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全卷教案
七年级整体音乐教案的教学内容;
欣赏第聂伯河上汹涌的海浪,高山牧场,丰收之歌,马莱卡尔,弗拉门戈舞,马祖卡,霍拉舞和苏格兰风笛。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乌克兰民歌《第聂伯河掀起惊涛骇浪》、瑞士民歌《高山牧场》、丹麦民歌《丰收之歌》、意大利民歌《马莱卡尔》、西班牙弗拉门戈舞、苏格兰风笛等,领略欧洲不同国家、民族的音乐文化意蕴和不同风俗,培养青少年尊重和热爱不同文化的品格。
教学过程:
1.通过复习上一课《碧桂园》,让同学们带回欧洲音乐的氛围,从主动唱到主动听,进入更深层次的感受音乐。
2.听听《第聂伯河掀起滔天巨浪》这首歌。
3.阿尔卑斯牧场。
(1)用提问和解释的方式了解瑞士民间音乐和阿尔卑斯山的风俗。
(2)分析《高山牧场》的调式、调性及基本结构。
(3)提问让学生说出这首民歌的基本情感。
4.马莱卡勒
(1)欣赏意大利当代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演唱的这首意大利民歌的音像磁带(如故宫三大男高音音乐会的录像或磁带),让学生们谈谈听后的感受。
(2)讲述介绍意大利那不勒斯文化景观的小材料(图片)。
(3)分析这首歌的旋律变化与歌词情感变化的内在联系。
(4)欣赏作曲家托斯提另外一两首精美的意大利民歌,如《哀歌小夜曲》、《夏夜的月亮》等。
5.弗拉门戈歌舞
(1)欣赏完一般的弗拉门戈舞再看舞蹈图片(或者教学幻灯片)。
(2)描述几种弗拉门戈音乐和舞蹈。
6.马祖卡
(1)欣赏肖邦钢琴曲《马祖卡》。
(2)介绍波兰钢琴诗人肖邦及其作品。
(3)介绍玛祖卡舞曲的音乐特征和舞蹈特征。
7.霍拉舞曲
(1)听霍拉舞的教学磁带。
(2)介绍罗马尼亚民间舞蹈——Hora和罗马尼亚民间音乐。
8.相关信息
(1)马祖卡
马祖卡是马祖卡的统称,是波兰的两种民间舞蹈,马祖尔写的音乐作品(波兰中部马佐夫舍地区男女流畅活泼欢快热情的舞蹈)传到法国,18世纪逐渐流行于欧洲各国。根据波兰马祖卡舞,各国宫廷舞蹈编导将其编排加工成球舞和舞台形式,其音乐节拍为3/4,第一拍落在1拍或第二拍。舞蹈的特点是滑行,脚跟撞击,男舞者一条腿脆,女舞者转圈,双旋。马祖卡出现在著名的舞剧《蒙达》、《天鹅湖》和歌剧《十亿苏桑宁》中。著名作曲家肖邦在这一体裁中创作了许多杰作。
②“霍拉舞”
Hora是罗马尼亚民间舞蹈,是罗马尼亚婚礼或节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流行的娱乐形式。音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表现了巴尔干半岛人民开朗、快乐、热爱自由的性格特征。
舞曲以年轻男女肩并肩行进开始,邀请女性加入,然后是已婚者,最后是老年人。大家围成一个圆圈,向前一步,向后一步,对面三步,向右五步,以此类推,圆圈逐渐逆时针旋转;有时聚集到中心,再分散开来恢复队形,参与者数百人;经常可以持续跳舞几个小时,直到玩得开心为止。
③苏格兰风笛
风笛是一种古老的簧片乐器,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根据传说,罗马人是从亚洲传入欧洲的。自16世纪以来,苏格兰人将风笛与其他乐器结合在一起,并在许多场合演奏。
第六单元银幕之歌
一,写作意图
本单元内容仅限中外影视音乐。既有影视主题曲和插曲,也有器乐。从选材的角度来说,难度更大。这不仅是因为可利用的材料丰富多样,而且人的喜好和掌握材料的范围必然会影响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我们力求从音乐与影视的结合点向学生呈现音乐与影视结合的不同方式,也力求突出音乐本身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例如,我们选择了根据中国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主题曲,这将有助于学生在理解情节的基础上对电视音乐的价值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并使学生能够立体地欣赏艺术。《我心依旧》、《辛德勒的名单》、《卧虎藏龙》等主题曲。是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音乐,其中的音乐由大提琴家马友友和小提琴家帕尔曼演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由于影视音乐的特殊性,其画面被美术编辑移植为整体设计的一部分,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安排为2 ~ 3课时。第一节课可以安排“唱歌”,第二节课可以安排“欣赏”和一些参与式的音乐活动,第三节课可以安排欣赏和情景喜剧表演。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总结影视音乐的不同类别(如主题曲、插曲、剧情音乐、背景音乐等。)结合音乐经验,并能够理解影视音乐的功能。
第六单元第一课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告别》。
2.欣赏由四部经典作品改编的电视剧《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流》《好汉歌》《眉眼传情》主题曲。
教学目标:
1.背诵歌曲《告别》,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通过讨论,分析《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眉眼一闪》塑造的人物形象,了解每首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在电视剧中的作用。
3.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类别。
教学过程:
(1)歌唱
1.讨论:同学们,你们看过哪些电影和电视剧?哪首电影歌曲(或器乐)让你印象最深?
