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flash action的简称)详细信息百科
基本介绍中文名:Flash mbth: Flash Mob全称:快闪行动类别:一种短暂的行为艺术特征:无组织的自发行为概念、简介、实例、意大利、加拿大、德国、英国、中国、美国、欧洲、亚洲、中国、起源、满足需求、概念介绍快闪行动快闪分为“快闪行动”或“快闪电影”。“快闪动作”是指多人聚集在同一地点,做统一的舞蹈或其他指定动作,或以简单拍摄的方式进行记录的一种短期行为艺术。“闪片”是指专业的歌、舞、影视制作的电影,主要基于电影在网络上的传播效应,拍摄难度较大。为了达到电影效果,会多次重复,广为传播,而且往往与公益或商业相结合。1.出现过程快闪族最早出现在2000年的纽约,后来扩展到欧洲和亚洲。快闪族起源于2000年3月的美国纽约曼哈顿。当时,一位名叫比尔(Bill)的组织者聚集了400多人,在纽约时代广场的玩具“反斗城”(Toys“R Us”)里膜拜一只机械恐龙。5分钟后,大家突然迅速离开,快闪族名声大噪。快闪族是一种都市时尚文化,是现代人在忙碌的时候和世界玩的一个善意的玩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表示,如果活动设计合理,他们会主动参加。当然,也有人因为害怕误解而采取保守的态度。比如2003年8月,有人在香港发起了第一次快闪行动。他们在指定的日期和时间,到旺角一家电器店询问店员有没有游戏机出售(店里没有卖),然后集体鼓掌,各自离开。但行动当天,唯一玩快闪的人是发起者,一个少年。2003年8月22日,一群外国人突然在铜锣湾时代广场的麦当劳举起纸巾跳芭蕾。行动持续了一分钟,然后他们就散了。这次行动被称为香港首次成功的快闪行动。快闪族提出的其他行动还包括在尖沙咀钟楼外高喊“我爱香港”,以及在一家超市拍西瓜合影。意大利假装买书:罗马是欧洲最早出现快闪族的地方。7月24日,2011,300人在10分钟内涌入一个图书馆,查询一些不存在的书。时间到了,他们一起拍手15秒,迅速散去。加拿大人玩蛙跳:8月初,多伦多首次出现了“快闪族”事件。当晚6时30分,数十名当地快闪族聚集在杨街与艾灵顿路交界处的一家商场外。听了路领导的现场指示,几十个人步入商场的玩具店,像青蛙一样围着跳舞。德国张伞跳高:柏林快闪族7月30日首发2011。策划人拿着一把五颜六色的伞在大街上,命令在场的75个人随意跳跃、拍手或伸臂、转身。8月1日下午6点,德国柏林市中心街头,40多人突然一起用手机,高呼“yes,Yes”,然后开始鼓掌。英国家具店的聚会:2011年8月7日晚,一个40岁伦敦人召集的英国“快闪族”出现在伦敦的购物区。大约200人首先按照星座在不同的酒吧集合,仔细阅读告知不要被别人看到的说明:“你应该在18: 30到达。就在店长喜出望外的时候,人群在他面前迅速散去。中国行动冻结:2011 4月1日愚人节,由厦门理工学院和张组织的一场“快闪”活动在厦门中山路举行。晚上8点多,一声响亮的汽笛声突然吸引了很多路人的目光。只见百余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聚集在哨位。他们戴着各种面具,有的是白色面具,有的是类似《让子弹飞》里的黑帮面具,还有的是骷髅头。以口哨者为原型,他们展开成一个长方形,瞬间定格成一个雕像的姿势。美国第一次行动:在第一次行动之前,比尔给50个朋友发了一封邮件,邀请他们在曼哈顿下城的一家零售店见面。但由于没有向官方透露活动的任何信息,有人向警方透露了信息,活动还吸引了6名警察和1辆警车。因此,该活动并不成功。比尔事后总结,被迫采取保密措施:要求参与者先在某个地点集合,然后组织者散发传单,说明目标的具体位置。快闪族第二次行动:第二次行动的目标是梅西百货曼哈顿旗舰店。以前,活动组织者只通知何时何地见面。在得到主办方的订单后,大约200人涌入了梅西位于九楼的家装产品,然后聚集在一块售价65438美元+0,000英镑的地毯周围,对其进行评论。一名参与者随后告诉记者,“有人告诉我们,我们一起住在郊区一个很大的旧五金店里。我们向售货员明确表示,我们想买一块满意的地毯。“大约过了10分钟,这群人突然向四周散开,消失了,这让店员们很疑惑。第三个动作:参与者在中央车站集合,然后开车进入凯悦酒店,乘自动扶梯到夹层,然后在瞠目结舌的客人和服务员面前大声鼓掌15秒。第四个动作:动作锁定在时尚的Soho区的一家高档鞋店。参与者装扮成从邻近的马里兰乡下乘公共汽车来纽约观光的游客。第五招:2011年7月24日,一大批暴徒来到曼哈顿上西区的一家爱尔兰酒吧,围着一台点唱机闲逛,竭力表现得若无其事。一个第一次参加的人焦急地小声对别人说:“你也是快闪族吗?”“嘘——”对方只是会意地点点头,眨眨眼,紧张地咯咯笑。这时,一位“闪客计划”的组织者出现了,他悄悄给大家发指令:集合地点——中央公园国家历史博物馆对面的山头。晚上7: 00 (18)到达指定地点的300多名参与者严格按照指令要求依次进行沉默的鸟鸣和赞美大自然。出发前,他们都在一个时区网站上对了表。第六个活动:500多名快闪族成员聚集在一家酒店,假装久别重逢,然后在大堂地上睡了几分钟,然后迅速离开。在8月初举行的一次活动中,200多人在一家美国书店假装排队用信用卡付款,然后突然一起鼓掌欢呼,让其他人目瞪口呆。比尔事后表示“第二次出发后的活动非常成功”。他在接受CNN采访时说:“对一些人来说,这只是好玩,另一些人认为这是社交,还有一些人认为这是政治。