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逻辑学的基本规律分析新闻专题片的创作(逻辑学论文)
关键词:新闻专题片;?逻辑的基本规律;?观众
专题新闻节目是指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和播出方式,对某一重大事件或某些典型人物、经历、新兴社会现象以及某一战线和地区的新面貌进行深入报道[2]。新闻专题片是这类节目的载体和形式。新闻专题片创作过程中运用的逻辑基本规律是抽象思维中思维形式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3]。任何抽象的具体思维首先必须是一致的、不矛盾的和中立的。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律的要求,就不能正确地反映和认识世界,人的实践活动就一定会失败[3]。拍摄制作新闻专题片是新闻工作者在工作领域实践活动的产物,正确运用逻辑规律有助于正确认识新闻事件,反映现实,满足受众需求。一部完整的新闻专题片的创作是一个整体工程,包括选题、拍摄、制作、剪辑、合成等多个流程。它们是由记者、摄影师、编辑和其他记者在同一主题的基础上,各尽所能,共同完成的。其中,编辑是新闻专题片最后的把关人,也是最能真正与观众见面的人。他们既承接了记者、摄影师的创作思维,又在遵循各种逻辑规律的前提下塑造了自己的个性,使新闻专题片更好地符合新闻要求,满足受众需求。为此,我将以新闻调查(央视的一档深度新闻评论节目)为例,从完成一部专题片的五个步骤出发,运用逻辑的基本规律来分析新闻专题片的创作。
一、选题
新闻调查重在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表达。以记者采访的形式,深入调查研究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或典型事件,对社会和谐进步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从西固村县建县之初的纪录片到红志办,再到现在的海南渔夫、迷途少年,我们可以看到,新闻调查的选题,无论是国家大事、民生热点还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事,重要性和性质都大不相同,但都是关于节目定位的深度报道,探索真相,做出真实的调查性报道。也就是说,专题节目在选题之初就要遵循同一性的思路。这个认同是指相对认同,是在一定框架下保持整体节目定位和宗旨的一致性,有利于提升节目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符合节目风格和新闻价值的选题,能够吸引观众,吸引普通大众的眼球,也是节目成功营销的手段之一。
二、拍摄和素材收集
摄影是戴着镣铐跳舞的高度即兴作品。摄影师要在同一思维逻辑的指导下,根据视频创作技巧、本节目的拍摄目的、拍摄场景,调动一切因素,使三者的有机结合服从于本节目的整体性拍摄。面对可以收集到的复杂多样的视听和文字材料,新闻工作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捷的思维,快速反应,对所有材料做出合理的选择。这时候就需要记者和摄影师综合运用逻辑的基本规律,既要把握主题的同一性,又要在矛盾律和排中律的指导下,排除主题之外的场景、镜头和素材。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拍摄,摄像师需要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指导,比如这个节目选题的目的、文案策划中的视频要求、摄像的相关理论和技巧、后期剪辑的剪辑需求等。只有调动各种影响和制约因素,在头脑中快速整理思路,才能使拍摄工作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完成文案的要求,又能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灵机一动,还能为编辑设想,拍摄出编辑需要的尽可能完整的素材。新闻现场转瞬即逝,不可逆转,不断变化,因此要求摄影记者具备高超的信息识别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因为一旦拍摄失误,现场就不会被复制。编辑在使用材料时,一定不能违反矛盾律,即必须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否则无法使用,对摄像师、编辑和整个节目都是一种遗憾,也不利于视频的完整叙事。所以在整个视频素材收集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千篇一律,又要在矛盾中取舍,把最有价值的场景保留在观众最想看的场景上,才能高效、顺利地完成素材收集。
第三,生产
