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音乐课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近年来,人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音乐学习的行列中来。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和改革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当城镇的孩子一个个被送进音乐(器乐)培训中心,农村的孩子也在改变,他们好奇、好动、好胜、好玩的天性在音乐课堂上逐渐表现出来。但是,因为他们之前忽视了音乐教育中“动”的特性,想动又不敢动。音乐课就是让学生在唱、跳、动中感受、理解、表达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音乐课上‘动’起来呢?

首先,我们得从最基本的问题入手。

众所周知,“高楼要备地基”,教学也是如此。要上好课,必须要有好的基础。音乐课的基础是备课。

说到备课,有人说不重要,我认为是不正确的。因为备课是上课的准备,是课堂思维的锻炼。一堂课应该准备得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只有这样,阶级才有其前提条件。

一节课有了好的思路,剩下的就是怎么练,怎么教好一节课。

其次,教师要放眼全局,用自己的“魅力”调动学生展示自己。

第一,教师魅力的培养。

如果音乐课是一艘船,那么老师可以说是这艘船的舵手。时刻把握船航行的平衡和方向。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修养,在学生心目中有良好的形象,掌握好教学中的“度”。引导好学生,妥善处理问题。

另外,老师要想得到学生的认可,必须不断学习。把自己的事业做好,学生会崇拜你,向心力会指向你这边。老师自然培养自己的魅力。相反,有些同志对瓶子不满意,不注意学习。有时在课堂上,学生强烈要求老师唱歌或弹琴,会被老师“委婉”拒绝。请问老师“魅力从何而来?”?长此以往,老师和学生就会逐渐对上课失去信心,更别说好好上课了。久而久之,你会养成一个坏习惯!

音乐教师不是专门从事某一方面专业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综合的专业素质。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进步,才不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老古董”。

期刊文章的分类查询在期刊库中。

会慢慢培养自己的魅力!

对教师的要求已经达到了,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

第二:我们可以把音乐课看作是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

好事多磨。比如《友谊地久天长》的课,学生会根据歌词的意思和歌曲的节奏,自己编动作,而且很生动。还可以利用多种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巩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设计这门课时,为了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想让他们主动感受一些音乐现象,了解相关的音乐知识,培养一定的感受音乐的能力,充分体现演奏的科学性。在教学活动中,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设计了几个游戏,让学生大胆参与,进一步感受“变强变弱”的用处。这样,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又被激发起来,课堂“活”了起来。比如上次的《音乐之声》,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以故事的形式介绍给学生,然后要求以表演的形式展示歌曲。这时候他们都觉得很有趣,我就选了平时比较幽默的同学来扮演歌曲中的人物,让他们自由发挥。这几个同学的即兴表演都很贴切,动作也很贴切。似乎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其他同学也很投入,也正是在这个演戏、看戏的过程中,同学们对歌曲的理解最深,也学会了如何在音乐课上“动”。

在音乐课上,有些话题很容易理解,学生也愿意学。比如“游击队”这一节,原曲的故事性比较强,加上电教的应用,我们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我们可以通过电化教育解决节奏的困难;可以通过拍手等简单的物理练习来培养学生的乐感;最重要的是通过小组练习、舞蹈、歌曲、表演和打击乐来再现作品。进行作品的二次创作。

一些深刻的欣赏内容,我们要找到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如可以在欣赏《猎人合唱》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简单的拍手练习来调动学生,也可以加入合唱小组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我们可以在《九寨沟声与画》中加入“画”来再现作品。

各种艺术的融合不就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吗?有了上面丰富多彩的练习,学生还怕不感兴趣吗?还怕课堂不生动吗?

最后,要做好课外活动,才能为课堂培养更深层次的人才!

有人说课外活动和音乐课是两回事。我不这么认为。因为课堂要想深入,必须通过课外活动来实现。同样,课外活动也只是音乐课的延续。如果课外活动做得好,可以为音乐班培养专业人才,更好地促进教学。

有了这些天赋,最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引起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有了这些人才,课堂上就不会出现“问三问不知道”的尴尬局面。

其实大多数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对未知的世界总是充满好奇。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深入,音乐课应该成为师生展示自我魅力的舞台。而这个舞台永远充满诱惑,永远是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有了这个平台,学生就会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动起来,音乐课就会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