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学一门乐器,这篇文章有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导言
古语有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啥意思?就是黄瓜丝儿不如竹笋好吃,竹笋不如肉好吃——O(∩_∩)O哈哈~
开个玩笑,吃货们也许会这么理解,不过人家本来的意思跟吃没有任何关系。
“丝”是指弹拨类的弦乐器,比如扬琴、古筝等;“竹”是指吹奏类的管乐器,比如竹笛、唢呐等;“肉”是指人的发声器官,也就是歌喉。所以古人的意思是:丝弦弹拨的曲子不如竹木吹出的动听,而竹木吹出的曲子又比不上人的喉咙唱出的歌曲动人。
古人这种看法自有他的道理,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最古老的音乐都是“声乐”,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人的喉咙,后来乐器被发明,也只是作为人声的伴奏。这从西方音乐中的一种曲式——奏鸣曲就可以一窥端倪:奏鸣曲最初特指只用乐器演奏的曲子,与声乐曲相对,而从其出现到发展成熟,也到了16世纪,人类文明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音乐的年龄也相差无多。
因此,我们的老祖宗认为人声是最好的音乐,而接近人声的乐器(比如竹笛,直接和嘴接触)次之,稍微远离喉咙的乐器(比如古筝,远到要用手弹了)则最差。
然而,音乐发展到今天,这种看法已然过时。虽然歌唱仍然是最普遍、最流行的音乐形式,但是乐器的种类无比丰富、音色变化无穷、音域极其宽广,其表现力远非人声所能比拟。
在数不清的各种乐器中,有三种乐器是最受欢迎的,它们是钢琴、小提琴和(古典)吉他。有意思的是,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小提琴被称为“乐器之后”,古典吉他被称为“乐器王子”,它们成了乐器界的“贵族吉祥三宝”——“我们三个就是吉祥如意的一家”。
当然,除了“吉祥三宝”,还有很多深受大众喜爱的乐器,比如萨克斯、二胡、古筝、琵琶、笛子、扬琴、手风琴、爵士鼓等等,它们奏法不同:有吹奏、弹奏、拉弓、拉风箱、打击、敲击、拨弦等等;音色各异:有的低沉、有的明亮、有的悠扬、有的激越、有的泉水叮咚、有的婉转连绵......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特点,也有其代表曲目,譬如萨克斯演奏的《回家》、二胡演奏的《赛马》、古筝演奏的《渔舟唱晚》、笛子演奏的《小放牛》、手风琴演奏的《喀秋莎》......
如果你听过这些旋律或者观赏过艺术家的演奏,一定会感叹:太帅了,要是我自己能演奏该多好!于是,你也许会萌生学习一门乐器的想法。今天这篇文章,就跟大家谈谈,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接下来该怎么一步一步地将之付诸实践,最终也变成自己羡慕的“帅帅演奏家”!
为什么?
当你有了学乐器的想法,先不着急马上去学,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学乐器,也即是要搞清楚自己的动机和目标,这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不清楚动机和目标,不仅是学乐器,干任何事情都容易半途而废。而学乐器是要投资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付出打水漂,那么“为什么”这个问题,是要好好想想的。
先来说说动机。
我想,从强大性和持久性上来说,动机从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
最低层次是为了满足别人的要求而学。这常见于被家长逼着学琴的小朋友。有些家长自己热爱音乐,想把下一代培养成钢琴家,不管儿女愿意不愿意,强迫其练琴,每天好几个小时,小孩子在威逼利诱下痛苦地熬时间,不但学不好,更有甚者谈琴色变,以后一旦自己做主,就跟音乐分道扬镳,本来是该享受的美好,成为了心理阴影。
也有一些小孩子一开始不喜欢练琴,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就喜欢上了乐器和音乐,比如郎朗小时候就是这样。所以不可一概而论,要因材施教,灵活处理,家长的引导很重要,如果觉得孩子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实在不喜欢,切不可硬逼,否则会影响孩子一辈子的心理健康。
中等层次是功利性的追求。有着这种动机的人很多,比如为了虚荣心的满足:我的朋友会乐器,我要也会,不然没面儿;为了攀比:别人家的孩子多才多艺,我的孩子也不能差;为了升学拿证:考了十级证书有利于升学,甚至找工作时填简历也是一笔亮色......
