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除了下沉还有哪些体韵?
“体韵”是“体法”和“节奏”的总称。“体态”属于外在的技法范畴,“节奏”属于艺术内涵。只有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格和美学精髓。换句话说,“身韵”就是“形神兼备,身心合一,内外合一”,是中国古典舞不可或缺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体韵虽然风格来源明显,但已不能称之为“剧舞”,其由剧向舞的转化已基本完成。它摆脱了原来歌剧和舞蹈的千变万化的角色。但是,无论怎么变,都是一样的。这个“一”和这个“变”,都是艺术中难得的人物,也是一种艺术审美的本质。一个成熟的民族舞蹈演员在舞台上表现出来的动作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因为它体现了“形、神、力、韵”的高度融合,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的重要表现。“形、神、力、韵”作为体韵的基本动作要素,高度概括了体韵的全部内涵。形式,也就是外在的动作,包括姿势和它的动作所连接的运动线。神,也就是神韵和心性,是占主导地位的部分。劲就是劲,包含着对轻重缓急、强弱长短、刚柔相济关系的艺术处理。规律,即动作本身的运动规律。这四个行动要素的关系是通过力与法实现形神兼备,内外统一。其规律是“心与心和谐、心与气和谐、气与力和谐、力与形和谐”。这些都是精辟的概括和提炼。这些词语与基本动作高度统一和谐,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美学理论。第一,形是指身体外的动作。表现为各种姿势,千变万化的动作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一切可见的形式和过程都可以称为“形”。形式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古典舞魅力的依附,是古典舞美的传播媒介。众所周知,通过对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各种典型舞蹈的分析,得出“扭、翘、圆、曲”的曲线美和“刚健、含蓄、柔韧”的气质美必须首先在“形”上解决。中国舞蹈强调“扭、斜、圆、弯”,上翘、斜、转、翘的曲线美,以及“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内在气质。从出土的墓葬人物和敦煌壁画中,不难看出,这一点自古以来就是一脉相承的,一直在不断发展演变。比如秦汉时期的舞凳中的人物,唐代的三道湾,子午相,阴阳面,麻花麻花,中国民间舞蹈胶州秧歌的滚、扭、韧,海洋秧歌的停、探、扭、挥。掌握体态和造型的曲线美也需要相应的素质和能力。所以它也是一种技术,人体的“扭、斜、圆、曲”就是整体形象。局部来说,“头、颈、胸、腰、臀”、“肩、肘、腕、臂、掌”、“膝、踝、足、步”都有其特定的要求。二、神指内涵、精神、节奏、气质。任何没有魅力的艺术都可以说是没有灵魂的。魅力是中国文学批评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无论谈诗谈画谈音乐谈书法,都离不开神韵二字。在古典舞中人体的运动中,神韵是可以被认识和感受到的。而且,只有抓住了“神”,“形”才有生命力。在心灵的概念中,身韵强调云起、气息和意念的内涵。强调神韵和内心感受。在形与神的关系中,神被放在第一位,正是这种“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观念和情感,造就了体韵之韵。可以说,没有韵,就没有中国古典舞。没有内心情感的激发和驱动,中国古典舞最重要的光彩也就失去了。“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力与形”。所谓“心、意、灵”,就是“神韵”的体现。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生动的工具,但眼睛的“聚、放、凝、闭、闭”并不是指眼球本身的运动,而是内涵和心理节奏所表达的结果,这恰恰说明神韵主宰一切。“形未动,神先领,形已停,神不停。”这个公式形象而准确地解释了形与神的联系和关系。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中国古典舞的固有节奏感到困惑。虽然“圆”这个词早已被人们所认知,但对于从事古典舞的人来说,却是一个长期的困惑。体韵的创始人提出了“三圈运动”理论,他们认为中国古典舞的身体运动过程是沿着三圈运动的。这就是竖圈、横圈和八字圈。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长期困扰的问题竟然如此容易被破解。而且是如此的准确简洁。马上让人想起拉班的“球面运动”理论。他们有非常相似的想法,并且各自解释自己的法则。原来道理很简单。科学经历了“由浅入深”到“由简入简”的过程。简单的道理,是努力探索,长期积累,偶然获得的结果。三、力度“力度”是赋予外在动作的内在节奏和一种富有层次感、对比鲜明的力度。比如运动中的“线中之点”或“点中之线”(即静中之动),都是用“劲”的恰当表达。中国古典舞的跑动节奏往往不同于常规的2/4、3/4、4/4音乐节奏。更多的时候是以有规律的“弹性”节奏进行的,松而不慢,紧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自由,动中有动。“体韵”就是训练舞者用力不是均匀的,而是要有轻重、急缓、长短、顿挫、象征点、分段、延伸的对比和区别。这些节奏符号都是通过人的动作来表现的,这是真正掌握和理解“力度”的运用。