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习俗中的“吃桌”有什么讲究?
闽南人俗称设宴为“办桌”,赴宴为“吃桌”。婚娶寿庆、红白喜事等等都要“办桌”,名目繁多,我也介绍不全。我向老魏头解释,反正是钱多了,嘴馋了,想办就办呗!不过人家“办桌”请我们,不去会失礼,下次你“办桌”人家也不来,这就叫入乡随俗,礼尚往来啰!
按闽南习俗,喜宴桌要摆设大厅中正堂。如是丧事桌则不能上厅堂,随便搭棚在门外空地。那天是我外甥十六周岁喜宴,我和老魏头被请上主桌。我对老魏头说,不要拘束,一切看我眼色“行事”。
桌是八仙桌,椅是连体长条凳,四边长凳套着四方桌,像一个“回”字。每桌宜坐八人、十人、十二人,忌单数,特别忌坐九人,因为闽南方言“九”和“狗”同音。排座位必须“论资排辈”,“天顶天公,地下母舅公”,左边靠北第一位是最大位,理应母舅端坐。每道菜上桌,即便饥肠辘辘,大家也要眼巴巴看着母舅先“动筷”,随后才是一阵“风卷残云”。
闽南人“吃桌”,一般宴席是十二道菜或者十六道菜。遇到会亲桌、女婿桌则要二十四道菜,俗称“二十四味”(八封、八炒、八汤),很有讲究。在闽南最忌上六道菜,传说六道菜是给临刑(死)之人“辞生”的,俗指“断头饭”。
“吃桌”上菜要一道一道来,顺序有着严格规定,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略有差异。
泉州上鸡汤时,没人动筷子,因为要等主人用筷子把整鸡剔开,客人方可食用;安海第九道菜忌上动物内脏,避嫌“狗心狗肝”、“狗肠狗肚”等不雅之词:有些地方上鸽、鸡、鳗等“天上飞,地下爬”的菜时,客人会起位离座,因有“见鸡飞,见鳗爬”之说,这时主人的亲戚要陪着笑脸,一番礼请,劝其坐下。旧时最后一道菜通常是“包夹肉”,俗称“孝子包”,专让客人拿回孝敬父母的。现今有的改蒸整鱼,叫“有头有尾”。
旧时“吃桌”喝酒时,主人家买一大坛子“地瓜烧”,有贵客来格外开恩,打开一两瓶好酒兑在里头,会喝酒的面前摆一大碗,主人亲自为客斟酒,“坛口对客人,只倒八分酒”,酒量好的客人可在宴席上尽显“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气。如今这一习俗有较大改革,通常用一次性塑料杯代替酒杯,酒的种类也由客人喜爱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