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第二次世界大战于 1945 年结束,美国与苏联失去了德国这个***同的强敌之后,因为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在全球范围内的矛盾开始日趋表面化。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 社会 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管是苏联帮助建立起 社会 主义政权的国家,如波兰、匈牙利等;还是仿效苏联建立起来的 社会 主义政权的国家,比如中国、南联盟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就出现了一个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称之为 “ 社会 主义国家集团” 的一些新生的***产主义政权。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崛起,无论在经济上、 科技 上、军队建设上都实现了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在西欧各大国普遍衰落的情况下,自动自觉地肩负起了世界责任,与 社会 主义作斗争,是其中的重点课题之一。

两个世界性大国,代表着世界主要国家的两个国家集团的力量。 “毫无疑问,朝鲜爆发的战争不过是美苏之间更大斗争的一个部分。” 二战后,美苏两国的对抗不可避免,但是苏联刚刚经历了卫国战争,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再面对美国这个强大的敌人,深感力不从心。

斯大林 “认为苏联还没有足够的实力立即面对这一现实,特别是柏林危机的结果使他感到在没有把握战胜对方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行动使苏联与美国直接对抗是危险的”。 所以苏联在金日成竭力说服其支持北朝鲜政权使用武力统一朝鲜半岛的问题上,起初是不赞成的。

苏联突然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进而挺进朝鲜半岛,且行动非常迅速,而此时距离朝鲜半岛最近的美军还远在冲绳岛。在这样紧急时刻,美国为了不让整个朝鲜落入苏联之手,便接受了苏联关于以北纬 38 度线为美苏两国对日的受降分界线的建议。

而此时远东大陆上的中国,在中国***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大陆的节节胜利,不得不让美国考虑未来远东局势之中可能要面对一个亲苏的中国政府,而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他的立场对于远东局势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在亚洲大陆最东端的朝鲜半岛保持一个亲美的政权就十分必要且重要了。

但是在托管后,朝鲜半岛将是一个怎样的政权性质问题上,两国的分歧是不可调和的,意识形态决定了彼此双方的立场。美国是“无论如何不能允许成立一个为***产党所统治的临时政府”的,而苏联更是绝不能允许一个资产阶级亲美政府在朝鲜半岛实现统治的。

美苏两国在朝鲜半岛先后扶植起各自认可的政权,1948 年 8 月 15 日,大韩民国成立,李承晚当选总统;苏联紧随美国之后,推动朝鲜劳动党在北朝鲜于 1948 年 9月 9 日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和国,金日成同志当选首相。

两个不同性质的政权在朝鲜半岛南北建立了起来,两个政权都渴望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但问题在于他们都只希望是在自己的政权主导下实现统一。而在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抗中,朝鲜半岛处在了远东战线的最前沿,在杜勒斯视察了“三八线”后鼓励南朝鲜说:“没有任何敌人,能够挡得住你们,不论它多么强大。

可是我希望你们将作进一步的努力,因为你们显示出你们巨大力量的时候已经不远了。如果与***产主义妥协,那就等于选择导致灾难的道路。……美国准备给予正在如此英勇与***产主义作斗争的南朝鲜以一切必要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援助”。在这时候,“南朝鲜人已经集结了一支约有六万五千人的军队,这支军队训练的进度很令人满意”。

北朝鲜的 “金日成始终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战争的手段才能解放全朝鲜并实现统一” ,而苏联也没有令金日成失望,“在 1950 年 1 月至 4 月间决定支持并帮助金日成发动一场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实际上正是斯大林挑起了战争,他支持了金日成的冒险计划,松开美国政府的手脚,给它机会,使其能够利用安理会中的多数再做一些蠢事,以便国际舆论能够看穿美国政府的真实面目。中国为了朝鲜的自由和她自己的独立而加入这场战斗,美国政府在远东的泥潭里陷得更深”。

