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说的“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此句来自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这句话翻译是指:?有预见性的见识,只是道德表现,不能算得道。不但不能算得道,而且还是愚蠢的开始?。 这就是说,前识功能的出现是道的花朵,是人性进入纯朴状态的开始。老子不否定前识,从根本上说,道家就是一种前识的哲学。老子崇尚愚,愚非愚昧而是指纯朴,故说?我愚人之心也哉?。 为了说明这个结论,最好的道德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效果,但却是最有效的 。
韩非子解释如下: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前识者,无缘而忘(即妄)意度,何以论之?詹何坐,弟子侍,有牛鸣于门外,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在其题(即额头)。?詹何曰:?然,是黑牛也,而白在其角。?使人视之,果然黒牛而以布裹其角。以詹之术婴(即扰乱迷惑)众人之心,华(即华而不实,徒有其表)焉殆矣,故曰:?道之华也。?......是以曰?愚之道也?。
解读:韩非子这里所说的?前识?,指的是在事物没有出现之前或者事理没有明朗之前,就加以判断或者采取行动,这叫做前识。即?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按理,前识应该是褒义的,未卜先知、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等等嘛,但韩非这里所认为的?前识?却偏偏是贬义的,指的是没有依据而作出的胡乱猜度,即?前识者,无缘而妄意度也。?韩非最终认为此种所谓的?前识?其实是道的一种虚华表现,即?前识者,道之华也。?
再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指能够预见到事物的发展前景当然是好事,为什么只是?道之华?因为预测是对以后事物发展状态的评估,如果对于即将发生的坏事进行预测,那么人们会进行防备有可能就影响事物本来的发展状态。这就与预测者的结论相违背,这样的事情如果多次发生,人们也就不相信预测者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