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

这部电影,我其实期待了很久。

最早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看到了贾玲纪念母亲而创作的小品:《你好李焕英》,小品看完,我哭得稀里哗啦,真的是看一次哭一次,哭一次看一次。

人过30后,忽然发现极其容易被感动。后来听说要拍摄成电影,更是悬悬而望。

电影上映后,第一时间买了票,前往观看。朋友微信逗趣说:你得多带些纸巾,5分钟的小品你看一次哭一次,这两个小时的电影估计你得水漫DFC了。

想想也是,于是带了整整一大包纸巾,买了最后一排的雅座(有隔断,看不到隔壁的人),这样即使哭,也不会太失色。

看完整部剧,我似乎一张纸巾都没用到。

其实看电影的时候还是很感动的,但这股劲随着电影结束,电影中的笑和泪,似乎并没有得以延续,很快情绪便恢复平静。

这部电影让人触动的,更多的是关于“母女情”主调,大多数人应该都是为了影片中的母爱而感动,想到了母亲曾经为我们的默默付出而感同身受,潸然泪下。

比如,电影中的某些镜头,就让我想到了2020年母亲生病,卧病在床,我陪护的场景,也就是这几个桥段,唤起了***鸣,流下了眼泪。

电影也更是唤起了很多和贾玲有同样“子欲养而亲不待”观众的伤痛和懊悔,而通过电影移情到了自己身上。

作为贾玲第一部自导自演的电影,我觉得电影的整体完成度非常高了。

特别是在看完小品得知要拍摄成电影后,真的很难想象到,5分钟的小品的体量、角色、丰富度真的能拍摄成一部影视作品吗?在我看来,小品已经把故事交代得非常清楚,而且笑点、泪点都很到位。

看完电影后,还是被惊艳到,如果说小品版的《你好李焕英》,是线性的简单的催泪蛋,那么电影版的《你好李焕英》则还是做到了一部两小时的电影该有的复杂度。

无论是前后的铺垫、对于角色的改编、以及最后半小时的双人穿越的架构设计,都能感受到贾玲对剧本还是花了很多功夫来打磨。

截至到目前为止,电影票房已经突破了30亿,豆瓣评分已经高达8.3分,也收获了一票好评。

作为一部商业性质的电影来说贾玲是成功的,在春节这样一个特别的时期,带着全家人去看这样一部笑中带泪的作品,无疑是很多家庭最好的选择,不仅能一起乐呵乐呵,也能借着电影的主题设定,加强下家人的关系,何乐而不为。

如果我们单纯用很好、笑中有泪这样的词来形容一部影视作品,就显得有些单薄,那么这部影片到底好在哪里,又有什么遗憾呢?

1

电影中比较好的地方

1、双人穿越的架构设计

如果说影片让我最惊喜的地方,无疑就是运用了双人的穿越架构设计,虽然这种技法在很多穿越剧中都有接触,但在这种类型的影片中看到还是非常的惊喜。

本来观众只是以为女儿贾玲穿越,回到妈妈还没结婚的时候,为了让妈妈开心,她不遗余力地使出浑身解数,可最后妈妈依然还是和锅炉工结婚,并生下了贾小玲,而且妈妈李焕英说,只要女儿 健康 快乐就好。

一直到了片尾,观众才恍然大悟,其实贾小玲穿越过去遇到的妈妈,也是穿越回去的妈妈,她为了成全女儿的爱心一直默默配合着女儿,这时候我们才感受深沉的母爱。

这也是我觉得的电影最最出彩的地方。

2、贾玲和沈腾的个人CP

之前很喜欢看一档 娱乐 节目,里面贾玲和沈腾搭档的真的太精彩了,无论是 娱乐 呈现,还是两人的包袱对接,真的着实让人惊叹。

经过这么多年在喜剧界的摸爬滚打以及春晚的频繁露脸,两人已经收获了极好的观众缘,而两个人的喜剧表演节奏,也真的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而剧中的演员也基本都是喜剧演员,经过多年喜剧舞台的积累,在剧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2

电影中让我遗憾的地方

1、距离感

想来想去,我用了我故事课中的一个词:距离,来说下对个我觉得感官上不是很好的点。

正如我前面所说,这部电影设定的核心主线是母女情深,整部影片都能看出来母亲对贾玲以及贾玲对母亲的爱,但这部电影中的母女情总感觉过于浅薄,缺乏影视作品应该体现的深度。

