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死线上挣扎
工作后,年复一年近乎重复的工作使我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然而随着工作的变化,我越来越感觉到知识的匮乏。重启我读书之旅的是一本介绍民国才女的带有小资情调的书《民国烟雨旧时光》。书中对萧红的介绍令我印象深刻。她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身体里却跳动着一颗崇尚自由的心。她以31年短暂的人生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是把传统文学中高雅的部分——诗和散文,与现代文学中已经代替了诗儿成为主体的部分——小说,实现了新的对接。”鲁迅称他为“当代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称为“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于是,我特意买了《呼兰河传》《生死场》等几部小说,通过作品进一步了解这位“文学洛神”。
《生死场》是作者第一次以萧红为笔名写的小说,是萧红前期作品的巅峰之作,奠定了她抗日作家的地位。从情节上来说,小说分为前后两部分。第一至九章描写的是前十年北方城郊的农民在生死线上挣扎的辛酸史。第十至十七章写的是九一八事变后软弱麻木的农民在日本鬼子的暴行下觉醒,自觉与敌人进行斗争的历程。
鲁迅先生在给这部小说作的序中称其为“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说它“力透纸背。”赞扬小说体现了“女性作者的细致观察。”说这部小说“会给你们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感受这部小说的力量。
一、在哈尔滨城外,有一个静穆的村庄。沐浴在阳光下的一切事物都是安静的。然而这份静谧的深处,却是辛苦劳作的人们无比苟且的生活。农民靠天吃饭,被地主欺压,被生活打压的男人们,只能通过打骂老婆孩子来宣泄内心的不满。他们甚至憎恨女人怀孕生子。他们殴打难产的妻子,摔死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置瘫痪在床的妻子于不顾……
在这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苦劳作也解决不了温饱问题的年代,即使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了,也并不能给别人带来多少哀伤。因为“活着的人还得计算着怎么活下去。”人们也曾想过改变命运,男人们甚至密谋杀死地主的狗腿子,但终于被残酷的现实磨灭了斗志。
作者在小说中发出无奈的低吼:“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最令人无奈的是大自然的惩罚。人在自然面前是如此无助:一场传染病击垮了努力挣扎着活着的人们。乱坟岗子上堆的人给野狗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然而地主也罢,疾病也好,能够活下来的人依旧努力地活着。即使生活看不到希望,他们仍然挣扎着苟且地喘息着。踏破这份静穆的,是日本鬼子的铁蹄。
二、转眼十年过去了,山依旧是原来的山,河仍然是原来的河。可是随着日本人的汽车和飞机的轰鸣,“人们现在的日子还不如从前。她们甚至想捉回过去痛苦的日子。”然而过去的日子捉不住,向前的道路却被日本子封堵。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眼看生存无望,就要成亡国奴了,沉默了一辈子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人们会如何做呢?
这篇小说不同于同时期革命作家直通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他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关照自己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的弱点,书写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在这种情况下的觉醒和反抗,反而更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