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音乐是几种音乐文化的融合?用拉丁美洲的地理和历史解释一下?
经过300多年的殖民统治,拉美音乐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大量的欧洲(尤其是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音乐文化传遍了拉丁美洲。同时,来自非洲的黑奴也带来了非洲的音乐艺术,长期以来,混血儿也形成了各种新的混血儿族群。拉丁美洲的文化是欧洲文化、印度文化和非洲文化长期碰撞、冲突、渗透和吸收而形成的统一的多元文化。它源于这三种文化又不同于原始文化,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上。从宏观上看,拉美音乐也是欧洲音乐、印度音乐、非洲音乐的混合体。但由于类型、层次、成分、混合程度的不同,形成了非常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今天,拉丁美洲的音乐色彩丰富。独特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吸引着广大的音乐爱好者。其无与伦比的热情、充沛的活力和神奇的风格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正如拉丁美洲伟大的革命家古巴诗人何塞·马蒂所说,“这是一片用音乐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装点的和谐而艺术的土地”。
拉美音乐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印第安音乐;以黑人音乐为中心的非裔美国音乐;以土著白人和混血音乐为代表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
印度音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世隔绝的偏远地区的印度人的音乐,比如亚马逊热带丛林中的印度人。因为处于原始状态,所以它的音乐比较简单;再比如厄瓜多尔Hifaro人的音乐只用三个音。巴西卡马尤拉人的音乐也比较简单,但他们拥有世界上最长的管乐器——由两根植物茎(一根长1.6米,另一根长2.2米)绑在一起的乐器。他们的音乐与舞蹈密切相关,经常在各种仪式和庆典上表演。这些对于研究音乐的起源和发展是非常有用的。另一种是高度发展的印第安音乐,如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国的安第斯高原音乐,是印加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他们演奏的长笛和单簧管音乐非常有特色,在表达高原印第安人的习俗方面非常出色。庄严的太阳神颂歌,忧郁抒情的亚拉维情歌,欢快活泼的瓦里诺舞曲,都是他们的创作。优美动人的民间花腔女高音唱法——安第斯高原唱法是世界民乐中的瑰宝。古印加首都库斯科被誉为“美国考古之乡”。每年的6月24日是著名的太阳节,盛大的庆祝活动中可以看到印度传统音乐和歌舞表演。玻利维亚高原的普诺也被称为“美洲大陆的民间歌舞之乡”。
黑人音乐也被称为美国非洲音乐。这种音乐主要分布在加勒比海、巴西以及秘鲁、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的沿海地区。在苏里南的原始森林,逃亡的黑奴和加勒比海的海地,保存着相对纯正的非洲音乐。巴伊亚、巴西、古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家的黑人音乐更多的是受到葡萄牙和西班牙文化的影响。美非音乐的特点是节奏在音乐中起主导作用,分段性强,经常使用多线节奏和呼应曲,音乐结构不规则,多用欧洲乐器,偏爱打击乐器。加勒比海流行的钢鼓音乐是黑人的创造。这是一种由汽油桶制成的旋律打击乐器。这首来自汽油桶的美妙音乐震惊了世界。巴西的桑巴、杜伦和古巴的伦巴、加勒比海的卡利普索、曼波、查查以及秘鲁的马里涅拉和东德达都是典型的美国-非洲音乐歌舞流派。
拉美民间音乐是指受欧洲音乐强烈影响的土著白人和印欧混血人的音乐。这种音乐直接来源于伊比利亚半岛,但几百年来适应了拉丁美洲的风俗,发生了变化。基本保留了欧洲音乐体系的基础(包括调式、和声、节拍、段落结构等。),但其热情奔放的风格和激荡人心的氛围与伊比利亚半岛的民族音乐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类音乐的特点是带有一丝乡愁和忧伤,二重唱形式多,唱法轻松,音色柔和抒情,3/4和6/8拍较多,音乐结构多为方形,吉他很多。来自西班牙的竖琴在拉美也很受欢迎,但乐器的音色变得明亮活泼起来。“竖琴之国”巴拉圭也发展了竖琴伴奏的独奏和二重奏形式。Charango(班卓琴)、Tibori(班卓琴)、Guadelo(尤克里里)等吉他外形小巧、曼陀林音域宽广的弹拨乐器,是欧洲音乐文化与印度音乐文化巧妙结合的成果,如今已成为拉美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乐器。在墨西哥,一种集吉他、小号、小提琴、低音吉他于一体的流浪乐队音乐发展起来,特色鲜明,非常受欢迎。
墨西哥的松树、智利的Cuaika、阿根廷的探戈和秘鲁的花园舞曲都是典型的拉美民间音乐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