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殇读后感?1000字
<昆仑殇》读后感
他们,被称为烈士,年轻的烈士。可实质上,他们只是年轻的死难者,死于人造之难!所以他们只是牺牲品,可悲的牺牲品。他们原本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写出更美更长的篇章的,可惜,一个意念,一个偶然生发的意念,一个因为会桌上的微妙较量而生发的意念,象突然从墙角冒出的毒蝎,把舌头轻轻一舔,所有涉及的花儿一样的生命都被它收入囊中。
他,被称为“一号”。军营中的“一号”,意味着专制,意味着独裁。也有儿女情长,也有“爱兵如子”,但在功名面前,这些都可以拳头一握,不着一色地通通捏死。他可以很坦然地很正义凛然地调遣一切单纯浪漫的思想,一切花儿一般的可爱的生命。他把这些生命握在手中,就像握着一手扑克牌,扑克牌的留存与丢弃完全取决于他出牌的思路。“他要赢”这个想法让他把所有生命都概念化,手段化,筹码化。为了赢,他甚至可以体面威严地硬生生逼着他可爱的兵去送死。说一不二的忠诚让他的兵也毫无怀疑过这“死的意义”。而且他还可以将这一切用“精神”,用“忠诚”牢牢伪装,让他的兵们看不到任何破绽。可怕的军中“一号”。
他,作为参谋,从一开始就嗅出了“命令”的“无理”。但作为军人,“服从”是他必须具备的素质。一个一个可亲可爱的战友活生生地在他身旁倒下,他无法沉默了,选择了“反抗”。当然不是公然的反抗,他只是“勇敢”地站到了一号的面前,私下底表示自己的对这道命令的否定,请求班师回巢,不要继续去挑战将会吞噬更多生命的“无人区”。然而,在军营里,是不容许出现哪怕一点点不同意见的。所以,一号只有置他于死地——用一辆“亡命之车”派他把报告送给留守官员。报告当然没送到,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死了,再没有第二个人站起来质疑和反抗“一号”了。
他,一个魁梧憨厚的炊事员,是个孤儿,但有美丽的未婚妻“妞妞”在家里等着他。他是多么的热爱生命与生活啊,为了给老婆和丈母娘寄上足够的钱花,他从牙缝里省下了糖果和罐头。他是充满希望地和他的长官“一号”踏上这条亡命之途的。因为他希望通过这次“亡命之旅”来立战功,抹平他曾经不小心犯下的污点。好风风光光的“衣锦还乡”。
她,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不应该这么美丽的。她不应该呆在军营的。因为她的美丽,让整个军营无法平静,所以,他的美丽是他今生最大的错误。军营中不需要美丽,不需要任何引起“动乱”东西。她也希望通过这次难得的“立功”机会,让众人忘却她惹事的美丽,认识到她的先进与善良。
他,真正的“一号”,在冰天雪地里,用血用生命把号角从队伍最开始的地方吹到队伍最末端,为“一号”找回了战士们丢盔弃甲的“斗志”。
…………
一个个如花的生命,就这么明明白白的成为烈士,不明不白的成为死难者、牺牲品。
到最后,“一号”输了。他的“拉练壮举”并未达到预期的震慑效果。因为被另一个海拔较低的部队领了先……
在那个海拔较低的部队,应该有一个比“一号”更功名熏心的“一号”。
可怕的军营“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