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四大梆子是什么?
山西四大梆子
山西“四大梆子”即中路梆子(晋剧)、蒲州梆子(蒲剧)、北路梆子(雁剧)、上党梆子四大代表戏曲剧种.
中路梆子
晋剧,原名中路梆子,它是在蒲州梆子孕育下产生的一个剧种,起初主要活动在山西省中部地区,即清代的太原府、汾州府及平定州所辖的各县。后来,由于发展迅猛,流传地区逐步扩展,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直至成为今天山西省戏剧的代表剧种——晋剧。
比较出名的新承戏班有:介休的和盛班、徐沟的五义园、太谷的四盛和班、祁县的双庆园、太原的郝店班、汾州府的义庆班等。出名演员有一千红、八百黑、王彩云、云遮月、天明亮、棒杵红,以及鼓师杨青、宋兴儿,琴师彭根只等。经常上演的剧目有:《和氏璧》、《棋盘街》、《春秋配》、《普救诗》、《御果园》、《渔家乐》、《赵家楼》、《炮烙柱》、《锋箭头》、《吉庆图》、《落马湖》、《北天门》、《抚琴》、《偷鸡》、《扫雪》、及昆曲戏《草坡》、《赐副》、《庆顶珠》等。由于艺人的精湛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晋中仍有“四喜班,是好戏,秃红、吐丑、盖陕西。人参娃娃、大嘴丑,后边跟的一杆旗……”等戏谚流传。不过,此时的中路梆子,在山西戏苑中仍是一枝新秀,而以金和班为首的蒲州梆子、三庆班为首的京都花腔班、鸣福班为首的江南昆曲班等,仍活跃在中路地区,形成了多剧并存、争芬斗妍的时代。
蒲州梆子:
蒲剧即“蒲州梆子”,当地人通称“乱弹戏”,因兴于山西晋南古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它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约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主要流行于山西及陕西、河南、甘肃、青海、内蒙、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区。
山西蒲州与陕西同州(今大荔)﹑朝邑﹐河南陕州(今陕县)﹑灵宝﹐地处黄河中游﹐居黄河激流南下而折流向东的三角地带﹐彼此隔河相望﹐长期以来有著经济﹑文化的密切交往﹐其风俗习惯﹑语音﹑方言也大体相同。明末清初﹐这一带已有“乱弹”流行。後来﹐分别以蒲州和同州命名的蒲州梆子与同州梆子虽为两个剧种﹐但实同源於此。它们唱腔相似﹐戏路相通﹐今虽各有不同发展变化﹐然两地艺人均自称为“乱弹”。孔尚任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平阳竹枝词?6?4乱弹词》中﹐称道平阳(今临汾)乱弹名小旦葵娃“花梆子”碎步异常出色﹐可知当时晋南乱弹流行的盛况。同州梆子﹐本即秦腔﹐乾隆年间严长明在《秦云撷英小谱》中记述秦腔名旦祥麟﹐渡黄河“由蒲州售技至太原”﹐也可知山陕两地的梆子腔彼此相通。蒲州﹑同州的艺人一直有相互搭班演戏的习惯。嘉庆年间﹐北京有“山陕班”演出﹐直到光绪﹑宣统年间﹐蒲州和同州艺人仍有在北京同搭梆子班演唱的﹐如名须生郭宝臣(元元红﹐蒲州梆子艺人)和白长命(盖陕西﹐旦﹐同州梆子艺人)演出《鞭打芦花》就是一例。故京﹑津﹑直隶(河北)一向谓之“山陕梆子”。此外﹐他们还有过***同组班南下﹐在湖北襄阳老河口演戏的经历。山陕梆子对各地梆子腔剧种的形成﹐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戏之一。约在明末清初,形成于陕西同州和山西蒲州一带的以“奚琴”和梆子为主要伴奏乐器的“山陕梆子”,开始向四周扩散传播,衍变为支系庞杂、势力强大的北方梆子系统,山陕梆子的北路蜕化出一个北路梆子新剧种。该剧种以其慷慨激越的边塞风骨,流布于晋北、内蒙、陕北及冀西北等广阔地带,受到