2.老师简单介绍几类影视音乐。主题曲、插曲、剧情音乐、背景音乐、片头曲、片尾曲等。
3.让学生唱自己熟悉的影视歌曲(数量可根据时间灵活掌握)。
4.老师:同学们,我们来听下面这首歌。听完之后,我们来谈谈这首歌所表达的情感。
5.播放完告别的录音,回答这个问题。然后参考课本上的相关文字提示。
6.请学唱这首歌。
7.通过分组演唱和表演来检查学习效果。
8.请讨论歌曲的结构特征。
9.全班完全唱这首歌。
10.我们来比一比谁能先背出来。
(2)欣赏
1.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四大名著吗?
2.请学生讨论四大名著中哪些人物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3.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里的音乐吗?
4.首先,教师分别播放《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流》、《中国好歌曲》、《卷眉》等片段(每首歌曲时长约20秒),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5.老师:接下来,我们要仔细听这四首主题曲。
6.分别播放。在此期间,要求学生根据课本要求完成讨论和练习。
《敢问路在何方》的音乐意境奔放,豪迈有力,有一种豪迈的性格。塑造了唐朝师徒四人,披荆斩棘,前往西天取经的英雄形象。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谈论《西游记》中四个学生的不同性格。要准确、工整地练习节奏,要提醒学生从音乐实例中寻找相似的节奏。
《滚滚长江过李东水》的音乐风格宽广抒情,同时具有豪放、质朴、刚健、悲叹的情感。书中的练习可以由学生自由处理,风格多样。只要学生能发挥他们的积极参与,他们就会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学生有什么问题,老师(或学生)可以给他们介绍不同性格的不同人物。
《好汉之歌》和《咒眉》之后有一个练习,就是讨论各自创造的人物。其中《好汉之歌》塑造了一个梁山好汉的形象,而《眉毛的诅咒》则塑造了一个以贾宝玉、林黛玉为代表的“红楼人物”的形象,两者差异较大,在音乐上有明显的体现。
听完四首主题曲后,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主题曲的功能或意义。提醒学生注意电影电视中的主题曲等音乐。
第六单元第二课
教学内容:
1.欣赏《我心依旧》、《啦啦啦》、《辛德勒名单》和《卧虎藏龙》的主题曲。
2.安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喜剧《一个真实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告别》。
2.组织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的经验简单讨论如何欣赏影视音乐。
3.让学生朗读《我心依旧》、《雅拉·拉》、《辛德勒名单》的主题曲和《卧虎藏龙》音乐背后的文字材料,然后提问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4.让学生提出欣赏的顺序。老师根据多数人的意见逐一播放和解释。
5.我心中的传递知识依然是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只要能听出音乐色彩的变化。《辛德勒的名单》的主要乐器是小提琴,表达的是一段发自内心的回忆。《卧虎藏龙》的主要乐器是大提琴,表现出一种洒脱的心境和意境。
6.注意让学生评论这些器乐主题音乐的功能。
7.听一个真实故事的录音或者看电影片段。
8.分组讨论女大学生为救丹顶鹤献出年轻生命的故事。
9.每个小组讨论音乐情景喜剧的设计方案。
10.尽量通过抽签决定各组的表演顺序(其他方法也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轮流表演。
11.请评论每组的表现。
12.请课后写一篇关于影视音乐感受的短文,作为本单元内容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