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谱法的基本入门知识

记谱法基础入门知识集

简谱是法国人在五线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记谱方法。它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教学,而不是为了唱歌和玩耍。你对记谱法的音乐理论了解多少?下面我为你收集整理了记谱法的基础入门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乐谱基础知识1,乐谱音高

记谱法用七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调式中的七个自然音,即1,2,3,4,5,6,7来表示do,re,mi,fa,so,la,si,这是记谱法中的音符。在音符上方加一个点(称为高音点)意味着高一个八度,在音符下方加一个点(称为低音点)意味着低一个八度。如果在顶部加两个点,就代表高了两个八度,以此类推。

没有点的音符叫中音,有高音点的音符叫高音,有低音点的音符叫低音。为了演奏(演唱)的方便,一个音乐音域的中音一般会被录制成不带点的音符(中音),这样可以减少一些记谱符号,看得更清楚。

Do、re、mi、fa、so、la、si只是说明了声音之间的相对关系,并没有规定每个声音的绝对音高。所以要用调号来表示音乐开头某个音的高低(以及转调的地方),以此来推断其他所有音的音高。密钥签名的形式有“1=C”、“6=A”和“2=D”。用作调号的音调是调式主音,“1=C”表示这首曲子是c大调(或C宫调式,下面会介绍民族调式的概念),“6=A”表示小调(或羽调式),2=D表示D商调式。不过最近比较常见的记数法是用“1”作为调号的参考音,即“1=C”、“1=D”、“1=E”等等。这样做的好处一目了然。人们常说一首歌是“C调”“D调”,意思是“1”的高度。它的主要缺点是不能体现音乐的调式,在表达和概念上容易造成混乱。比如一首“1=C”的小调,有一个小调调性(因为主音的高度是a);

临时音标(升、降符号)的书写和用法完全符合五线谱。请参考上一章。

2.音乐符号的持续时间

记谱法以四分音符为基本音符,通常称为“一拍”。基本音符后面或下面的小横线起到改变音长的作用;基本音符后面的小横线称为“增时线”,每条增时线代表一个基本音符的持续时间单位(即一拍)。下面的例子分别是一拍、二拍、三拍、四拍:

其中a对应五线谱的四分音符,b对应半音符,c对应虚线半音符,d对应全音符。

基本音符下的小横线称为“减时线”,每减时线将基本音符的持续时间减少一半;下面的例子是半拍(即八分音符)和四分拍(即十六分音符)的写法:

就像五线谱一样,记谱法也可以用虚线改变基本音符的持续时间,但唯一不同的是,记谱法没有全音符和半音符(这两个音符用增时线表示),所以虚线只用于四分音符和比四分音符小的各种音符上;点点笔记的写法和名字和五线谱一样,我就不用重复了。

3.乐器停止了

记谱法用“0”表示暂停,0的持续时间相当于一个四分音符(即一拍)。休止符中也可以使用三种改变基本音符持续时间的方法,即增加时间线、减少时间线和追加点。

4.五音符号

顾名思义,五声音阶是由五个音调(不是七个)组成的调式。五音模式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代和民间音乐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民族调式的各种变化和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因此,虽然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音乐中都可以看到,但往往被称为“中国调式”或“民族调式”。

五音中,五音是按照五度上升的关系得到的;假设从do开始,即:

Do→so→re→la→mi,为方便起见,下面我们用记谱法来描述(所以把这部分放在“记谱法的知识”一章)。

把这五个音按顺序排列,就得到一个五声音阶。音阶内部的音程结构是固定的,每个音都有名字:

五个音调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是调式的主音,因此产生五个调式:

宫殿模式:1 2 3 5 6(1)

商公式:2 3 5 6 1(2)

角度模式:3 5 6 1 2(3)

致电形式:5 6 1 2 3(5)

羽化模式:6 1 2 3 5(6)

在调式名称前面加上high,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调性名称。比如宫调,1=C叫“C宫调”,1=D叫“D宫调”,1=E叫“E宫调”。再比如征召公式,5=C称为“C征召”,5=D称为“D征召”,5=E称为“E征召”。其他模式等等。以五音为核心,又有六音、七音,即六音或七音。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五个音符称为“正音符”(或正音符),新加的音符称为“偏音符”(或偏音符)。有四种偏音:

改宫:宫音以下的大二,如果1是宫,改宫为7;如果4是宫,换宫就是3。

清角:角音之上的第二度,如果3是角,清角就是4;如果6是一个角度,则角度清除是b7。

改变符号:符号下的第二度。如果5是一个符号,将符号改为#4。

闰:大二以下的龚音。如果1是龚,闰就是b7。

五个正音符和七个偏音符之间的关系是:

1 2 3(4)(#4) 5 6 (b7)(7)

宫商角的清晰变化和羽毛的飞跃变化。

教正殿

这四个分音相加之后,就产生了大量的模式,比如相加和清零。

角变宫七音宫模式:1 2 3 4 5 6 7 1。

甲边宫六音羽化模式:6 7 1 2 3 5 6

甲边宫六音调式:5 6 7 1 2 3 5。

清角闰七音模式:5 6 b 7 1 2 3# 4 5。

加变宫变号七音声调模式:5 6 7 1 2 3# 4 5。

不同的模式会产生不同的“味道”。如果平时多加注意,从听觉上是不难判断出模态的。如果要从理论上分析确定一部音乐作品的调式(这里指的是中国民歌或者用民族调式写成的作品,大小调系统或者其他欧洲调式写成的作品除外),我们要做的是(1)找出调式主音:大多数情况下,音乐在主音处结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唱出旋律之前先看看结束音是什么。(2)列出调式音阶:将乐曲中所有的音从主音到高一个八度的主音排列,从而列出这个调式的音阶;(3)确定宫音:现在我们知道了调式的主音,但还不知道调式的名称,所以需要先知道宫音的位置(这样才能知道其他音的名称)。五声音阶调式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主音之上,宫音和喇叭音之间有一个大的三度音程。因为这个“宫角大三”是五声音阶中唯一的大三,所以很容易判断和找出宫调的位置。也就是说,在列出了调式的音阶之后,如果只有一个大三度,那么一定是宫角的大三度,下面的音就是宫音。如果在音阶中发现两个大三度,其中一个一定是由一个偏音(相对不稳定的音)组成的,那么就要找出这个偏音,排除一个“假”的大三度,然后确定宫音的位置;(4)明确了主音、音阶、宫音、高音四个因素后,就可以说出乐曲的调性了。下面是山西民歌交城山。让我们以它为例来看看分析的步骤:

(1)求主音。在这个例子中,开始音和结束音都是“5”,主音毫无疑问;

(2)按出现顺序列出音阶音乐中的所有音:5、#4、3、6、2、1、7,共七个音;从主音到主音排列,音阶为:5,6,7,1,2,3,#4,5;(3)确定公音在此音阶中有三大度,即5-7,1-3,2-#4。分析旋律可以看出# 4只出现了一次,而且肯定不是正音。7虽然出现了三次,但不在强拍位置,只是作为过去式,并不是肯定音,所以5-7和2。这些声音的名称是:

5 6 7 1 2 3 #4 5

羽化成宫商角变化

宫殿标志

(4)根据key signature的“1=G”,可以知道主音5的音高是D,所以这首曲子是D调,完全来说是一个七音D调,换宫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