我个人是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的。我喜欢看到这么多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人聚在一起。“欧洲局势之后,快闪族的浪潮通过互联网传到了英国伦敦,然后席卷了欧洲大陆。在意大利罗马、奥地利维也纳和德国柏林都出现了快闪族。以意大利罗马举办的活动为例。参与者收到邮件后,蜂拥至指定书店。短短十几分钟,书店大厅就有300多名暴徒。约定时间到了,所有参与者都大声鼓掌,时间不超过15秒。不过,路过的当地居民表示,“这个活动真的很超现实。很难不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本活动* * *时间不超过1分钟。2分钟后,所有的歹徒都已散去。当一切恢复正常后,留给书店员工的只有一种惊愕的气氛。2011年7月30日,柏林,100人撑着五颜六色的雨伞在街头跳舞,然后走开。2011年8月7日,伦敦,200人聚集在一家家具店,对家具赞不绝口,然后走开。在罗马,300多人同时涌入一家音乐书店,要求店员寻找不存在的书籍或作家。同样,在亚洲,快闪族风暴于8月开始袭击亚洲各大城市。2011 8月22日晚上9点多,香港铜锣湾一家快餐店内突然涌入数十名外国人,高举卫生纸一起跳芭蕾,并发出轻快的叫声。大约过了一分钟,他们立刻停止了动作,迅速散去,这让在场的工作人员和顾客都惊呆了。台湾省的“快闪族”是亚洲最大的群体。目前,台湾省互联网上至少有5个与“快闪”有关的网站。其中,成立于8月17的“台湾省快闪族”规模最大,目前成员超过400人。参与者声称要“在全台推广快闪的概念”。8月27日下午2点,这个团体的成员在台中光三百货前进行了一场线下无厘头活动,集体向光三广场高喊“火星来了”!然后很快解散了。在中国的一天,城市广场的中心突然聚集了一群70多岁的人,大约有一百人,穿着典型的Hiphop。高举起手机,仰望天空,喃喃自语,各种方言一时间充斥广场,潮州客家潮汕方言充斥我的耳朵,真的很新奇。突然一声大喊:“我们爱菠萝,就像广州爱时尚”,此起彼伏,最后变成了“大吼”,持续了3分33秒多;喊声一停,一声巨响,人群迅速四处逃散。现场民警猝不及防,无法制止。整个广场一片混乱。这是广州某大学三年级学生Topku发布的一个假想动作,完全符合快闪族的标准:在特定时间地点突然出现,动作怪异,突然消失。但是...这只是一种闪光动作的方式。还有舞蹈和定格。FlashMob起源flash mob是英文flash mob的中文翻译。它源于周星驰导演的著名电影《绝招专家》和《少林足球》的搞笑片段。国外第一次快闪行动是2003年5月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人们只知道它最初的组织者名叫比尔,自称是一名“社会工作者”。比尔成立了一个名为“暴民计划”的特别小组来组织活动。“快闪计划”有其鲜明的特点——参与者应该知道有人接受了邀请。没有任何网站会提供关于该活动的特别信息,更不用说在任何当地报纸上发布任何广告——他们只是通过电子邮件互相邀请,作为虚拟世界中的朋友,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人会很了解对方。比尔在给网友的第一封信中说,“我写这封信是因为这是我的主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是活动的组织者。个人认为,在发起邮件前策划活动的人可以充当组织者。活动应该由知道活动内容的人来组织。”满足需求对于“快闪”活动,有专家认为,采用这种行为艺术形式的人,可能有很强的“冒险心态”,敢于尝试,锻炼自己的勇气,想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让自己不再内向,更加自信。给自己减压,给身边的人带去欢乐。该行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伤害他人,同时注意安全。在现代社会人们内心交流减少的背景下,“快闪族”的出现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首先,表面上是通过“无厘头”游戏在大众面前表现自己,锻炼自己的勇气和胆量;二是缓解生活中的压力;第三,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往往会感到“一种无价值感和无意义感”,即生活得毫无生气。年轻人精力充沛,但很多时候却无处可花。快闪运动提供了一个宣泄青春情感的平台,所以广受欢迎。人天生就有自我表现的意识,婴儿的啼哭也是一种吸引周围人注意,得到他们“回应”的需要。快闪族强烈希望通过* * *,最终目的是“影响身边的人”,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可以“回归”社会,做一些不仅仅是个人爱好,而且有益于社会公益的事情,比如涂鸦、街舞、街头表演等,所以可以被更多的年轻人和大众接受,参与其中,但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肯定是娱乐活动,不参与政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