苏联领导人的阴谋则在于一方面试探中国是不是像南斯拉夫那样桀骜不驯;另一方面则是利用中国强大的战争潜力与美国在远东地区进行消耗战,让置身事外的苏联取得休 养生 息和部署世界局势的时间,以在美苏争霸的世界格局中取得有利地位。在两个超级大国的怂恿和默许下,两个政权都互相仇视对方为祖国实现统一和富强的最大障碍,朝鲜半岛的战火就不可避免了。

杜鲁门提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也许很少美国人知道或者注意朝鲜”,而波茨坦会议之后便因为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和中国***产党所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大陆上的节节胜利,到此时,朝鲜半岛的战略地位越发凸显出来。在 1948 年春杜鲁门与其同僚讨论朝鲜半岛时,他们就判断“在苏联控制下的***产主义世界可能会选择这里作为进攻的地区之一”。

在 1950 年 6 月 25 日艾奇逊打电话给总统杜鲁门,说“他从朝鲜收到了更多的情报,该地区无疑已经发生了全面进攻。鉴于北朝鲜人和他们的大盟友过去完全不把联合国放在眼里的态度,我们不能不设想联合国的命令会遭到忽视”。在战争刚一爆发的时候,美国政府高层就已经预计到了联合国的停战命令很有可能会遭到忽视,而如果美国想要对大韩民国给予更多的帮助,就必须马上采取行动。

此时,美国政府的强硬声音已经渐渐开始占据上风,为之后派军登陆仁川,干涉朝鲜内政埋下了伏笔。此前也已经说过,美国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容忍北朝鲜那具有***产主义性质的劳动党在整个朝鲜半岛实现统一的,那么在北朝鲜军队首先发动进攻的那一刻开始,美国已经找到了介入朝鲜内战的借口。因为美国人认为北朝鲜军队悍然“南侵”,背后一定有苏联的支持,美国一直十分紧张地认为该事件中,“苏联的意图是‘统治世界’,认为美国应从实力地位出发‘遏制苏联和***产主义的扩张’”。实力地位,当然就是美国包括武装力量在内的强大的综合国力。

在接到北朝鲜人民军向朝鲜半岛南部的大韩民国进攻的消息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则认为“每当民主政治没有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就会怎样助长侵略者的气焰。***产党人在朝鲜的所作所为,就同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人在十年。十五年和二十年前的所作所为一样。如果听任南朝鲜沦丧,那么***产党的领袖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家进行侵而不遭到自由世界的反对那就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杜鲁门站在自己认为的道德制高点,视北朝鲜人民政府的行动就如同法西斯主义一样可恶、可耻。完全不顾别的国家人民的选择和基本国情,而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站在高高的位置上去审视别的国家。可以很明确地说,这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这种世界大国、世界强国的文化里面已经渐渐地形成了一种思维习惯。

不合我的标准,你就是错的,我最强大,我就是对的!生活在强大国家里面的人,可能并不是出于恶意,但也会受到自身成长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别的国家在走自身国家道路的时候,是根据自身的基本国情来决定的,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别的国家前去干涉。而美国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都以世界警察的形象示人,觉得自己有义务帮助其他落后国家建立优越的民主政治制度,根本不考虑别的国家国民的素养、文化和传统,强制性推行自己认为是最好的制度,给一些国家的人民带来了许多的难处。

文章的前面也谈到了苏联此时的外交考虑,那就是竭力避免苏联军事力量与美国军队的直接接触。纵然苏美两国的全球竞争已经世人皆知,但是苏联依然没有做好直接面对这一事实的准备,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苏联都认为此时不是与美国直接起冲突的时候。在柏林危机中,美国表现出的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使苏联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与对手之间的差距,这也是苏联在此事件上最终选择退让的根本原因。

与美国直接对抗的实力,苏联还不具备。但是苏联与新中国签订的友好同盟条约,使苏联失去了“通向太平洋的唯一的出海口和不冻港”,这对于大国沙文主义浓烈的苏联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既然在中国失去了出海口,苏联人便盯上了朝鲜半岛,朝鲜半岛上很是有几个很适合作为海军基地的港口,于是苏联在屡次否决了金日成同志的请求之后,态度便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同意了北朝鲜政权关于武力统一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