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抗倭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肆虐我国东南沿海,走私劫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朝廷下决心整治海防,平定倭寇,可是数十万的庞大兵力,却被数量悬殊的几万倭寇牵着鼻子走。直到爱国将领戚继光出现,局面才得以扭转。戚继光转战浙江、福建和广东,倭寇到哪里,戚继光就打到哪里,打得倭寇落花流水。经过近10年的艰苦作战,到1565年,倭寇基本上被赶出了东南沿海。

每当读到这段历史,你心里出现的第一个想法可能是,日本人太坏了,明朝的时候就侵略我们。戚继光无疑是我们的民族英雄,后来被朝廷调到北方,先后两次以8000锐骑全歼前来袭扰的蒙古军,一次3万,另一次5万,可见勇略非凡。可是这样一名将军对付倭寇居然也花了10年时间。倭寇为什么那么难对付?

今天的中国和日本学者的一个***同意见是,嘉靖年间的这伙海上强盗主要成分居然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而他们之所以会为非作歹原来是被明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逼出来的。以下是引用中日作者的一些书籍中的内容:

在以上这些倭寇中,规模最大、活动范围最广的是14-15世纪的倭寇和16世纪的倭寇。因为依托于勘合船的日明间交通的中途断绝,中国大陆沿岸发生了大倭寇。最激烈的是明嘉 靖年间为中心,持续至隆庆、万历年间约四十年时间,因而称为嘉靖大倭寇。这个时期的倭寇,日本人参加数量是很少的,大部分是中国的走私贸易者以及追随他们的各色人等。这时在东亚海域初现身姿的葡萄牙人被当作倭寇的同类对待。?(田中健夫《倭寇》)

倭寇的首领及基本成员大部分是中国人,即海上走私贸易商人,嘉靖时期的?御倭?战争是一场中国内部的?海禁?与反?海禁?的斗争。 ? (林仁川《明代私人海上贸易商人与?倭寇?》

倭寇患与平定倭患的战争,主要是中国社会内部的阶级斗争,不是外族入寇。 ? (戴商煊 《倭寇海盗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明朝政府把王直集团称为?倭寇?,王直集团也故意给自己披上?倭寇?外衣,他们其实是?假倭?,而?真倭?的大多数却是王直集团雇佣的日本人,处于从属辅助的地位。? (王守稼《嘉靖时期的倭患》)

倭寇的主体是中国的中小商人阶层,由于合法的海外贸易遭到禁止,不得不从事海上走私贸易的中国人;倭寇的最高领导者是徽商出身的王直,要求废止?海禁令?、追求贸易自由化的海上走私贸易集团的首领。 ?(山根幸夫《图说中国历史》 第七卷《明帝国和日本》)

闭关锁国的明朝

我们总是批评清朝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其实清朝的这个政策完全是从明朝那里继承来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遏制过去一起争天下的元末起义军张士诚、方国珍残余势力,在加强海防的同时实行海禁政策。禁止私造航海双桅大船,装载违禁货物,泛海与外国贸易。这些内容其后在《大明律》中列为条款,以法律形式定为明王朝的基本国策。禁令非常森严,至有?寸板片帆不许下海?之说。有明一代,海禁之令始终没有废除,只是在执行中有严宽之别。嘉靖一朝则是最严的时期。

外国人要想与明朝开展贸易,只能打着?朝贡?的幌子,然后由使节的随行僧侣、商人,携带着货物同中国商人进行私下交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来几条船,每船多少人,买卖什么货物,能逗留多久都有严格的规定,手里还必须持有明朝颁发的许可证。这种贸易的规模显然非常有限。

尽管如此,中国丰富的物产还是吸引大批外国商人前来贸易,并从中获利。当时日本丝织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本国生丝原料非常不足,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在中国每百斤值五六两白银的生丝,到日本就能翻十倍价钱。恰好这时,日本的银矿也得到大量开采,这种贵金属正为不产白银却将白银当做货币的中国所急需,正好用来支付从明朝购买的生丝、瓷器。