这种动机能支撑着一个人学习到一定的水平,但却不能真正地把一门乐器作为一辈子的爱好。前些年有中考高考才艺加分,很多学琴的学生劲头很足,花上几年时间苦练,过了十级,上了心仪的学校,目的达到了,琴也撂下了,从此不碰。
最高层次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乐器和音乐本身。这其实就是很多人想学乐器的初心:觉得某个曲子用某件乐器演奏时是那么好听,演奏者是那么帅!如果你能一直保持这种初心,并且有决心和毅力克服困难——不论多难、多慢我都要演奏出好听的音乐,那么你必然会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一般情况下,人会同时具备这三种动机,这是无可厚非的,只要是动机,就会带给我们学习的动力。然而重要的是,你要清楚这些动机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郎朗弹琴也会为了满足别人,小时候满足父亲、成名了满足粉丝;也会为了功名利禄,办音乐会,拍广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名利;而其核心动机是对音乐和钢琴的热爱,这是支撑着他走到今天的主因,父母亲友的满足、名誉金钱的获得等等只是附带着实现了而已。
再来说说目标。
动机是学习的动力来源,而目标,简单地说,就是你想学到什么程度。
有人会说:只要热爱,学就行了,学一辈子,学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
也有人会说:我又没学过,不了解,我也不知道我能学到什么程度。
关于第一种说法,我想告诉你,只有热爱是不够的,要有目标,否则容易散漫,进步缓慢,而且容易失去兴趣。心理学上有一个“目标设定理论”,大意是如果你要做一件事情,设定合理的目标和反馈(比如激励),更能让你长久坚持和取得好的绩效。举一个例子帮大家更清楚地理解目标的重要性:很多人都玩过电子游戏,电子游戏之所以抓人就是因为巧妙地设置了“目标反馈”机制,你一开始玩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过第一关,干掉boss,达成这个目标马上给你一个反馈:拿到积分奖励,进入下一关......就这样,你能一路兴味盎然地玩到最后一关,倘若没有每一关的boss(目标)和奖励(反馈),恐怕你玩一会就兴味索然了。
关于第二种说法,我想也是很多初学者的疑惑:我到底能学到什么水平?我学钢琴能弹到像郎朗那么好吗?
我想,每个人条件不同,学习以前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想好一个大致的目标。
如果是4、5岁的小朋友学乐器,是要培养个业余爱好,还是将来以此谋生,这个都说不好,也不一定在早期就要定好目标,家长可以和老师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观察,如果孩子热爱、努力且有天赋,当然给予更好的培养,往音乐家的方向发展。小朋友学琴一般由专业老师指导,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下面主要说说成人学琴。
成人学琴主要是业余爱好,也有少数走向专业道路的,但基本上就是组乐队,玩弹唱(弹电钢琴、民谣吉他、贝斯等),而成为演奏家(钢琴家、小提琴家、古典吉他演奏家等等)的几乎是没有的,这是因为一个专业演奏家所具备的音乐素养和乐器技术,非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熏陶训练不可,即使天赋再好,这些训练也少不了。所以,“半路出家”的小伙伴们,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演奏家,还是多想想竹笋好吃还是黄瓜丝儿好吃,不然会越练越沮丧。
啊啊啊啊啊!难道我再怎么努力,也不能像郎朗那样在键盘上挥洒自如,像吕思清那样在弦乐上飘逸潇洒吗?
且别灰心,我想,大部分人最初喜欢的音乐应该不是《降E大调乐曲》,而是《天空之城》吧!而且,你觉得法兰西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潇洒不潇洒?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像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音乐——《天空之城》、《致爱丽丝》、《卡农》、《绿袖子》、《天鹅》、《克罗地亚狂想曲》、《风居住的街道》等以及理查德克莱德曼的很多经典作品——《梦中的婚礼》、《水边的阿狄丽娜》等,还有班得瑞、神秘园等这些乐团的轻音乐,还有好多好多非常好听的曲子,成人学琴,甚至自学,一两年之后都可以演奏!
