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endentalism
1、超验主义
超验主义是诞生于美国三、四十年代的一股浪漫主义思潮。其创始人是思想家、散文家及诗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他的思想集中体现了超验主义的核心观点。
超验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强调直觉的重要性,其认为人类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个缩影。"世界将其自身缩小成为一滴露水"(爱默生语),其随着实践哲学诞生而淡化。
超验主义者强调万物本质上的统一,万物皆受"超灵"制约,而人类灵魂与"超灵"一致。这种对人之神圣的肯定使超验主义者蔑视外部的权威与传统,依赖自己的直接经验。"相信你自己"这句爱默生的名言,成为超验主义者座右铭。
这种超验主义观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打破加尔文教的"人性恶"、"命定论"等教条的束缚,为热情奔放,抒发个性的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思想基础
超验主义并不是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哲学体系,而是一个由相近或相同的思想观点构成的集合体。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对超验主义所做的概括大多为其外在特点或某个方面的内在特点,比如对“超灵”的信奉,对自立与民主精神的弘扬,以及实现美国文化独立的重要意义。
2、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又称迷失的一代,是美国文学评论家格特鲁德·斯坦因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美国一类作家的总称。他们***同表现出的是对美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失望和不满。
他们之所以迷惘,是因为这一代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完全不再适合战后的世界,可是他们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他们认为,只有现实才是真理,可现实是残酷的。于是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能和感官行事,竭力反叛以前的理想和价值观,用叛逆思想和行为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不满。
3、自由诗
自由诗是没有规则的音节、韵律及其他正规设计的诗。它追求“有机形式”,依靠言语的自然节奏。这种言语对诗的主题和感情来说是“自然”的。自由诗并非什么现代发明,但它随着现代主义的到来而占据显著重要的地位,并且构成了对19世纪诗歌固定形式的反叛。
自由诗没有任何外在的形式可以利用,同以前的诗相比,可能是最难写好。艾略特(T·S·Eliot)1917年在《对自由诗的看法》中指出,“对于要好好干一件事的人来说没有什么诗是自由的”。
一般认为,美国19世纪诗人惠特曼是自由诗的创始者,代表作《草叶集》。
五四前后,自由诗开始在我国流行,如郭沫若《女神》、胡适、刘半农、徐志摩“新月派”
4、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形成并繁盛于17世纪的法国,从古希腊罗马文学里面吸取艺术形式和题材,主张拥护中央集权,尊重王权,歌颂贤明君主;崇尚理性,克制个人情欲,有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代表性人物及作品有高乃衣《熙德》、拉辛《安德洛马克》等。
5、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在西方美术史上,印象主义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指产生于法国的印象主义流派; 另一指包括技法革新在内的印象主义美术思潮及其广泛的影响,后者具有世界性意义。[1]
印象主义,也称印象派,又称为“外光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1874年莫奈创作的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到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名。
百度百科-超验主义
百度百科-迷惘的一代
百度百科-自由诗
百度百科-古典主义
百度百科-印象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