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的 故事
背景材料:
《笑傲江湖之琴箫合奏曲》是胡伟立老师单为电视剧笑傲江湖所创,改编自我国古典佛教音乐《清心普善咒》,被香港TVB96版《笑傲江湖》采用为剧中配乐。这首曲子节奏快而鲜明,非常符合主人公令狐冲的狂放不羁的性格,一琴一箫的演奏既代表着曲洋,刘正峰两人之间的惺惺相惜的友情,又代表着令狐冲,任盈盈二人之间的崎岖缠绵的爱情。这首曲子作为《笑傲江湖》的配乐至今已成绝响。
清心普善咒又名普庵咒.是普庵禅师所作.
很多人误以为《笑傲江湖之琴箫合奏曲》改编自古典名曲《广陵散》,原因是金庸在书中交代说,它是日月教曲洋和衡山刘正风根据古人嵇康的《广陵散》改编创作而成。
电视剧和小说是两码事。电视剧里的配乐和广陵散一点关系都没有。
个人评论:
八十年代,武侠影剧风潮在香港达到了顶峰,金庸先生许多扛鼎之作所描绘的武侠世界,英雄人物则占独领风骚之位。其武侠故事广为人所传唱,其侠客英豪形象广为人所追捧,其武侠思想广布天下。如果那时武侠热潮缺了金庸,那将不会是那么的热,也很难席卷中华大地,影响了世界。少了金庸武侠,是一种残缺,一种缺憾。正是那个年代的大师们,如还有的古龙、梁羽生、卧龙生等的著作,使得中国的武侠世界更加精彩,更加充实。
金庸先生一生著作颇丰,而且很有学术价值,又是那么的家喻户晓,如《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鹿鼎记》、《笑傲江湖》等。其中《笑傲江湖》没有清晰历史痕迹,所言未及国运政治,主言江湖恩怨与是非。自古正邪两立,人世间的是非也不是简单对与错,江湖是恩怨的江湖,是是非难分的江湖。故事以名门正派与魔教的矛盾对立为两大方,各方之间又各有矛盾,正派中亦有伪君子、野心家,魔教中亦不乏忠勇情义之士,正因为这样的交错复杂,才将故事情节推得高潮迭起。又以出自名门正派的华山派弟子令狐冲与出自魔教的圣姑任盈盈的情爱为主线,将故事中人与事,恩与怨完美地穿插起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整个故事的基调便是由曲洋和刘正风琴箫合奏的《笑傲江湖曲》,主人公品质便是笑傲江湖,故事的最终结局也会是笑傲江湖。
我比较钟情于96版《笑傲江湖》,很大程度就因这动听的曲子,他不仅诠释整个武侠故事,也诠释了这些豪侠的人生观,世界观:正面、包容、恩义、超脱、逍遥。每每听到此曲,内心无不大为震撼。音乐响起,脑海中便不禁浮现一片开豁的圣境:群峰迭起,高耸入云而争傲;流水潺潺,婉转悠然自在;绿树郁郁葱葱,深幽寂然;白云清雾,轻飘慢移,弥漫笼罩着山间,似仙境似幻境;山间两位风骨老人酣畅忘我又悠然自得地演奏《笑傲江湖》曲。曲声宛若垂落人间的仙乐,飘荡与山谷间,随青峰徐徐蜿蜒,入耸云间;随流水悠悠流淌,连绵千里。赏心悦目、悦耳动听、高山流水、天籁仙音---世间之华辞难以形容,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啊!
琴声高亢沉厚,仿佛高山刚韧敦厚,箫声低缓轻柔,仿佛流水阴柔无形,一高一低,一动一静,一阴一阳,两位绝世高人,绝世奇才,绝佳知音完美的合奏,引人入胜,如入圣境,内心顿时开阔,远离了江湖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远离了世间的对对错错,哀愁悲苦;远离了尘世中的喧嚣躁扰,疲惫追逐。超脱了尘世,亦超脱了自我,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内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空旷。天地悠悠,我身渺小,我心自大,心是高山我即高山,心是流水我即流水,心是浮云我即浮云,心是寰宇我即寰宇,身法自然,身同自然,惚兮恍兮,无限玄妙。此曲中叶添加了一些现代的音乐元素,更增震撼之感。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啊,已绝古今!
曲终人亡,曲洋和刘正风最终以身殉曲,无他法,本想弃江湖而去,江湖中人难罢休,唯死,却因死,其曲更添悲壮。金庸先生似有仿嵇康临刑而奏《广陵散》之意吧。两位高人深恐曲不得传,而托交令狐冲代传,幸事!也只有令狐冲与任盈盈那样宽广胸襟和几经磨难的江湖经历的人才能再次合奏出这样曲高和寡的绝世佳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