也就是说,对于大部分人,最初那首让你动心的音乐,在你学习一两年之后就可以演奏了。我敢这么说,因为我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如果这么多好听的曲子还不能让你满足,那么你针对性地做一些练习,难度稍大一些的曲子,比如《加勒比海盗》、古典名曲《小夜曲》、《悲怆奏鸣曲》、《幻想即兴曲》等在五、六年后也可以演奏。
因此,如果你追求的是音乐的美而不是繁复的技术,那么半路出家的成人学琴完全可以做到。
怎么选?
这一部分说说(针对成年人学琴)怎么选择一门适合自己的乐器。
如果你已经有心仪的乐器,并且决定非它不可,那么可以跳过直接看下一部分。如果你还不知道想学哪一门乐器或者想了解一下各个乐器的入门难度以及投资大小,那这一部分正中你的下怀。
先谈谈“吉祥三宝”:
小提琴
成人学琴,慎选小提琴。
因为它的入门难度很大:首先,钢琴有键盘,吉他有品,只要你手指按在特定的一个范围,出来的音是固定的。小提琴不一样,它的音是连续的,没有绝对的音准,没有好的音感和长时间的练习,连音都拉不准,而音感是要从小培养的;其次,小提琴是旋律乐器,不像钢琴和吉他,它没法自己给自己伴奏,这在初学的趣味性上会降低一些;再次,小提琴的技巧太多,太过复杂,顿弓、跳弓、抛弓等等一大堆,每个技巧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练习,不把技巧练全基本没法拉太出彩的曲子,而即使是最基本的揉弦,也不容易拉好;最后,小提琴的演奏姿势是比较别扭的(对于没学过的人来说),成年人的手臂已经比较僵硬,很多人的手臂已经弯不过来了。
拉小提琴只有好听和难听两种状态,不存在“so so”。练好了声音优美悦耳,练不好声音艰涩刺耳。一般来说,三年之内拉不出好听的声音,而且整个练习的过程比较痛苦,不仅练习的内容很艰难,而且长时间没有进步会让你得不到很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其实别说是半路出家,就算从小开始学也是极难的,两年基本无法摆脱难听,四年基本无法拉出好听的声音。这还是在每天保持至少一个小时专注练习的情况下。
所以除非你极端热爱小提琴,否则“知难而退”是明智的,这是一个投入产出比最低的乐器。但是真的学成了,满足感也是无与伦比。
如果看了上面的内容你依然决定“非小提琴不娶”,那么你是真爱,如果经济许可,第一把琴可以买2000-3000元的半手工琴,音色比较有保障。要是担心学不会又不至于浪费钱的,可以买把500左右的工厂琴,用来练习也是不错的。
钢琴
钢琴是我比较推荐的乐器。
钢琴演奏的名曲是很多的,而且如前文所述有很大一部分很简单,学个一两年就能弹奏。虽然也需要童子功,但弹钢琴没有音准和发音的问题,所以只要弹的不是太差,听起来也是不错的。
钢琴的难度体现在高阶水平上,如果你不满足于《天空之城》、《梦中的婚礼》这样的乐曲,想要弹好肖邦、莫扎特和浪漫主义的作品,这时候钢琴触键的轻重,踏板的细微处理就都很重要了,而你要想演奏《钟》这样的炫技作品,那么手指的灵活性,跑动的流畅性、跳跃的准确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另外,光准确是不够的,为了使弹出来的旋律不机械,你还要有良好的乐感和对曲子的深刻理解。所有的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很多从小学琴科班出身的人都未必能做好。
从这个角度说,钢琴未必比小提琴简单。
然而如前所述,成人学琴要定好自己的目标,培养爱好,增加生活情趣,陶冶情操是主要的,完全不必达到演奏家的水平。
虽说入门容易,初学者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枯燥练习,能坚持下来也不容易,所以第一次购琴时不建议一步到位。
钢琴价格不便宜,稍微好一点的就得十多万甚至几十万,初学者建议选购1-2万的钢琴,完全够用。或者,如果嫌钢琴太笨重、价格还是略高,可以选择3000-4000元的电钢琴,作为练习用琴,也是完全可以的。
吉他
吉他也是我比较推荐的一款乐器。
吉他有很多种类:古典吉他、民谣吉他、电吉他、佛拉门戈吉他、夏威夷吉他等等。比较受欢迎的是古典吉他和民谣吉他。
古典吉他多用于独奏,民谣吉他多用于伴唱。
