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注音一式 ㄧ ㄧㄝˋ ㄓ ㄑㄧㄡ 汉语拼音 yī yè zhī qiū 同义词 一叶秋 一叶报秋一叶落知天下秋 落叶知秋 叶落知秋 出处 语本淮南子˙说山:「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悬羽与炭,而知燥溼之气: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三人比肩,不能外出户;一人相随,可以通天下。足蹍地而为迹,暴行而为影,此易而难。」 《淮南子》是汉淮南王刘安集门下食客所编写的一本书,内容多为道家思想,并杂揉先秦各家的学说,世为杂家之代表。其中〈说山〉一篇里,有一段说明事物可由近观远、以小看大的道理,例如只要尝一口锅里的肉,就可以知道整锅的味道如何;悬挂羽毛和木炭,就可以看出空气中湿度高低变化;看见一片叶子落下,可以推知秋天已经来临,一年快到了尽头;看到瓶里的水结冰,就知道天气有多么寒冷。后来「一叶知秋」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由细微的征兆,可推知事物的演变和趋势。 唐?元稹《赋得九月尽》:「霜降三旬后,萱余一叶秋。」 宋?苏轼《过海得子由书》诗:「门外三竿日,江关一叶秋。」 唐·鲍溶《始见二毛》诗:「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 唐·柳氏《杨柳枝》词:「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天童咸杰襌师:「动弦别曲,叶落知秋。举一明三,目机铢两。」 《续灯传录》:「弦动别曲,叶落知秋。」 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二出:「恨天涯摇落三杯酒,似飘零落叶知秋。」 释义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 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比喻由小见大,从部分现象推知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发展趋势。 比喻由局部的、细小的征兆,可推知事物的演变和趋势。「以小明大,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亦作「落叶知秋」、「叶落知秋」。 亦省作「 一叶秋 」。 例句 智者有明睿的观察力,故能一叶知秋,洞烛机先。 一叶知秋,见微知著,随时留意各种征兆,可避免灾祸。 清?俞樾 《茶香室丛钞·梧叶报秋》:「一叶知秋,虽古有此说,然安能应声飞落?」 郭沫若《洪波曲》第六章:「要说梧桐一叶落而知秋的话, 徐寿轩这一走也就表明了三厅的秋天的到来。」 《花月痕》第四一回:「黯绝并门一叶秋,桐阴小语便勾留。」 他是个有智慧的长者,凡事都能一叶知秋,洞烛机先。 公司的领导者应具有一叶知秋的敏锐观察力,才能使业绩蒸蒸日上。 用法 作定语;指从局部推知未来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秋天来临 相似词 见微知著,见一知百,因小见大,即近知远,尝鼎一脔 相反词 不知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