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如何体现音乐性(转发)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各种思想百花齐放,音乐课堂从之前单纯的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的教学中加入了其他各种因素,比如人文知识的渗透,比如姐妹学科的渗透甚至融合。这些新元素来到音乐教室,让很多老师都在想,如果看到一个万花筒,该如何选择。有的老师乱介绍这些内容,有的音乐课堂变得杂而不纯,有的音乐课堂充斥着各种知识,这恰恰削弱了音乐的魅力,音乐课堂的音乐性在这些因素的冲击下被削弱。

课程改革总是成功的。既然是改革,问题就无法回避,而这个改革的过程也确实让以前单一的音乐课堂变得有趣,更贴近学生生活,让初中音乐课堂更贴近大音乐教育,而不同于专业音乐教育。个人觉得这是很成功的一个方面。但另一方面,因为尺度问题,在太多嘈杂的音乐课之后,对课堂音乐性的把握问题又呈现在我们面前。音乐课堂有其固有的知识结构。没有这个知识结构,一味夸大其他要素的作用,音乐学科就没有自身存在的价值。

表现音乐课的音乐性是一个非常艺术化的过程。如果处理不当,会破坏音乐的美感,淹没音乐的魅力。所以,让音乐课音乐化并不容易,首先是教师的艺术,是方法的艺术。在实践课上,我越来越觉得,要创造这样一门课艺,需要在很多方面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策划..首先,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声音永远是音乐课的主要内容,感动学生的应该是音乐本身。在大音乐教育的音乐课堂上,学生只是音乐实验者,而不是专业音乐人。老师想从音乐技法上吸引学生,但是学生没有这样的专业品味。他们只想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我们的课堂音乐无法让学生面对流行音乐产生更多的特殊兴趣。所以,要想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首先需要的是情境的设置,强化听的魅力。创设情境是教师课堂艺术的具体体现。

首先给学生一个音乐背景,背景要生动,时空要具体,情感悬念要强烈。比如在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时候,老师要想象这首曲子有很多的跌宕起伏,包括人生的跌宕起伏,而且和贝多芬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习惯有关。因此,教师应重点讲述贝多芬的性格、生活境遇和跌宕起伏,还应结合当时资产阶级革命的风起云涌,让学生感受音乐诞生的大时代背景。这种背景介绍离不开音乐。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悬念,才能让学生感受和聆听后面的音乐,才能让学生在听的时候进入音乐情境。

其次,老师要设计一个完美的音乐听音环境,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做好尽可能完美的准备。音乐课的软硬件环境非常重要。好的音响设备是诠释音乐的最好载体。如果换个稍微差一点的设备,这些经典的音乐片段,音质差,断断续续的效果会让学生失望。音乐将不再感人,老师的旁白也立刻变得苍白无力。所以老师要开始准备完善的音乐素材,尽量在课前为学生播放设备。最近学校给教室配备了专业音响后,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以前学生对这些歌曲没有特别的兴趣,比如《喀秋莎》、《游击队之歌》。但在我精心挑选了黑鸭合唱曲的版本,在新的音响设备下播放后,学生们从嘈杂冷漠变成了倾听天籁之音。人声的纯净和美好,不需要老师的花言巧语,而是真正从声音传递到每个人的内心。音乐的美不能靠老师的讲述强加给学生,只能靠听,只能靠优美的音效让学生去感受。精致的老师会利用一切机会为学生创造最美的音效,而不是找客观原因,给学生找一些凑合的声音。如果在常规的教学中,学生没有欣赏到最美的音乐,那么时间一长,学生就开始对音乐产生怀疑,不再认同它感人的魅力。对此,我对一些出版社教材中的配套视听资料颇有怨言,就是这些磁带质量不高。当优美的敬酒曲在我们的教室里播放时,不仅学生感受不到美,甚至有学生尖叫、冷笑。在课堂上听这样的音乐素材真的是适得其反。所以听音乐需要老师挑选最美的音乐素材,用好的音效呈现给学生。而且必须是常规的,多年积累的,才能给学生完美的音乐体验。