古典吉他学习的过程比较严格,要有正规的姿势、指法和各种技巧,严格性和专业性是古典吉他学习提高的特点;民谣吉他在学习中是比较自由的,只需要在伴奏类型和节奏上多下功夫。虽然都是吉他,但弹法和技巧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你先学了民谣吉他,再学古典吉他就需要耗费很长时间改正一些错误的指法和技巧,而且在速度上也需要重新正规地训练。因此最好选择一种持续练下去。
古典吉他难度更大一下,曲目也不是非常大众化,属于“硬核向”乐器,喜欢的人非常喜欢,当然,也有一些深受大众欢迎的名曲,比如《爱的罗曼史》。如果要学古典吉他,不建议自学,在入门时学会正确的弹奏姿势和技巧是很重要的。
民谣吉他就亲民多了,可以伴奏、也可以独奏,在姿势、手型、指法上也没有太过严格的要求,完全可以自学,而且入门容易,学上两三个月,就可以自弹自唱,很有成就感。
即便如此,学习的过程也会遇到坎儿。第一道坎儿是按弦手指会疼,指尖会磨出一层茧,很多童鞋就是受不了手指的疼痛而放弃;第二道坎儿是大横按和爬格子,大横按是个让初学者头疼的技巧,貌似很简单,可一时半会儿还真按不好,需要慢慢花时间练习,爬格子很枯燥,但不爬手指就没法灵活;第三道坎儿是和弦转换,不熟练的时候,手指老是慢半拍,很让人捉急。一旦你坚持度过这些困难,油然而生的自信就会支撑你学会更多的技巧,弹出更好的音乐。
初购古典吉他可以选择2000元左右的琴,质量、音色有保证,预算不够也可以选择400-500元的练习琴,一段时间后如果觉得自己真的热爱,再换一把好琴。民谣吉他可以买500元左右的练习琴,用来学习各种技巧、伴奏歌曲是完全可以的。再便宜的琴不建议选购,音色太差,按弦不易,都会影响学琴的兴趣。
其他乐器
管乐:
管乐对身体条件有一些要求,比方说长笛适合嘴唇比较薄的人。
管乐当中也就只有长笛的名曲是比较多的(如《小夜曲》、《圣母颂》等),但是跟弦乐还有钢琴比起来,还是太少了。管乐当中基本不要考虑双簧管、圆号和长号,因为这三个乐器比较难吹,而且名曲很少,有的都是大部头的协奏曲,或者是交响曲的选段。
单簧管,也就是黑管,是长笛之后比较推荐的,因为在爵士乐当中单簧管能运用到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没事跟朋友组个乐队还是可以玩玩的。
长笛和单簧管入门也不算难,一般练习两年,就能吹得还像一个样,而且体积小巧,携带方便。这两个乐器只要吹响,再对气息有一些控制,声音就不会太难听。技巧70%集中在气息上,不涉及到太多手指灵活度的问题。
竖琴:
竖琴是一款易学好听的乐器。它的音色本身就很好听,怎么弹都好听,近距离现场听竖琴的话,简直是天籁之音!而且有很多名曲都被改编成了竖琴作品,所以其实竖琴可以弹的作品是很多的。
但其缺点是比较贵,简单的练习琴(没有转调踏板的小琴)都要两万起。真正演奏用的大竖琴,最普通的都要二十万,所以这只能是在经济充裕的情况下才能考虑的选择。此外,和钢琴一样,竖琴携带不方便。
大提琴:
上文提到,小提琴不推荐主要是因为前期发音难听,像锯木头的声音。大提琴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大提琴的声音非常低沉。从运弓上说,小提琴是平趟在肩膀上拉的,弓子的重力天然压在弦上面,手控制不好压力,多加一点点,声音就破了。大提琴就不是了,它是竖着拉的,弓子的重力不会天然加到弦上,而且大提琴的弦很粗,不怕你使劲儿。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发音和运弓上,大提琴非常友好。
其次,不像小提琴有那么多的技巧和弓法是演奏出彩所必须的,大提琴虽然也有各种技巧,但在大部分的曲子里是用不到的。大提琴的主要演奏技巧就是拉满弓,奏出一种深邃深情的声音。比方曾有一位音乐学院的学生,由于其右手有些缺陷,导致她无法做到跳弓、顿弓等技巧,但是这完全不影响她拉好大提琴。因为大提琴基本就是靠拉,其他技巧有木有无所谓。
再者,大提琴的音域比较低,并不是人耳敏感的音域,即使你音稍有不准,也不会太刺耳,一般人估计听不出来,这一点倒是适合耳朵不太灵敏的成年人。
另外,大提琴的名曲也不少,大都以深沉、抒情为主,旋律舒缓优美,非常浪漫。基本上学一年左右,很多曲子就能拉得像模像样了。
除了以上提到的,还有很多受欢迎的乐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一样的原则,举一反三。
总结一下:选乐器最重要是看自己的喜好,在此基础上,考虑入门难易、价格、可演奏曲目量、投入产出比等因素。
怎么买?