显然,发展中日贸易,可以满足双方急迫之需,互助互利。若亚洲这两个经济发达国家的关系顺利进行下去,在早期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很可能与西欧并驾齐驱,不至于落后。可是嘉靖二年,日本两大家族为了争夺明朝颁发的许可证,在宁波发生冲突,不仅互相大打出手,而且烧毁了明朝市舶司的招待所,袭击了武器库,殃及了沿途民众。这给明朝政府内部主张更加严厉实行海禁政策的一派官员提供了口实。

结果日本来华的朝贡贸易被取消了。明王朝允许的唯一合法的贸易形式和渠道关闭了。嘉靖皇帝本以为是惩罚了日本,不料却给自己招来了一群海盗。

逼出来的海盗

日本对华的合法贸易断绝之后,他们所需要的大量中国商品,如绵绸、锦绣、水银、针、铁锅、瓷器、古钱、药材等,只能通过海上走私贸易渠道获得。日本商人大多以现银支付,中国商人常获利达十倍之多。于是,中国沿海私商大贾和?豪门巨室?不顾朝廷的禁令,网罗大批沿海无以为生的船民,私造双桅大船,与日商勾结进行走私贸易,甚至远航至日本沿海岛屿进行交易,以牟取暴利。

当时东南沿海还活跃着同样被明朝拒绝的葡萄牙商人。他们向中国海商购买生丝、丝绸、瓷器、棉布、粮食,每年交易额达300万葡元,绝大部分以日本银锭支付。交易同样进行得有声有色。

但是明王朝对沿海戒备森严,既不允许外商船舶来华,更不准许中国船只出洋,官军在海上巡逻,缉捕出洋走私者。走私商人便联合起来,在豪绅地主、地方官吏以及沿海平民的暗中支持下,用从葡萄牙人手中购买的火器,与缉私官军展开武装反抗斗争,终于变成戚继光折腾10年才消灭的那群?倭寇?。

中国的?海盗之王?

最著名的?倭寇?头目汪直就是一个典型的被明王朝的海禁政策逼出来的海盗。他原本是一名徽州商人,一开始并没有纠党为盗的企图,但政府的海禁政策使他正常的经商贸易受阻,才纠集人马从事劫掠活动。他将东南海上的其他走私集团或吞并或联合,最盛时贸易总量甚至超过了浙江、福建两省之和。他在今天日本冲绳附近占据了一片地方,作为自己的基地,形成一支非常强大的武装集团,大小船只无数,不仅控制了东南海域,日本?三十六岛之夷?也听从他的指挥。汪直自称?徽王?,过往外国船只也要打着他的旗号方能行驶。

当时光隶属于他的军队人数已经近万,而且都配备最新型火枪。日本当时处于战国时期,国内四分五裂,最强的诸侯也只有几万人。汪直对他们毫无顾忌,还经常派几千人拿着洋枪,开着战船,从他们的海岸招摇过市,日本诸侯别说武力对抗,连吱都不敢吱一声,逢年过节还要送礼上贡,指望跟汪直做生意。

汪直集团在日本建立根据地,又从日本出发来骚扰东南沿海,明朝官方便把这支武装力量视为?倭寇?。但是?倭寇?中的日本人恐怕连三成都不到,还都是打工的。中国海盗也乐得冒用?倭寇?的名号,以保护岸上生活的家人。

不过汪直对统领的倭寇约束比较严,只想走私发财,甚至还有顺带捍卫国家海疆的意思。当时明朝在浙闽沿海的防务有所削弱,但倭寇侵袭不多,就与汪直能控制这一区域的形势有关,所以他又自称?净海王?。

