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泪译文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们在哭,爱我们的亲人在笑,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在笑,爱我们的人在哭。我的人生也在这一哭一笑之间而完整了。而泪也成了我们人生不可或缺的。

泪,好象古今诗人的宠儿一样,被赋予了许多深刻的寓意,仿佛有诗人们寄托不尽的情思。与其说它是名词,倒不如说它是形容词更恰当。在特定时间,在特定环境,在特定人的心理,泪的含义也不尽相同。

可是不管泪水有多少含义,它都是纯洁的,因为它幻化于人们心中最美的情愫。今天我们就来解读下我国古代伟大诗人李商隐心中的泪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河内,今河南沁阳,唐代诗人。

开成二年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派别之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生。现存诗600首,有《李义山诗集》,他的诗相当数量的是政治诗,广泛反映了唐朝晚期社会中的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各种社会矛盾,有相当的深度。一部分为咏史之作,借古讽今,立意精警,他所特创的无题诗,大多以爱情相思为题材,情思缠绵,辞藻精丽,读来令人回肠荡气。

永巷长年怨绮罗:

“永巷”,汉宫中的长巷,是幽闭妃嫔,宫女的地方,“绮”与“罗”是指丝绸做的衣服,在这里指代宫人,被幽闭在长巷里的宫人哀怨不已。——失宠之泪

离情终日思风波:

柳永在《雨霖铃》中感伤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有别离就有两地相思。“思风波”即是指家人思念一路风波中的游子,也是风波中的游子思念家人。——别离之泪。

湘江竹上痕无限:

传说舜帝南巡,死于仓梧。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痛哭在湘江边,泪水滴落在竹子上,斑痕点点。——伤逝之泪。

岘首碑前洒几多:

《晋书.羊祜传》记载:羊祜政绩颇佳,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他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祭祀。望其碑者,无不落泪。因名“堕泪碑”。——怀德之泪。

人去紫台秋入塞:

“紫台”即“紫宫”,指汉宫,汉元帝与匈奴和亲,王昭君被赐为公主离开汉宫,远嫁塞外。——怀念故土之泪。

兵残楚帐夜闻歌:

《汉书.项羽传》记载,项羽被围垓下,“夜闻汉军皆楚歌,乃惊起,饮帐中,悲歌慷慨,泣下数行。”——英雄末路之泪。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灞水”,在长安城东,唐代人们常在霸桥边送别,“青袍”,古代读书人穿的衣服,这里指贫寒之士。

“玉珂”:贝壳的马络头上的饰物,暗指骑着骏马的达官贵人。

尾联是说:清晨,来到霸桥边问那奔腾而去的河水,流水告诉我,人间的千般苦痛低不上贫寒之士陪送达官贵人的那份痛苦!

读完尾联,我们突然明白了诗人的心意:前面那铺天盖地的泪水只是陪衬,最后一联才是诗的灵魂所在,不仅点明了诗的主旨,而且一语道破诗人自己心中的泪。

如果说前面六句是写泪的话,那么这最后一句是在滴血。古往今来,有志之士读此,无不为之潸然,贫寒之 士陪送达官归人,只得强颜欢笑,有泪只能 往肚子里流,这是何等的难堪与痛苦!

李白曾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呼号:“安能催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高适在《封丘作》中慨然: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民令人悲。

杜甫曾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愤愤: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可见,前六句中每句的一泪一典。都不如诗人的泪悲哀辛酸。

此诗介绍到这,表达方式和技巧也就不言而喻了:六句六个典故,含蓄深婉,不仅加了诗的深度,更能拓宽读者的思路,让读者沉浸在想象之中。六句铺垫,衬托自己终身有志难酬,徒为幕僚的寒士之泪的悲凉,辛酸。李商隐有理想,有抱负,有才华,却一生天涯漂泊, 奔走幕府,厕身权贵,“青袍送玉珂”的不正是诗人自己吗?滴血流泪的不正是诗人自己吗?

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诗。都有一种泪,而这种泪也只有自己最能体会,了是泪流过了依旧会风干在脸上,没有人比你自己更在乎了。

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不经历怎能长大?(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蝴蝶经历了痛苦的挣扎才有了破茧而出的美丽,沙子因为蚌的血泪磨砺才有了耀耀而生的光华。今天我们经历了失败,就当是为明天涅磐划着的火柴。让我们以伤疤作勋章,***同努力,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