明确了学习的动机和目的,选好一门乐器,下一步就是选购一款适合初学者的琴了。
接下来,我就以钢琴和吉他为例,说说买琴的注意事项。
钢琴体积较大,价格昂贵,并不适合大部分初学者购买。即便经济充裕,也不建议初次购琴就买太好的琴,除非你说我家房子太大,就愿意花100万买个三角钢琴摆在客厅做装饰,那请自便,这种情况不在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
笔者母亲在教会就有这么个朋友,早年间是做生意的,经济条件好一些,他想让女儿小时候学钢琴,于是花好几十万买了一台三角钢琴,还请了刘诗昆的弟子做老师,投入巨大,可小女孩练了几个月,就一点兴趣没有了,每次去学琴就跟上刑场似的,硬拉硬拽,各种哭闹,只好作罢。后来改学唱歌了,几个月后也没了兴趣,又去学了跳舞,而钢琴从此就成了摆设。后来他生意不太景气,多方打听,想把钢琴卖掉......
小孩子反复无常很正常,需要家长引导;成年人也不要高估自己的意志。
因此,成人学琴建议先购买一款3000-5000元左右的电钢琴。
至于为什么,可以看看我之前分享的一篇文章:
传送门: 关于(电)钢琴的选购......
在这篇文章中,我详细地比较了电钢琴和钢琴各自的优缺点,我想对于初学者选购是有帮助的。
在3000-5000元的电钢琴中,有很多质量、口碑不错的品牌可以选择,比如:雅马哈、卡西欧、罗兰、KAWAI等等。这些品牌在网上都有详细的信息:型号、音色、外观等等,很容易搜到。
在这里跟大家简单说说雅马哈和卡西欧的区别。
在这个价位区间,推荐雅马哈p115和卡西欧px160。
这两个都是日本的品牌,雅马哈的名气可能更大一些,它还生产钢琴。外观上说,两者都很漂亮、典雅。音色上说,雅马哈电钢更加柔和,键噪较小;卡西欧音色稍微欠佳,键噪较大。触键感觉上说,雅马哈电钢偏软,与真钢差距较大;卡西欧触感更接近真钢。
所以,看重音色就选雅马哈,看重触感就选卡西欧。
千万不要买电子琴,虽然和电钢琴一字之差,但完全是两种乐器,因为电子琴没有力度感应,你轻轻按键和用力按键出来的音量是一样的,而且电子琴没有延音踏板,而用手指力度控制音量和用踏板控制延音,这几乎就是钢琴之所以称之为钢琴的全部(piano是pianoforte的简称,是意大利语,本意是“强弱”)。
此外,也不建议学电子琴,它就是个玩具,而且是小孩子的玩具。任何乐器都需要控制强弱来融入感情,管乐通过气息控制强弱、手风琴通过风箱控制强弱、小提琴通过拉弓的力度控制强弱等等,没了强弱,音乐的灵魂就失去一半。(如果有杠精非要说电子琴有音量控制旋钮啊,那你是不是还得长出第三只手在演奏时专门拧音量旋钮)
如果想学习吉他,那么初学者需要买一把大概500元左右的练习琴。再便宜,质量很难保证。购买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看外观:吉他颜色如果是深色的,或者在面板上画了很多图案,那么就要小心了,一般这样的吉他就是厂家在掩饰面板的瑕疵。好木材一半不会涂上深色的漆。选择一些可以看到木纹的吉他品质有保证。
看面板:吉他按照面板三个等级:合板,单板,全单板。合板琴是全琴用的都是复合板。单板琴一般是面板为实木板,背侧为合板;全单(板)琴是面板和背侧全都是实木板。全单琴音色最好,单板琴音色其次,合板琴音色最差。500元左右一般都是合板琴。
看弦距:查看弦与弦之间的距离是否均匀,弦与指板的距离是否合适,太高不好按,太低会打品有杂音。第1品弦与品柱的距离是2毫米左右。第12品为5-8毫米。(请自行百度什么是“品”)
看做工:看看做工是否精细,连接处有没有开胶,琴颈直不直,有没有明显的瑕疵等。
以上只是一些最基本的判断方法,新手买琴最好能有一个懂行的朋友做咨询,减少买到劣质琴的概率。
怎么学?
