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剧的历史演变

绍剧是汉族的一种古老剧种,起源于秦腔。它形成于明末清初的绍兴,后兴盛于清代康乾时期。受益阳戏、赣剧、徽剧等影响。它吸收了绍兴流行的余姚腔、新昌腔(高)和民间戏曲的特点,逐渐发展成为绍兴杂剧,在剧目、唱腔、表演艺术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清乾隆年间(1723-1735)开始流行。明嘉靖年间,余姚腔、弋阳腔盛行,绍兴地区出现了“调腔调”。最开始是坐唱的一种形式,比如吹道班,名班。一个人同时唱多行多色,配以大锣、大鼓、大钹。搬上舞台后被称为绍兴高招班。

明末清初,昆曲盛行,随后又引进了随机戏,高调班纷纷唱昆曲、随机戏,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班。乾隆年间,甚为流行,以“群玉”二字为类名。咸丰、同治年间,高腔、昆腔逐渐失去了观众,尤其是在农村,评弹十分盛行,艺人们就改唱评弹,称为绍兴评弹班。

绍兴是一座文化古城,戏曲活动频繁。明代“四大调”之一的余姚腔,发源于绍兴府余姚、上虞两地。明代嘉靖年间,秦腔由北传至浙江绍兴,与融合,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曲调,称为“调腔调”。最有特色的是“范二”,口音和秦腔。无论从剧目还是从音乐来看,曲调都对邵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邵剧和徽剧也有密切关系。另一种基本唱腔“357”在邵剧传统剧目中广泛使用,其旋律与徽剧相似。《357》属于南曲体系,所以其音乐风格也具有南曲的特点,委婉悠长,长于抒情。邵剧的剧目和徽剧一样,也占一定数量。

早期的邵戏主要在农村演出,多为“社戏”性质。农历正月,演“元宵节”,二月演“酬神节”,三月演“幼苗节”。从四月开始,农村有很多庙会,迎神比赛,经常演戏。到了七月中秋,到处都是“祭鬼戏”(全剧插入木莲的戏折子,称为“平安戏”)。之后主要演出的是“祠堂戏”:两村和解戏、非法砍伐森林者罚款戏、外地商人许愿发财戏、富户祝寿戏、乡镇轮流的年规戏。这一时期,绍兴毗邻地区也出现了越剧社。在嵊县有班社,主要唱乱弹,也唱曲子。

文武安置,相传始于清乾隆末年。此后,出现了相当繁荣的景象,40多个班级俱乐部,大部分是职业班级俱乐部,也有一些是断断续续的半职业班级俱乐部。

1840鸦片战争后,邵戏的活动区域一直在萎缩和衰落,尤以吴班为甚。到了1920左右,一般的演员都弃武了,而文类增加了武术,文武类合并。此后,班级俱乐部纷纷效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的以舞台为班名。如袁泉第一阶段、岳跃阶段、田蓉阶段、同春阶段等。20世纪20年代以后,越剧在当地城乡蓬勃发展。抗战时期,上海的邵剧团并不多。到1945,只有一个同春剧团,但阵容强大,名家辈出。除了武长顺等人之外,还涌现出了七岁的孩子、十三岁的孩子、六岁的武道生、丹玲珑、张等。抗战前有越中第一舞台、文明舞台、林贵舞后、新世界、新大幸福等20多个班。抗战结束后,绍兴人教馆进行旧剧改造并登记,先后招收近50个班,大部分是随机班。

建国初期有同春、同兴、新民等9个民间专业剧团。登记合并后,人数略有减少,但由于招收新生和开办几期培训班,以及培养接班人,邵戏得到了很大发展。1956,同春邵剧团改为浙江邵剧团。1965有六个专业邵剧团。邵剧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毁灭性打击,粉碎“四人帮”后得以复兴。到1982,浙江省、绍兴县、萧山县已有三个专业邵剧团,一个邵剧培训班。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传统剧目被改编,创作了大量的现代戏和历史剧。传统剧目有、后朱砂、火焰山、、戴、等。现代剧如《血泪》、《阿q正传》,历史剧如于谦等。其中《鲁花记》在1954华东戏曲音乐会上获奖。于谦获文化部1979演出一等奖,剧本二等奖。天马电影制片厂在1960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拍成了彩色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