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也妮葛朗台每章概括

欧也妮葛朗台每章概括

1、古老的索漠县城葱郁、荒凉,在一条起伏不平的大街尽头,有一座灰暗、*森、静寂的老屋,住着远远闻名的大富翁葛朗台先生。 葛朗台本是一个箍捅匠,1789年***和政府索漠标卖教会产业时,他正好40岁,有幸娶了一个有钱的木材商的女儿。

2、他把岳父给他的400路易往标卖监督官手里一送,就三钱不值两钱买下了县里最好的葡萄园、一座修道院和几块分种田。由于葛朗台是个***和党人,很快就当上了县里的行政委员,后又当上了市长。但天有不测风云,1806年拿破仑称帝时,他因有"红帽子"嫌疑被免职。

3、那时他57岁,妻子36岁,女儿欧也妮才10岁。葛朗台虽然丢了官,但靠着他的不断经营和葡萄园的收入终究还是变成了地方上的“冒尖户”。加上他时来运转,接二连三地得到岳母、妻子的外公和自己外婆的三笔遗产,从而取得了"新贵"头衔,成为县里“纳税最多”的人。

4、至于他财产的数目,只有替他放债的公证人克罗旭和银行家格拉桑才略知一二。不过索漠城里的人都相信他有一个堆满黄金的秘库,说他半夜里瞧着累累的黄金快乐得不可形容,连他的眼睛都是黄澄澄的,染上了金子的光彩。 ?

5、葛朗台是种植葡萄的能手,他对每年的木桶需要量了如指掌,投机事业从没失败过。讲起理财的本领,葛朗台是只老虎,是条巨蟒;他会躺在那里,把俘虏打量个半天再扑上去,张开如同血盆大口的钱袋,倒进大堆的金银。在索漠城,人人都被他钢铁般的利爪干净利落地抓过一下。到1816年,有人估计他的财产大概有五六百万。

6、财产的剧增,给这个富翁的行为也镀了金泽,他的一举一动都像是钦定的,到处行得通,他的说话、衣着、姿势、瞪眼都是地方上的金科玉律。尽管葛朗台家财万贯,然而他的开销却很节省。他从来不买肉、蔬菜和水果,这些都由佃户替他送进柴房。他什么都节约,连动作在内。

7、每顿吃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总是亲自定量分发;每年十一月初一堂屋里才生火,到3月31日就得熄火,不管春寒和秋凉;他给妻子的零用钱每次不超过6法郎;多年来给女儿陪嫁的压箱钱总***只有五六百法郎;至于仆人拿侬,一年的工薪只有60法郎,她在葛朗台家辛勤劳作了30年。

8、在第20年上,葛朗台才痛下决心赏了她一只旧表,那是她到手的唯一礼物。可怜的拿侬老是赤着脚,穿着破衣衫,睡在过道底下的一个昏暗的小房间里。 ?1819年11月中旬的一天,是欧也妮23岁的生日。晚饭刚过,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便争先恐后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