意味,而这一点,也恰恰是华语专辑中所一贯忽视的。如果少了这几段Interlude,这张专辑无疑也就沦为大拼盘似的及格作品,而有了间歇的串场,几乎无可挑剔的将“舞曲—情歌—舞曲”串联起来,形成了一道完整的音乐体验。每段Interlude几乎都不约而同的取样于上首作品中的Basic Beat,又加入了下首作品的音色元素,戏剧化的OS,在承上启下的技巧上做的十分到位。看起来如此简单的小技巧,在欧美流行专辑中司空见惯,但在华语专辑中,却少有歌手能够真正做到,单从这一点说,这张专辑像极了Janet Jackson的《Discipline》。无疑,有意识的在完整性上做文章,这也就很容易将专辑拉上一个讨好的起跑线,这是这张《Myself 概念专辑》极其耀眼的一个闪光点。
而对于专辑正式的10首作品而言,从收歌的角度来讲,尽管水准参差不齐,但大的方向几乎没有偏差,风格的突破与旋律的上口并驾齐驱,展现出一幅向欧美常规乐风靠拢的姿态。在电音处下手无疑就是最好的体现,Synthesize-Pop几乎是近两年的一个大方向,比起市场上绝大多数作品刻意去“电”一把赶这趟快车,《Myself 概念专辑》将电音的可能性从主流的角度挖掘到了一个很不错的程度。从曲风来讲,Disco/Rap/Urban Rock/Exotic/情歌都有囊括,而有了五段Interlude的统一,多而不乱。但尽管有突破,专辑却仍然显示出“守垒”的划地自封,并不够纯粹。
《美人计》是一首以编曲取胜的作品,合成器音色丰富到了一个恰到好处的程度,既有司空见惯的单一鼓点贯穿始终,又有音浪、脉冲、爆破、flop等效果所点缀,既不过多而杂乱,又不单一机械,让人几乎不相信这是出自华语编曲人小安之手。而在蔡依林的vocal部分,多个音轨的丰富层次感也让这首歌抛却了《花蝴蝶》声线薄弱的致命弱点,收放自如的性感拿捏到位,甚至在欧美作嫁的同时,也带上了日韩舞曲的丰富层次感与精致感。接下来《玩爱之徒》展现的是慢下来舞曲优雅,以欧陆舞曲的典型配器撑起歌曲的构架,有时类似模糊的脏音色似乎还有意带上点儿Lo-Fi的感觉,蔡依林的声线展现出冷色调的性感。《派大星》《七上八下》体现出保守的一面,尽管没有如《美人计》《玩爱之徒》有标志的欧美曲风,但作为权衡作品在专辑中不功不过。有些带来惊喜的是《无言以对》,Urban-R&B又带着Soft-Rock的基调让是蔡依林从前作品中没有过的硬朗,钢琴打底音色的冰冷与R&B的节拍相映,副歌方面大开大合的收放,又让人联想起Avril的作品,只可惜蔡依林的声线相对单薄,不足以完全承担起歌曲所要表达的悲愤感情。
《娘子汉》《黑发尤物》歌词带出的“女权主义”色彩让人看到了似乎不属于蔡依林的一面,也显示出蔡依林向麦当娜这种“女权主义者”进军的野心。而《黑发尤物》的前奏和编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Justin Bieber与Usher合作的《Somebody to Love》,是一首节奏、编配融合的很到位的作品。但《小伤口》《即时生效》显示出不足的一面,要革新却仍然有所顾忌,尽管作品本身无可厚非,但在这样一张虽未明确标榜革新、但却意欲用意识革新华语舞曲的专辑中,这两首作品多少显得有那么些不合时宜,也将整张专辑的整体定位拉到了只能固守的境地。
所以,整体看蔡依林这张意欲成为里程碑似的作品,尽管带着保守的色彩,尽管带着并不尽如人意的瑕疵,却不得不承认,这仍然是蔡依林及其幕后团队、用意识带动音乐性的又一次成功尝试。注重发挥意识的作用在蔡依林身上无疑是讨巧的,伴随着一次次的创新,也伴随着一次次的争议,团体的协作与蔡依林本身的能动性,无疑将蔡依林推上了华人女歌手的最高峰。或许,再过去几个时代,当我们回首二十一世纪初的华语天后时,首先想到的是标杆是蔡依林而不是别人,这就如同我们回首二十世纪下半叶,永远不能避开麦当娜的闪耀名字一样。这就是“意识”的作用,而对于蔡依林这个本身资质并不高的女艺人来说,这样“意识”带动的成功,无疑已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