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很难有走向世界的文学大家?

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当代中国作家难以走向“世界文学”

中国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差异,是中国作家难以“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

德国汉学家顾彬,频频对当代中国文学发出“垃圾论”当代中国作家的一个***同焦虑是:我们的文学何以走向世界?也就是说,怎样才能得到世界同行的认可?这里的同行当然指的是西方同行,“西方即世界”早已成为心照不宣的常识。

一、中国语言文字特有的民族性

中国文学是扎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化中的,当我们讲述一个民族的对象,比如中国北方农民坚韧的品性,其他民族的人也许就很难理解,这里存在一个沟通的问题。顾彬曾说,作家不懂外语是很吃亏的,很多水平很高的作品,因为翻译太差而没有影响,不被世界认可。理性地看,顾彬的“外语论”有一定的道理。

二、纯粹的民族性难以“走向世界”

纯粹的民族性很容易沦为民族劣根性的展览,当代文学极力挖掘民族性,而缺少了面向世界性的态度。。这在当代中国文学中较为显著,惨无人道的血腥和酷刑都通过中国特有的民族性方式叙述出来,由审美转为嗜丑,这满足了西方人的猎奇心理,“他者”形象迎合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如莫言的作品就受到了西方人的青睐

中国现代文学中,阿Q是一个地道的“中国形象”,然而鲁迅并非止步于此,并非着力于刻画中国旧社会雇工的癞疮疤和那长辫子——中国特有的,而是将阿Q的民族性特征挖掘到整个人类的人性深层内涵中去,以人类***同特性——“精神胜利法”,刻画出世界上每个人的灵魂印记。阿Q的世界性意义是同哈姆雷特、浮士德等形象相比肩的。

任何文学在坚守民族性的同时,也要奋力突破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并挖掘世界性,这样中国文学才能走向世界。

三、“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与话语主导权

中国正是处于第三世界”的边缘地带,“世界文学标准”给当代作家和当代文学研究者带来了身份认同感的缺失与危机感,“西方中心主义”就体现了西方人的傲慢与偏见

概括起来,中国作家,尤其是当代中国作家难以“走向世界”,主要在于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差异,一是“双语写作”的局限,二是纯粹的民族性无法构成世界性,三是“西方中心主义”的固有规定。

中国作家想要“走向世界”,一方面要将民族性提高到世界性,这里的“世界性”并非指“西方世界”,而是整个人类的特性;另一方面也要坚守民族信仰与中国经验,保持自信与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