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十仙庆寿里面的,《跳加冠》《唐明皇净棚》....做的内容有什么含义
1、《净棚》是南戏“副末登场”介绍家门或剧情大意的遗留形式,不是一个独立的戏出,故这全组开台戏也称为“四出连”,所谓“五福”只是从这四出中所涵括体现的内容。
《净棚》潮剧也称《李世民净棚》,但依据史实,梨园之祖是唐明皇(李隆基),我国有不少剧种奉唐明皇为戏神,称为老郎神,因唐明皇在位时,在长安设立左右教坊,管理徘优、歌舞、杂技,并成为独立的官署。
唐明皇非常爱好音乐、歌舞,曾选拔优秀乐师三百人,在梨园亲加指导,这些乐师称为梨园弟子。
潮剧旧本李世民净棚,应系唐明皇净棚之误,因为李世民(唐太宗)在位时,尚没有梨园设置,有一些剧团,已把李世民改为唐明皇。
2、《跳加冠》是一折向观众祝福的吉祥戏,没有台同,只有身段表演。京剧也有此段表演,称为《跳加官》。
演员的扮相是头戴相纱,脸蒙面具,身穿官(衤莽)(红、黄、绿袍),手执缎制条幅,上书“天官赐福”“指日高升”“加冠晋禄”等字样,边跳边展示条幅上的吉祥语,以表示对观众的祝愿与欢迎。
除男加冠外潮剧还有女加冠,即遇莅场的达官贵人偕夫人同来,夫人也是高贵人物,则在男加冠之后,再跳女加冠,女加冠演员穿红(衤莽)袍、凤冠、执朝笏,加冠条幅书有“一品夫人”“福禄寿全” “荣华富贵”等字样。观戏的达官贵人在跳加冠表演之后,要以红包赏场。
戏班所得红包,称为加冠钱,交由戏班的司理保管,作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及十二月廿四日拜戏神田元帅或其他祭神活动费用。
扩展资料:
《五福连》的由来:
潮剧开场吉祥戏《五福连》,在1962年春天之前,并没有这个戏名,而是叫作《扮仙》,它包括《净棚》、《跳加冠》、《十仙庆寿》、《仙姬送子》、《京城会》五出,是以庆寿、祝福、团圆为主要内容。
解放前每个潮剧戏班不论到哪一个演出点,每个开场,它都是必演的剧目,意在招来吉祥。十多年来潮汕所有潮剧团多演"广场戏",亦必须在开场时先演,甚至在戏演出中间插演此剧目,有时应主人的要求,还多次插演,但自解放后到1962年之前,此剧目被认为思想内容属于封建迷信,而没有演出。
1962年春天,一贯热爱潮剧艺术的领导人吴南生同志来住澄海,带领潮剧院几位编剧人员进行《续荔镜记》(《陈三五娘》下集)的剧本整理工作,同时鼓励潮剧院一团排练《扮仙》这个剧目,在演出之前,艺人们有所研究,认为如依叫《扮仙》,顾名思义,易于直接招来非议。
吴南生同志看了内部彩排之后,根据其内容,提出改名为《五福连》的建议,得到艺人们的赞同而定下来并公开演出。当时《五福连》之名虽定,但因大气候的影响,各潮剧团还不可能放胆演出,直至改革开放之年,遍城乡的各演出点,才能逐渐听到《五福连》的锣鼓声。
国际潮剧节期间终于正式奠定了《五福连》的思想、艺术地位,命名为潮剧开场吉祥戏。
百度百科-五福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