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永远的告别》《永远的告别》

第18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已经圆满落幕。青歌赛这个平台不仅为当今乐坛培养和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的歌手,也产生了很多经典的音乐作品。王庆爽的《永远的告别》就是其中之一。笔者将尝试从音乐风格、演唱风格、歌词风格等方面与读者分享这首作品的美妙声音。

第一,音乐风格

这首曲子是三声部结构,其结构图大致如下:A=前奏曲2+A+b+ A’。音乐的开始是二小节抑扬顿挫风格的前奏。巍峨的京胡,像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扫过历史的天空。沧桑,无边的爱情轮回,就在这短短的两段中宣泄喷发!第一次呈现采用国剧风格,然后进入主题句。主题句的素材来源于引言,即前奏和抑扬顿挫式。由两个并列短语组成,结构规整,短小精悍。在激荡的旋律中突出一个“情”,引起听众的思考。把听觉引向一个纯净深情的感觉画面。如果说呈献段给人的感觉是古老而遥远的,那么呈献段后面一曲悠扬的二胡,将人们的视线拉回现代的缤纷世界,少女深情而忧郁;无边的爱情的喜怒哀乐;担心它;你要去哪里...全部都是。再现部分是变化的再现,突出主题的回归感,即生命和爱情的回归感。所以可以说这是一首非常经典的曲子,配器极重。

二、演唱风格

一部好的声乐作品,歌唱是将其展现给世人听觉,产生从文字到声音的美感的唯一途径。歌唱的表现力取决于演唱者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如生活阅历、文化水平、先天悟性等等。不过我觉得这首作品的唱法可以分为几种风格:戏曲唱法、民族唱法、中西结合的民族美声风格。但这些唱法在这首歌中并不都很突出,尤其是民谣美,只在中间部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所以对演唱者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纵观整部作品,从散板部分看,国剧唱法最为突出。京胡前奏之后,演唱者以京剧风格开场第一句歌词,豪放、宽广、厚重,要求演唱者的声音在前,清亮、高亢,充满气息,情绪激越。然后揉进了昆曲醇厚、飘逸、高贵、细腻的曲调。演唱者在保持传统戏曲唱法的同时,要尽量做到声音甜美内敛。进入中期以后,甚至出现了现代的配器,快节奏的伴奏韵,唱法上出现了大家熟悉的流行唱法。声音转柔转缓,位置比前面的散板更低更粗,仿佛在诉说一个永恒的传说。代表了进入新世纪后的新音乐风格,活泼而充满青春气息,用现代的表现手法讲述了爱情的永恒告别。进入再现(a '),曲式突然转回国剧唱法,但并没有完全重复前面a部的唱法,也就是民谣美声风格,虽然其美声风格的部分不是很突出很长,但在这里体现了演唱者的综合素质,突出了作曲家独特的技法。所以就唱腔而言,可以概括为三个板块:即散板部分为传统戏曲唱腔;中段是现代民族唱法;再现部分除了传统的戏曲唱法,还融入了西方的美声元素。

第三,歌词风格

歌词是一首歌的血液。一部好的声乐作品,除了有精致的作曲结构之外,还应该有通俗易懂、易唱易学、朗朗上口的歌词。《永远的告别》这部作品不仅在形式上令人耳目一新,在歌词风格和歌词内涵上也是精妙绝伦。它既有传统的优点,又突破了传统抒情风格的僵化框架,手法鲜明,涵盖时间长。其内容如下:

看山高水长,万里风光。

悠扬的音乐和永恒的告别;

世界上潮汐来来去去;

总有一言难尽的时候;

那一段最难忘;

晚上做梦;

梳妆镜;

醒来泪流千行;

前世太远,来世太长;

人在人海,心无涯;

不要笑我热情疯狂;

时间结束;

谁会永远唱着那首歌?

首先,从歌词的押韵来看,《永别了,千古绝唱》的歌词遵循了传统古诗词每句必押韵的规律,即每句的结尾都以“轻”、“唱”、“长”、“忘”、“思”等鼻音“昂”发音,使词读起来如行云流水,使演员唱腔铿锵有力。北韵以上行腔为准;歌词字数以上以词风为参考系数。其次,关于歌词内容,众所周知《永别》是一部不朽的爱情传奇。但在这首歌词中,我们看到的是用“山高水长,万里风光,琴声悠扬”来表达爱情的真挚和人性的回归;隐喻性地呈现给观众思考的悲伤,无法预料的悲伤。最后,我们可以在歌词中看到一种类似叙事歌曲的风格。但这里我们只是用这种手法,而不是讲述一些东西,实际上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情绪化的画面。纵观整篇歌词,我们感受到一种优美的爱情流线;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句话,却精致而有规律,呼应在先。比如后面从“那一段”到“谁来弹那首歌”,把听众的零碎情绪串起来,在开头就达到了第一位,紧密一致,遥相呼应。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