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音乐剧有哪些?

音乐剧作为一种起源于西方的表演类型,在国内对于观众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在国内的知名度也不高,演出场次很少。中国的音乐市场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文化氛围良好的三个省(市)。全国性的音乐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2011年全国音乐剧演出880场,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演出564场,占全国演出总数的64.09%。除了北京、上海和广东,成都、杭州和武汉是中国音乐市场发展的第二梯队城市。首先,成都演艺集团出品的大型驻场音乐剧《金沙》极大地推动了成都音乐剧市场的发展。2011,成都演出音乐剧125,其中仅《金沙》就演出了112;除北京、上海、广东外,浙江、江苏、重庆、湖北、山东等省引进音乐剧巡演最多,音乐剧市场逐渐完善,2011演出超过20场。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并不平衡。与一线城市相比,很多城市一年到头都没有一场音乐演出。2011在国内上演的854场音乐剧演出中,仅46场在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浙江、江苏、重庆、湖北、山东等9个省市以外上演,仅占全国演出总数的5.4%。歌剧《白毛女》在1942年创作和演出后,它的诞生是中国歌剧的一个里程碑。1964后,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的歌剧《江姐》经过四次改编,在全国各地广为演出,享誉海内外。其中《红梅颂》、《绣红旗》、《蚕到死》、《五大洲人一起笑》等经典唱段影响了几代观众。还有歌剧《原野》,甚至震惊了西方舞台,让世界知道歌剧不仅仅属于西方。这是中国歌剧史上划时代的杰作。此外,《洪湖红卫兵》和《小二黑结婚》也是中国戏曲舞台上不朽的杰作。

中国音乐剧经历了近30年的艰难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了给音乐剧教学提供更多的参考,解决音乐剧演员在训练中演唱中国作品的能力问题,填补中国音乐剧声乐教材的空白,我们收集整理了近20年来中国原创音乐剧的经典唱段近30首,编辑了《中国音乐剧作品选》(第一卷)。《中国音乐剧作品选》(上册、下册)按作品制作年代顺序分为上下两册,共选录60首经典咏叹调。在这些咏叹调的曲谱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剧情介绍、作品介绍、剧照、主创人员、主要演员等内容,让学习者更好地把握和处理作品,对整部音乐剧有更全面的了解。对于音乐工作者来说,《中国音乐剧作品选》(上册)不仅回顾了中国音乐剧的历史,也为今后中国音乐剧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它将作为普及中国音乐剧的知识性读物,成为音乐爱好者了解中国音乐剧的一个窗口。

音乐剧是19年底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一种对话和演唱相结合的戏剧形式。音乐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充满了幽默和喜剧。它的音乐通俗易懂,所以很受大众欢迎。音乐剧在世界各地演出,但最频繁的演出是在纽约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因此,百老汇音乐剧的名称可以指在百老汇上演的音乐剧,也常常可以指所有类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与歌剧不同,音乐剧经常使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和乐器。音乐剧中可以允许没有音乐伴奏的对话;音乐剧没有歌剧的传统,比如没有朗诵和咏叹调之分,唱法也不一定是美声。然而,许多学者对音乐剧和歌剧的界限仍有争议。比如格什温作曲的《波吉》和《佩斯》(台湾腔译《乞丐与荡妇》),曾经被称为歌剧、民间歌剧、音乐剧。有些音乐剧如《悲惨世界》从头到尾都有音乐伴奏,有些轻歌剧如《卡门》有对白。音乐剧一般比歌剧有更多的舞蹈元素,早期的音乐剧甚至是没有剧本的歌舞表演。著名歌剧作曲家瓦格纳虽然在19世纪中期就提出了整体艺术,但他认为音乐和戏剧应该是一体的。但在瓦格纳的音乐剧中,音乐仍然占主导地位。相比之下,音乐剧中的戏剧和舞蹈元素更为重要。

海淘娱乐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