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学术研究
2008年,音乐系教师杨红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09年,《明朝朱权》获文化部第二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5438年6月+10月,在2008年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音乐系教师杨红的《当代社会变迁中的二人台研究》获得一等奖。谢家兴教授的《音乐的语境——一种音乐诠释学的视角》一书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审三等奖。
申洽教授于2065年6月获得第22届(2010)小泉文赋民族音乐学奖。
2012“第十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专著《京剧音乐解析》、李的专著《汉族民间长篇叙事曲的音乐类型与文化属性》获二等奖。
2013年9月,北京高等教育学会举行“第八届高等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获得:
一等奖(1):
陈明道的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历史、文学与写作:
三等奖(4名):
严拓实《中国当代大学校长领导力初探》、林凌《古筝曲的诠释与翻译及其意义》、《从电视剧音乐看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创新》、杨曙光《中国戏曲唱法研究》。图书馆
中国音乐学院前身为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图书馆,1964成立后更名为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截至2010年5月,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总藏书量241988卷/盘;2,559种期刊;音视频资料19293盘;西部乐谱15067。此外,图书馆还有17679卷无机读目录的俄文文献;1612套古籍;31000旧记录;下架图书3462册;6000盘磁带。
学术期刊
《中国音乐》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的源期刊(含扩展版),是我国核心期刊。
教学场所
学院所有教室均为多媒体,拥有电脑作曲教学设备、录音棚、200多个学生用琴房,以及大量的钢琴和民族乐器,为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厅成立于2002年,是一个研究和传播中国传统音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