买好了乐器,就要正式开始学习了——这将是一段充满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也不乏各种乐趣和成就感的旅程。
这一部分,主要以钢琴为例来谈,从心态、教材、指法、练习时间和内容安排等各方面详细说说。
心态
不学不知道,当你学了一段时间,就会体验到很多“滋味”。有涩有苦,有甜有乐,但是如果心态不好,就可能因为体验到的苦多于乐而放弃。
学乐器容易产生哪些不好的心态呢?
急于求成、好高骛远、妄自菲薄、骄傲自满等等。
这都是由于对自己、对乐器的学习规律以及对音乐本身不正确的认识造成的,如何克服这些不良心态?请阅读笔者之前的文章:
传送门: 那些适合新手演奏的好听钢琴曲 01
这篇文章对于怎么克服不良心态、怎样保持兴趣有详尽的说明。
教材
如果是小孩子跟老师学,那一般会从“大汤”、“小汤”开始,到“拜厄”、“车尔尼”、“哈农”等来打基础。
成人自学就没必要每本都练了,成年人理解力较好,可以只练《拜厄》和《车尔尼599》,中间夹杂着《哈农》用来练习手指灵活度。
至于具体怎么练,先学哪本再学哪本,什么样的手型是正确的手型,每首练习曲练到什么程度可以练下一首等等的问题,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分享过,可以点击下面的传送门阅读:
成人学琴流程简介(端午节快乐,高考加油!)
钢琴新手教学 拜厄01
钢琴新手教学 车尔尼599
钢琴新手教学 哈农01
(注:文中附教学视频)
练习方法
成年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只能用业余时间来练琴,有的人一天可以抽出两三个小时练习,有的人一天只能抽出半个小时练习,不论怎样,只要用正确的方法坚持,都会有不错的效果。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方法?换句话说,怎么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练琴时间,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合理安排练习的内容,花多少时间学习练习曲,花多少时间学习自己喜爱的乐曲,是有讲究的。
关于这个话题,我也写文分享过,贴在下面:
怎样合理安排练琴时间
关于考级
成年人学琴可能没有多少人关心考级,如果是家长朋友可能会非常关注,孩子要不要考级,花大量的的精力准备考级有没有价值,关于这一点我自己也有些思考,仅供参考:
传送门: 考还是不考,这是个问题——关于钢琴考级...
结语
学一门乐器,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一种爱好。
可是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却不简单,这种爱好增加了生命的能量,拓宽了生命的广度。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生活即是联系。
所以生活就是一个不断扩大和加强我们与周围的人、事、物的各种联系的过程。如果你的心里只有工作、赚钱,那么就其他事物而言——诗歌、散文、音乐、美术、体育、友谊、政治——你只是一个死人。而你每增加一种兴趣,就相当于获得了新的生命!
除此之外,学习一门乐器也是一个修炼心性的过程。
钢琴的前身叫“大键琴”,这是一种很难通过力度来改变音量强弱的乐器,鲜为人知。直到后来意大利人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夫里发明了琴槌击弦后弹回的装置,才诞生了可以控制强弱的钢琴,取名为pianoforte,意思就是“强弱”,从此,钢琴大受欢迎,成为了“乐器之王”。可见,“强弱”对于一件乐器来说是多么重要。
练琴的过程,就是通过成千上万次地反复敲击琴键,去感受手指的“轻重”如何影响音响的强弱,从而形成肌肉记忆,能够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轻的时候恰到好处,重的时候恰如其分。
“知轻重”,对于一个演奏家来说,是毕生追求的精湛技艺;对于我们来说,也是穷其一生追求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