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与赞赏。
明末清初,是北路梆子的形成期,清乾隆至咸丰年间为北路梆子的成熟期,一是有了本地固定的班社,如:大成班、吉庆班、自成班、兴顺班、二如忘班,三顺园和老同庆班等。二是有了比较丰富而完整的剧目,如:乾隆时的《龙凤剑》、《朱仙阵》等,嘉庆时的《水晶宫》、《宝红裙》、《狮子洞》等,道光后的《美人图》、《闹皇宫》、《铁龙山》、《忠义节》、《日月图》等。
清同治至抗日战争前是北路梆子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班社众多,总数约有一百几十个,他们分别活动于山西北中部,内蒙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及陕西最北部,个别班社更远涉库伦(今乌兰巴托)及甘肃等地。名家多若繁星,仅进京献艺享名的就有“十三旦”侯俊山、“十三红”孙培亭、“云遮月”刘德荣、“盖七省”董瑞喜及“天明亮”、“捞鱼鹳”、“盖北京”等多人,本地名角更是数不胜数,“十六红”焦生玉、“十八红”马金虎、小“十三旦”郭占鳌等是其佼佼者。1954年,在文化部和省领导的关怀下,北路梆子剧种恢复,1955年建立忻州专区北路梆子剧团,后大同市、包头市、宁武县、丰镇县、五台县及雁北地区陆续建立北路梆子剧团,并在忻县、雁北创办戏校,依靠幸存的老艺人贾桂林、王玉山等发掘剧目三百多个,使北路梆子枯树新枝,重获青春。
北路梆子艺术基础雄厚,生活气息浓郁、语言通俗流畅,与此相适应,在表导演艺术上重生活、重情趣、重唱功、重特技。该剧种行当分为红、黑、生、旦、丑五大行。其中胡子生、大花脸、青衣合称“三大门”极重唱工;小生、小旦、小丑合称“三小门”,侧重表学业。北路梆子音乐包括唱腔,曲牌、锣鼓经三部分。唱腔的主要部分为板式变化体梆子腔,还有部分用于专戏专人演唱的昆曲、吹腔、南罗、俗曲、民歌等。伴奏乐器,梆子腔用板胡、二弦、三弦、四弦和鼓板、梆子、马锣、水镲、小锣、铰子等,“昆曲”等间用唢呐与笛。
在晋北一带还有晋北道情(晋北地区神池道情、右玉道情、代县道情、应县道情等几大流派的统称)、河曲二人台、耍孩儿、灵丘罗罗腔、朔县大秧歌、广灵大秧歌、繁峙秧歌等小戏种。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因其产生和主要流布于秦汉时期的上党郡而得名。当地人称“大戏”,晋南人称“东府戏”,河北邯郸一带称“西府调”、“泽州调”,也曾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全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时定下“上党梆子”这个名字。
上党梆子过去的班社,除梆子外还兼演上党昆戏、上党罗罗腔,上党卷戏和上党皮黄,***五种声腔。合称“昆梆罗卷黄”。近年来,昆、罗、卷已绝迹舞台,只是以梆子为主,有些剧团或唱些皮黄。
上党梆子的唱腔以板腔体为主,间亦用曲牌体。板式中运用最多的是[大板]和[四六],其它尚有[中匹六]、[垛板]等;曲牌体唱腔有[靠山吼]、[一串铃]等。男女同腔、同度、同调。调式是微调式;除[紧大板]和[介板]外,其它各类板式中的过门,都是宫调式的。伴奏乐器:打击乐是音响强烈的大锣、大鼓,弦乐是巨琴、二把和胡胡。
上党梆子的基础功叫“三把”。它运用起来稳健大方,雄壮有力;不足之处是足沉臂硬,臀部凸出,不太美观。表现手法是粗线条,大轮廓,直出直入,强烈明快。行当方面须生的作用最突出,其次是净角、青衣和武小生。 上党梆子具有粗犷、健康的艺术特色。台步、身段都有淳朴古老的特点,唱腔、音乐高亢、委婉、活泼,曲牌丰富,每种唱腔各有各的乐器和上演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