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案设计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案需要在课前编写,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研活动的开展。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教案设计。希望你喜欢!
幼儿园音乐教案设计1活动目标:
1,学会分辨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培养孩子的听力。
2.通过探索和操作活动,激发孩子对各种声音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录音机,音乐磁带
2.计算机,记录各种声音
3.探索声音需要的材料:饮料瓶(空瓶、沙子、黄豆);筷子(单根、捆装);三角铁条、水彩笔
活动流程:
谜语(耳朵)-听音乐-探索身体发出的声音-探索各种物体分组发出的声音-伴随音乐-延伸。
活动流程:
首先,谜语
耳朵: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你看不到山那边。你有,我也有。没有它,我什么也听不见。
问题:耳朵有什么用?
第二,听音乐
1.请听孩子们说。那是什么声音?
2.孩子们会回答他们听到的声音。
第三,探索身体发出的声音
1,老师拍手,然后问小朋友:你听到什么声音?并要求孩子们集体模仿。
2.孩子们探索他们身体的哪一部分可以发出声音并进行演示。
3.集体模仿和示范的孩子。
第四,分组探究各种物体产生的声音。
1,把准备好的东西分组发给孩子,自由探索。
2.请每组儿童展示他们自己探索的结果。
3.集体模仿。
4.让孩子用语言描述他们听到的声音。
动词 (verb的缩写)伴奏音乐
大家按照老师的指挥,用自己的东西配合歌曲《春天在哪里》的节奏。
不及物动词延长
老师总结:声音是物体振动后产生的。它在生活中不可或缺,但又不能发出噪音。启发孩子在大自然中寻找声音。
幼儿园音乐教案设计第二部分活动目标:
1,会用自然悦耳的声音唱歌,尽量用渐弱的声音唱出跳过的部分。
2.可以表现出鸟儿早上醒来后欢快的心情。
3.懂得礼貌问候,独立做自己能做的事。
活动准备:
《鸟儿醒来》的歌曲磁带
活动流程:
一.进口活动:
孩子们,你们每天早上醒来都做些什么?小鸟起床后会做什么?请听“鸟儿醒来”这首歌
第二,学会唱歌,理解歌曲的内容
1,完全享受这首歌,老师和孩子们随着音乐一起拍手。
问题:小鸟醒来后做了什么(和妈妈打招呼,梳理羽毛,做早操)?
2.让孩子们扮演鸟,并表演相应的动作。
3.再次完全享受音乐
问题:孩子,你最喜欢哪首歌?根据孩子们说的,老师弹了钢琴,还为唱歌伴奏。
4、孩子边听音乐边表演唱歌。
三、活动延伸:
启发孩子理解歌曲中鸟儿欢快的心情。
幼儿园音乐教案设计第三章活动目的:
1,感受音乐的旋律,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会做动作。
2、能根据音乐节奏模仿木偶动作,并能根据红绿反派的动作大胆改编。
活动准备:
木偶,动作各异的红绿人物,红绿花环,磁带。
活动流程:
首先,展示木偶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看,老师,这是什么?你认为他有趣吗?
怎么就来跳舞了?我们一起学好吗?
1,引导孩子区分人和木偶的区别
刚才我们看到的木偶是不是也像我们一样跳舞?
木偶像这样跳舞。他为什么这样跳舞?(蒋木木,滑稽)
2.听音乐,熟悉音乐的旋律,模仿木偶的动作。
说了这么久,木偶急了。它想邀请孩子们一起跳舞。让我们看看木偶是如何随着音乐跳舞的。(第一次听音乐)
(老师跟着音乐做动作,孩子们很喜欢)
你想和木偶跳舞吗?那我们一起学吧。(第二次音乐)
第二,展示红绿小人,引导孩子自己观看动作表演。
1,显示红绿小人
今天,木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是谁呀?你觉得他的特点怎么样?(半红半绿),那我们就叫他红绿反派吧。你认为他在做什么样的动作?谁想学他?
你觉得他的动作和红绿人一样吗?什么一样?