虽然如此,明王朝仍然不能容忍他们的存在,誓要全部剿灭方肯罢休,汪直等不得不应战。清剿与反清剿的斗争,持续六年之久。明朝政府除沿海几省的军队外,还调集内地一些省份的兵力,***20余万人,却对汪直武装集团亦无可奈何。而汪直虽然被迫与朝廷对抗,却始终希望解禁开市通商,甚至还上书朝廷,表达其拳拳报国之心,请求允许和日本开展正常贸易,承诺只要允许弛禁开市,通关纳税,他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即平息海上任何势力的骚扰。

嘉靖三十六年,汪直接受明朝东南总督胡宗宪的招抚,打算归顺朝廷,不料却在杭州游玩的时候,被?一根筋?的地方官抓捕。胡宗宪反复上书,希望朝廷考虑实际情况,不要杀掉汪直,让他为朝廷效力,约束倭寇。然而朝廷中的无数?正义凛然?之士即慷慨陈词,说胡宗宪竟敢公开放纵罪犯,其中必有内情等,大有把胡宗宪也关入监狱之势。

一年之后,汪直被押赴刑场处决,死前说:?杀我一人无碍,只是苦了两浙百姓(浙东和浙西)。我死之后,此地必大乱十年!?汪直死后,无数的倭寇登上海岸,恣意妄为,烧杀抢掠,而凭借明朝当时的军力,根本无法阻拦他们的暴行。这才有了戚继光抗倭的英雄事迹。

明朝对人民的战争

为什么倭寇这么难打?很简单,他们得到了东南沿海一部分人的支持和拥护,因为明朝禁海损害了无数商人和整个贸易产业链相关从业人员(渔业、手工业、造船业)的利益。

很多地方的人,倭寇没来的时候还是朝廷眼中的良民,倭寇一来全都变成了?奸民?。他们为倭寇接济粮食和淡水,拿货物与之贸易,甚至还为倭寇充当向导,为他们通风报信。社会上谁富谁贫,政府的府库哪个空虚,哪个充实,倭寇都一清二楚。倭寇来的时候,上千人窝藏在民众之中,政府还毫无察觉。

到了行动的时候,一声号吼,四处响应,随处都是。官兵向老百姓询同贼情、向路,得到的都是假情报和错误的指引,令官兵毫无办法。反过来,倭寇在武装劫掠过程中,也会尽力保护这些沿海居民的安全和利益。连明朝统治者也不得不承认:三尺高的小孩子,也把海贼视为衣食父母,把官兵看做世代仇人。

嘉靖二十六年,浙江巡抚朱执曾经采取修造战船,整顿保甲,收编民船出海巡逻等许多有效措施,打击倭寇。他的所作所为不仅断绝了万千海民的生路,也引起闽浙一带仰赖海上走私贸易的势家大姓的极大反感,遭到朝廷中闽浙籍官僚的攻击,最后愤然自杀。

当时明朝调集了大量的外地部队到东南沿海抗倭,有两广的狼兵、山东的箭手、湖广的漕卒、河南的毛兵以及川兵。为什么不用当地的部队呢?因为当地的军人也与倭寇有利益勾结,或者说同情倭寇,失去了明朝的信任。嘉靖三十四年,戚继光奉命抗倭寇。他特意在离海较远的浙江义乌挑选农民和矿工组成戚家军。农民和矿工与海上贸易牵连不大,在这种时候便成为抗击倭寇最可信赖的力量。

正是因为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倭寇才会在明朝的大力征剿之下顽强生存。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浴血奋战,剿灭了大量的倭寇,但恰恰是在嘉靖皇帝死后,明政府开始部分放开海禁,准许私人出海贸易,倭寇才渐渐销声匿迹。

16世纪的全世界正迎来一个辉煌的大航海时代,当此风云际会之时,明王朝却把禁止自由贸易的海禁政策当做了金科玉律。历史无数次证明,棍棒打不倒经济规律,发家致富的意志和决心是无法阻拦的。倭寇就是经济规律对明王朝的报复。明朝是幸运的,它遇到的仅仅是由自己人民和一部分日本浪人组成的倭寇,而继承了明朝政策的清王朝几百年后遭遇的是则是英国人的坚船利炮,致命的厄运终于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