最后,教师要注意音乐课中音乐听的比重。其实在音乐面前,一个老师介绍多少,讲多少音乐之美,都是一个老师的个人感受,不能强加给学生。如果学生想认同,不如老师给他们一两句话,多花点时间听他们说,给他们感受。在音乐课上,学生至少要听半节课。可以是这样一个过程:1,先听完整。可以闭上眼睛,老师要让学生尽可能完全冷静下来闭上眼睛听。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生第一次完整听的时候其实有很多感触。这些感受有些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老师不应该追求这个过程之后有多少学生讲述了自己听歌的经历。这种体验是表面的,更深层次的体验其实在内心。老师只需要注意学生是否明显对这个音乐感兴趣,是否明显沉浸其中,就一定会成功。2.多听多次。学生听多遍后,有了自己的重要片段,熟悉了音乐旋律,喜欢跟着唱。这是学生喜爱这种音乐的表现,也是音乐的魅力吸引学生的表现。反复听其实是我们对抗健康音乐和不良流行音乐的唯一有效方法。仅靠老师的讲述是无法纠正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偏好的,但只要学生有时间在课堂上反复听,就会熟悉它,有充分的机会听透彻健康的音乐,音乐自然会让他们改变。音乐老师千万不要从自己的角度轻视音乐的魅力。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可以借鉴语文教学中“美读”的方法。多读书,自然能感受到它的美,多听多唱,自然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如果老师换个角度,不仅仅是从自己的教学,而是从学习经验上,能感受到学生喜欢听,喜欢唱,不喜欢的是老师讲的太多。我做过实验,如果学生把全班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听自己最不感兴趣的歌,其实到最后,他们还是会不自觉地在课后哼唱,这让我觉得我们的音乐老师其实并没有正视音乐本身的魅力,而是过于迷信自己故事的魅力。3.老师的升华和提炼对最后的听力至关重要,但精髓在于精致,精髓在于画龙。如果一节课让学生听,毕竟学生的听力是盲目的,不可取。所以老师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和知识介绍,但可以有一些艺术的做法。比如很多老师为了介绍欧洲的音乐习俗,想让学生对欧洲的建筑和文化有一个印象,这当然有助于学生了解欧洲音乐的风格。但是,为什么这些文化建筑图片不能在音乐播放的过程中作为辅助视觉效果呈现出来呢?这样就可以完全忽略音乐的连续性,音乐的听感也不会受到影响。学生可以一边看一边听。所以这些文化景观的介入是完全合适的,不影响课堂的音乐性。它刚刚成为一个非常好的辅助工具。所以我认为新课标中的很多理念都是非常正确有效的,只是老师在操作的时候没有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再比如,在大音乐教育的课堂上,每节课的音乐技能和知识的教授都是循序渐进的,每节课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复杂。这些知识目标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教给学生。比如听一首奏鸣曲,奏鸣曲的形式结构是老师在黑板上呈现的。学生简单解释一下就能明白。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听力中的图式来区分它们。需要的是倾听。老师应该节省语言时间来解释这些知识。如果把这个变成数学课的分析或者中国树上的段落分析,音乐的魅力就没了。在这些解释中,教师需要把握深度和数量的艺术。第二,老师必须先进入这个国家,然后学生才能被驱入这个情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如上所述,有些老师认为既然有必要在课堂上加强听力,老师就很容易置身事外。反正就是反复放音乐而已,自己上课比较轻松。我就是不这么认为。教师的引导作用应该是无处不在的。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教师需要先进入情境。老师的表情、语言、情绪,本身就是这个音乐聆听、音乐情境的一部分。学生在听的时候,不可能不受音乐以外的东西影响,而老师首先是影响最深的人。可想而知,在课堂上,音乐播放的时候,一个专注聆听,面部表情随着音乐的情绪而变化的老师,可能比一个冷漠的老师更能吸引学生。有些老师甚至可以在听的时候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动学生,让学生产生听的欲望。所以老师的教学态度,在音乐课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对音乐的解读上。学生听音乐时,教师可以随着音乐指挥的力度和手的力量而变化,让学生用力量、姿势和肢体语言进入音乐世界,让学生感受到旋律的变化。这也是课堂音乐性的体现,因为所有的老师都是以音乐为中心,学生只有沉浸在音乐中才能进入状态。这一点,有经验的老师都深有体会。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是音乐家和歌手。如果老师自己从来没有感受过他要教的音乐的美,不能像艺术家一样忠于他所教的音乐,那么课堂音乐性又怎么可能存在呢?如果一个老师真的感受到了他要教的音乐的美,他的一言一行,他的表情,他在课堂上的聆听,都可以表现出他对这段音乐的欣赏。这种欣赏和感叹对学生的影响是无止境的,这也是课堂音乐性的和谐表现。

第三,在音乐课堂中,音乐的主阵地需要教师的重视,可以用心用在每一个细节上,让音乐性贯穿整个课堂。

音乐课,在一些细节上要多用音乐,比如:规范上课,可以用音乐贯穿,以表现音乐课与其他课的区别。我在课堂实践中发现,当我被带到一个学生特别活泼,纪律很乱的班级,老师严厉训斥我,还不如放一点音乐有效。可见课堂上很多地方的管理和过激,都是可以通过音乐来实现的。再比如,在介绍亚洲音乐的时候,老师可以先用音乐从东南亚切换到西亚,音乐风格明显改变,学生很快就能感觉到,此时音乐基本可以代替老师的语言。让音乐打头阵,课堂上很多细节都可以用到。教师可以让音乐让学生在没有干巴巴的语言重复的情况下,实现空间和场所的思维转换。还有,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上,要立足于音乐本位,改变教学方法,这是和其他课不一样的。比如教授歌曲时,教师除了单一的钢琴伴奏外,还可以使用伴奏音乐。学生唱主旋律时,教师同时用麦克风唱一段副歌,给学生单一的主旋律增添了优美的和声。这种添加并不是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而是给学生另一部分和声体验,优美的和声效果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音乐之美的体验。教师在课堂上要谨慎使用这些专业方法,始终把音乐之美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音乐课,音乐体验一定是第一位的,技能训练,比如唱歌配乐,都是为一个完整的音乐体验做铺垫,唱歌课,教授发声方法等等。,也是为了让学生唱得漂亮完整。教师要设计一堂完整的音乐体验课,这样才有音乐课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