那就让我们成为红绿反派吧。老师为你准备了一个红绿相间的花环。请给孩子们戴上红绿相间的花环,就像红绿反派一样。
(一边听音乐,一边有共同的动作。)
给我看另一个红绿小人,让一个孩子模仿,和其他孩子分享。
听音乐,把前两个小红和绿人的作品连起来。引导孩子跟着节奏,做出木木洞作品。
2.引导孩子选卡,做动作。
老师给每个孩子一张红色和绿色小人的卡片。每张牌上红绿反派的动作都不一样。我让每个孩子选一张图片,根据图片中红绿反派的动作表演,看谁演得像。
3、同伴表演,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表演自己的红绿幼儿。
4.搭档交换红绿反派并表演。
5.游戏:木头脑袋
玩法:音乐开始时,孩子们根据音乐的节奏表演木偶动作,可以是自己的红绿小人的动作,也可以是同伴的动作。老师扮演熊。当熊回头看时,每个孩子都保持不动。熊回头后,孩子继续做动作。
活动扩展:
将红绿反派分开,与其他红绿反派组合,创造出动作不同的红绿反派,在角落里表演。
幼儿园音乐教案设计第四章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流畅的音乐风格,配合图集了解阿坝音乐结构。
2、可以看着图集跟着音乐节奏做神奇汤,发挥你的想象力做小动物动作。
3.我愿意用身体表达自己的想象,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加速圆舞曲》,黑板、纸、笔、魔杖、魔术帽、魔术杯,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喝豆浆的小杯子。
活动流程:
1.第一次听,发挥你的想象力。
老师播放音乐,让孩子猜猜里面发生了什么,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音乐联想。
2.介绍一下情况,感觉又在听了。
森林里有一个小精灵,他喜欢做魔法汤,因为做了魔法汤之后,他可以变成自己喜欢的动物,而魔法就在于音乐。
问题:你想知道这道神奇的汤是怎么做的吗?老师扮演小精灵。
以后做魔汤的时候我会做几件事。请仔细观察是哪些东西,猜猜我变成了什么小动物。
播放音乐,老师表演动作。
问题:刚才老师做神奇汤的时候做了什么?我是怎么做到的?我变成什么动物了?
3.了解音乐结构,描述图谱。
制作这种神奇的汤有一个秘方。这个秘方一定不会错。错了就不做了。现在我来画这个秘方。老师播放音乐画图集,边画图边讲解。
4.遵循行动图表。
老师简单讲解阿坝曲式结构,然后再演示一遍。孩子们拿着杯子跟着老师。
问题:我刚才是以同样的速度搅拌的吗?魔药播放的时候,播放的是什么声音?
老师引导孩子注意细节,每次搅拌都要快一点,压力大了就放神药。
5.想象一下表达小动物。
如果你是精灵,你想成为什么样的动物?这些小动物能表现出什么动作?
播放音乐,孩子会跟着节奏,自由地做小动物的动作。老师做简单的评价,指出不足之处,表扬乖孩子。
6、游戏:变魔术汤——变小动物——做魔术汤女生变魔术汤,男生变小动物。
调整游戏要求,重新玩。
幼儿园音乐教案设计第五章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乐器的音色,配合为《我的故事》搭配乐器。
2、创造简单的节奏,并能边讲边操作乐器。
活动准备:
1,孩子熟悉的一些乐器。
2.孩子们自己画“我的故事”。
3.纸和笔。
活动流程:
一、集体使用乐器创作故事《我的故事》
1,老师的故事。
(1)老师讲“宝宝睡着了”。故事的配音请注意各种声音。
(2)儿童交流他们听到的声音,并想象这些声音意味着什么。
2.乐器配音。
(1)想想有什么乐器可以代替这种声音?用什么节奏?
(2)单独发表意见,做相应操作。
(3)分配角色——孩子分为讲故事的人和操作相应乐器的人。
(4)用乐器帮助老师讲“宝宝睡着了”的故事。
第二,尝试用乐器讲述孩子自己的故事。
1,谈论:我们平时做什么事情也会发出声音?
2.想想有什么乐器可以代替这些声音?会发出什么样的节奏?
3.试着由一个孩子来讲,其他孩子用乐器有节奏地配音。
第三,想象创造
1,两三个人一起编故事,让故事变得有趣。
2.选择一个同伴的故事,找到故事中的声音和对应的乐器。
3.试着分工:一个讲故事,一个操作乐器。
第四,示范交流
1,分组表演。
2.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记录提升。
(1)故事中对应的乐器。
(2)乐器节奏的变化。
(3)观影记录总结:我的故事里用了哪些乐器和节奏,分别通过操作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