新闻专题片的后期制作过程分为两部分,即节目的包装和节目内容的创作。预包装一般一次完成,在第二次改版之前相对稳定。以《新闻调查》为例,1996栏目标题简单,1997的改版给标题增加了很多动态因素,但音乐的使用几乎没有变化,它们在一定的逻辑下始终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同一性。看这几年新闻调查的包装,都是固定的,几乎不变。包装整体设计以蓝色为基调,象征冷静、从容、理智的蓝色也体现了新闻调查栏目的客观、理性、真实。除此之外,还包括包装上的“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字样以及从往期节目中汲取的事件名称的丰富展示,包括色彩、行云流水、光束元素等。
节目内容的创作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逻辑思维也更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画面叙事方法必须合乎逻辑。与观众视觉习惯相矛盾的叙事方式,不利于叙事和理解。常见的方法有顺序、倒叙、插叙、补充叙述,但在新闻专题片中,往往不是一种纯粹的单一叙述方法。在《新闻调查》节目中,从这个节目中截取的代表性短片,紧接着就是片头,与后面描述的内容形成倒叙关系。在节目中运用插补法,补充历史背景信息,说明事件难点,使节目既能快速引起观众兴趣,又能高效、全面地完成新闻报道,增强节目的可看性。
(2)画面中镜头的组合是调用逻辑规律的重要环节,体现在镜头组合原则上:“动以动,静以静”[4],“动以静,静以动”也可以创造性地运用。从逻辑的基本规律来看,既包括同一律,也包括矛盾律。当一个运动的镜头和一个运动的镜头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必然要承担一定的运动情境,可能是镜头中同一个人的运动,可能是同一个镜头的表情,也可能是某种内在规律的一致性。静态和动态镜头的结合,类似于一个矛盾的共同体。两者的结合就像矛和盾的和谐搭配,而这种搭配必须符合人的思维逻辑和习惯,否则整个视频就会显得破碎凌乱。这类似于田径运动中的起点、轨迹、终点,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符合观众的视觉习惯和心理逻辑,这样一切都是合理的。
(3)把握画面节奏,是快是慢,是急是舒,与新闻内容和镜头特点的需要保持相对的一致性和同一性,避免矛盾。一旦节奏错位或不协调,就会严重影响观众观看新闻专题片的视觉体验,使视频质量下降,或者节目被废。
第四,编辑
编辑要符合逻辑思维,符合人的视觉和思维习惯。比如保证每一个短片的完整性,砍掉多余的部分,用矛盾律和排中律的逻辑规律互补,既达到了精简的目的,又节省了节目的播出时间。保证编辑的完整性,就是要避免矛盾,防止“半途而废”。减去冗余就是利用排中律,删除相同的材料,保留合理的成分。
动词 (verb的缩写)综合
新闻专题片的合成素材有视频、配音、音乐。合成时要灵活调动抽象的逻辑思维来考虑它们之间的协调性,调整视频、配音、音乐的长短,使之有机结合,协调一致。然后,对不相容或多余的部分再次进行修改和简化,并运用排中律使新闻短片更加简洁。构图最重要的是声画对位。实际声音要保证绝对的同一性,配音和解说要保证相对的同一性,既提高了新闻的真实性,又符合受众的视听体验。音乐处理方面,新闻专题片用的地方不多,但很有价值,比如片头。合成音乐时,其压缩混音与视频编辑相同。高则高,低则灵活协调统一,符合观众的听觉和视觉规律。
标签
逻辑三大基本定律概括了各种思维形式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关系,是人们正确进行抽象思维必须遵循的最低准则。其中,同一律从思维形式本身的同一角度表达和保证思维的确定性,矛盾律和排中律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表达和保证思维的确定性,是同一律的补充和扩展,最终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完整新闻片的创作是对逻辑基本规律的良好运用,是一套系统的逻辑思维作用于新闻专题片创作的各个部分,并以有机组合的方式完成的创作活动。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学好逻辑,运用逻辑思维来完成新闻报道的创作。
?参考资料:
他是华子。新闻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1
[2]杨伟光。电视新闻节目的分类与定义[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7
[3]范明雅。形式逻辑(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4]黄匡宇。电视节目的剪辑技巧[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00.64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