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鼓乐的基本曲目及历史
据史料记载,江州鼓乐最早可追溯到初唐时期。619年(唐武德二年)十一月,李世民领兵从龙门渡过黄河,屯兵白碧秦王堡,讨伐刘武周。在新绛县,至今仍有李世民驻白碧时使用的击鼓台。据说,当时的人们为了庆祝秦王在各种战斗中的胜利,创作了一首壮丽的音乐《秦王败仗》,表现了李世民军队的车轮声、马蹄声和马蹄声。《旧唐书·乐记》曰:“自破阵舞起,击鼓鸣,夹杂龟兹之乐,声振百里,撼山谷。”秦王李世民也以军民为歌颂他而创作的音乐《秦王破阵》为荣。李世民继位后,将此曲入宫,每逢大典,便奏此《乐言大曲》,以示灭隋建唐之功。清代《李智江州志》说:“两岁时,乡镇香火甚多,招粥贩甚方便。”民国出版的《新疆县志》也说:“每次比赛,都要上演好几天,演各种故事,如锣鼓喧天。”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江州鼓乐一直是当地民间社火中的主要项目,也是祭祀仪式、庆典、婚礼、庙会中的主角。还积累了小秦王乱点兵、会说话、下坡滚核桃、虎爪打虎等300多个曲牌。新疆民间一直有“北岸棍,西岸鞭,石坡钹乐,八庄锣鼓撼天”“北庄鼓不如南庄鼓”的说法。
代表作品
江州是山西锣鼓音乐的宝库。华清鼓、汾南车鼓、湘川锣鼓都诞生在这里。秦王点兵、老鼠结婚、下坡滚核桃都在这里得到升华。江州鼓乐将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篇章。
秦王的破阵音乐
秦王在李世民登基前被封为爵士。唐初,朔州刘武周造反,占领并州,直抵河东,齐王李元吉大败,跑回长安。李世民恳请率部讨伐渡江,屯兵江州白碧,东征西杀,南攻北进,一举收复并州,保全了李家。当他在北定从太原凯旋而归时,军队写下了《秦王破阵之乐》来欢迎他。历史上这类音乐以“敲锣打鼓”、“夹杂龟兹之乐”为主。如今在新疆,不仅有“击鼓台”,还流行“小秦王点兵”“唐王出城”的锣鼓。江州鼓乐的丰富和繁荣,大概与这一伟大的历史源头有关。
秦王点兵
这是20世纪80年代的新作。这部杰作是在秦王破阵的原曲基础上,吸收了一些鼓的作曲而成,如汾南鼓、花鼓戏、虎克牙等。是社会主义时代的新鼓乐,历史与今天、群众与专家、业余与专业相结合。它两次轰动北京,一次震撼巴黎,是黄河文化和中国文化的骄傲。
《秦王点兵》全曲包括绪论、鼓边段、鼓心段、锣鼓段、五彩段、结尾段六个部分。紧慢松的结构很合适,音乐也相当完整。它将民间套曲的特点与现代音乐结构相结合,使民间锣鼓音乐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音乐的主题是出兵,从元帅晋升开始,直到官兵入场,列队,准备结束战争。乐器分高低两部,高音为鼓、卒鼓、小铜鼓;贝斯有帅鼓,将军鼓,大块铜器。演出中根据主题要求,采用不同的演奏方法,包括独奏、二重奏、合奏、干打击乐、花式打击乐、混合打击乐、慢、中、快;四拍,三拍,二拍。简介中悠长的号角声将人带入古战场阵地;鼓边采用鼓边、鼓态、鼓圈、鼓钉,配合夹板,新颖多彩。华彩乐段吸收了西方协奏曲中的华彩乐段,别具一格,体现了战前士兵的乐观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