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流水的作品介绍

《流水》这首古曲在古琴音乐中颇具故事性,原本曲名为《高山流水》,这个曲名妇孺皆知,承载着一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奇典故,至今在古筝、琵琶演奏曲中还存有《高山流水》之曲。

自古,中国历代文人皆讲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每当文人抑郁不得志之时,通常选择由儒入道,将关注点从纷攘的外界拉回到丰富的内心,逍遥隐逸,寄情山水,亲近广阔的大自然。

抚琴作为修身养性的方式之一,令历代文人雅士为之沉醉而解脱释怀。

这正如嵇康在《琴赋》当中所言,「物有盛衰,而此(古琴)无变;滋味有猒,而此不勌,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

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意趣高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形式中正平和,无过无不及,「琴之为器也,德在其中」,琴道更是让有素养的文人士大夫为之一生追求。

古琴琴声不大,内敛深沉不张扬,因而更适合于自赏。自古以来古琴的演奏,往往被看作是知音之间心与心的交流。遗韵今朝的古琴曲《流水》,引出一段俞伯牙与钟子期脍炙人口而感人至深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拨动着今人的心弦,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