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月球车都包上了“金箔纸”,而国外的却很少有?
聚酰亚胺多层隔热材料(MLI),主要成分是聚酰亚胺和铝箔。作用是抗腐蚀、隔热、隔离宇宙辐射。是一种高性能的航天材料,现在已经民用化,高性能漆包线、绕包线、急救毯都在使用,通常MLI里面是没有黄金的。
另外聚酰亚胺多层隔热材料(MLI)不止只有金色的,银色、黑色的都有,卫星上上常见的是金色和银色,比如哈勃太空望远镜、阿波罗登月车、我国的高分二号卫星用的都是金色,好奇号火星探测器、韦伯太空望远镜、我国玉兔号月球车等用的则是银色的。
月球车是一项技术复杂、要求严格的研究开发任务,开发者除了要突破、掌握同机器人相关的轻型机械、机构、遥操作、自主导航和机械臂等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按航天器的规范与标准研制管理上多下工夫。分为无人驾驶月球车和有人驾驶月球车两种。1970年11月,前苏联发射的无人驾驶的“月球车”1号成功降落在月球上,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月球车,1971年7月,美国阿波罗15”号宇航员戴维斯-R-斯科特和詹姆斯-B-欧文进行了人类首次有人驾驶的月球车行驶。
2013年12月发射的嫦娥三号的任务是要实现落月就位探测和巡视,它不仅要在月球表面上实施软着陆,并且还要在月球上释放我国首辆月球车。2013年9月25日,国防科工局召开发布会,揭开了嫦娥三号月球车的神秘面纱,并面向全球征集名称。2013年11月26日,中国首辆月球车——嫦娥三号巡视器全球征名活动结束,月球车命名“玉兔”。此名”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反映了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