比如电影中让人很触动的一句话:我就希望我的孩子 健康 快乐就行。

我觉得这是众多母亲会说的一句话,但是行动上却还是会一再指责孩子“不省心”、让自己觉得没面子,这就让这句原本充满了深情的话,看上去更多是场面话,未必是真心,而充满欺骗性的父母,在很多孩子眼里,是缺少说服力的。

所以如果能更多的和现实结合,再转入情绪,我觉得会好更多。

2、透过电影所传递价值观

电影中贾玲为了让母亲有面子,而不惜欺骗,做假的录取通知书,而在被揭穿后,目前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面带笑容的说我相信你一定会有出息的。

妈妈对孩子的爱被演绎成无底线的包容。

另外一个点就是在女儿贾小玲看来,如果当初妈妈嫁给了厂长的儿子沈放林,那么就一定会比嫁给做锅炉工的父亲更幸福。

首先,不得不说这个价值观确实有问题,难道说嫁给厂长的儿子一定比嫁给烧锅炉的幸福吗?这个对于幸福的定义就太过于物质化,也过于世俗化了。

后面有个镜头里,贾玲开着豪车,载着母亲,虽然只是幻想,但在她的心目中,满足母亲的虚荣心,让母亲觉得有面子,是回报母亲的爱的最好方法。

所以,权力、金钱、耀眼的学历,是解决母女关系的钥匙吗?看上去,贾晓玲的自我牺牲精神也很伟大,但是,这种选择,置父亲于何地?

其次,影片中父亲仅仅是出现了一面,其实父亲这个角色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为了突出母亲而淡化父亲,这个可以理解。

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为了让母亲更加幸福,宁愿让母亲嫁给别人,人生重启。难道对于父亲不是一种伤害吗?

3、冷特的角色太突兀

可能是因为小品中陈赫的演出,在影视中也找了陈赫出演,其实这个角色我觉得陈赫演绎得非常到位,而且非常有存在感,昨天在和伙伴聊天时还说到,陈赫演的冷特真的就是小时候厂子里恶霸的样子。

但在电影中陈赫的剧情并没有做很好的设定,直到影片结束,我都没有搞明白,冷特这个角色的存在意义?难道只为了和贾玲谈一场可有可无的爱情?

不管是《冏妈》还是《你好,李焕英》,都在塑造曾经花样年华、前途无限,却为了家庭、孩子而做出巨大牺牲,因而伟大的母亲形象,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化解,要么是密闭的火车,要么是突如其来的事件,彼此关爱的形式,主要显示为物质层面的付出或补偿,这种中国式母子关系,即使在影片中获得了圆满结局,现实中仍然会感觉到纠结和窒息。

我妈妈也曾经说就希望我 健康 快乐就行,我相信她的话,因为她不只是说说而已,是行动上也这样表现,不管是上学、工作妈妈也都大多尊重我的想法,不做过多的干预,而唯一牵挂的就是过得开心不开心。

2020年母亲生病,更是让我看到她的坚强,还好,挺了过来。

她从来不是一个注重物质的人,所以我虽然会给她买很多东西,却也不觉得是补偿,就是心意的表达。我想我也可以如她所愿,过好自己的日子,并且,也帮助很多人,这是从她身上传承的。

看完电影以后,我觉得,反而是小品更加感动我,里面的李焕英,也更加真实和丰满。

她不是一味为孩子牺牲的母亲,她同时也是美丽大方、还带点调皮的妻子,是好工人、好朋友和好邻居。

在小品里,贾玲父亲的形象憨厚又可爱,幸福家庭跃然其上。

影片里,在贾晓玲印象里,李焕英似乎是过了不幸福的一生,所以会动念替母亲选择有钱的丈夫,但是在小品里,李焕英是幸福的、满足的,也因此,意外的发生让这一切终止,更有悲剧性,影片夸大了母亲对孩子的失望、孩子对母亲的愧疚,反而淡化了原本纯粹的爱。

不管怎样,感谢我最喜欢的贾玲在春节档带给我们的欢乐。

过年乐呵乐呵,咋都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