“力度”不仅贯穿于动作的过程,在动作的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中国传统戏曲、芭蕾舞还是武术套路,都非常重视动作结束前的瞬间节奏,中国古典舞也不例外。它有以下几个典型的外貌力量:“寸劲”——姿势、角度、方位都准备好了,一寸之间的力量用来“画龙点睛”。“对比力”——对即将结束的姿势造型给予强烈的反应,从而加强和对比最终的造型。“神的力量”——一切都已完成,加上眼睛和四肢的延伸感,使其“形已停而神未停”。此外,还有“刚中有柔”、“韧中有脆”、“急中有缓”等强度差异。第四,“规律”一词包含两层含义:自身在行动中的节奏和运动中遵循的规律。一般来说,动作之后一定是“流畅”的,这是规律中的“实在法”,动作似乎有一种流过“流畅”的感觉。“反法”也是古典舞节奏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比如“双挥手”。手臂向左摆动时,身体必须向右拉,以显示动作的圆润和魅力。“如果不顺利”的“反法”可以产生奇峰迭起、出其不意的效果。一个动作和动量的趋势是明显地向左,突然向右,或者从向前向后,等等。这种“反法”是古典舞特有的,能产生人体千变万化、扑朔迷离、千变万化的运动。从每一个具体的动作来看,也有“一切从对面开始”的说法,即“一切必从左边做,一切必从左边做,一切必从开口做,一切必从前面做”的动作规律,正是这些特殊的规律产生了古典舞的特殊审美。无论是一蹴而就的一帆风顺,还是对面运势,还是“对面出发”,都体现了中国古典舞之美,这是中国“舞法”的精髓。身韵的出现,作为中国古典舞的一项重要教学成果,使中国古典舞的训练走向了自身的形式规范化和舞蹈多样化。它不仅是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而且是一个集训练、创作、表演于一体的具有中国古典舞美学特征的体系。就目前的教学而言,对古典舞魅力的功能和价值的认识,应该说在概念上还处于模糊状态,在教学中还没有摆正位置,在教学的每一个过程和细节中,“形体魅力”的教学都没有渗透到基础训练课的“骨髓”中,真正被当作了古典舞的“核心”。编辑这一段的发展概况:中国古典舞。这种舞蹈的名称最早由欧阳予倩先生在1950中提出,并得到舞蹈界人士的认可和广为流传,最终得到确认。当代中国古典舞与中国古典舞有关,但不是中国古典舞的代名词。当代中国古典舞是由北京舞蹈学院的唐满成、李正毅等舞蹈家在中国戏曲舞蹈和中国武术的基础上,结合外国芭蕾舞而创立的。中国古典舞的概念有其历史和文体意义,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中国古典舞历史悠久。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宫廷舞蹈或更遥远时代的民间舞蹈。从周朝开始,汉晋唐的宫廷中设立专门的乐舞机构,集中培养专业的乐舞人员,对民间流行的自娱舞、宗教舞蹈乃至外国舞蹈进行整理、研究、加工和发展,形成宫廷舞蹈。其中,周代的六朝舞(包括云门、仙池、大少、大夏、达波、大武六种乐舞),唐代的九步乐、十步乐、左步歌姬、岳步歌姬,中国宫廷舞蹈是历代统治者自娱自乐、歌颂的重要工具,以女性音乐为主。由于宫廷舞蹈是带着统治者的审美趣味创作的,其部分作品不可避免地具有风格的魅力和内容的消极性;但大部分都是艺术家在中国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创作的,所以中国传统艺术中不乏精致。宋元以后,由于战乱频繁,文化遭到破坏,舞蹈的发展也受到影响。汉唐时期很多著名的舞蹈都失传了。在传统舞蹈基础上形成的宋代舞蹈,随着传统戏曲的形成和发展,逐渐取代了歌舞艺术。到了元代,宫廷乐舞与民间歌舞,甚至“白戏”、“滑稽戏”、“角戏”的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要求唱、读、做、演相结合。它具有舞蹈、音乐、美术、杂技、文学、英语口语等多种因素,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戏曲舞蹈包含了中国传统舞蹈的精髓。根据人物情节的需要,吸收一些生活动作并加以改造,加强和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力。元明清以后,社会矛盾相对复杂,复杂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很多素材,进一步发展了舞蹈。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初,为发展和创新民族舞蹈艺术,舞蹈演员从丰富的中国戏曲表演中提取舞蹈素材,对中国武术进行研究、整理和提炼,参照芭蕾舞训练方法,建立了一套中国古典舞教材。同时编排和表演了《莲花灯》、《刀会》、《春江花月夜》等一系列具有中国古典舞风格的舞剧和舞蹈。随着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中国古典舞也在不断变化,开始从外观到内涵拓展到一个新的空间。一方面,舞者突破了对中国传统戏曲舞蹈的学习,涉猎了古代洞穴壁画和各种出土文物中舞蹈形象的资料,从而整理和创作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古典舞和古典舞剧,如《丝路之雨》、《编钟乐舞》、《仿唐乐舞》、《艺妓》等。这些复古的音乐和舞蹈突出了它们的慷慨、严谨、清晰和美丽。另一方面是舞蹈教育家唐满成、李正仪对中国古典舞身韵理论的创新、创造和实践。唐满成教授说:“身韵从摆脱传统戏曲的商业和套路出发,从中国包括书法、武术在内的大文化传统中发掘其“形、神、力、法、神、意”的审美规律,提炼其元素,总结出古典舞的路线和规律以及阳刚、阴柔、节奏的内涵,从而使其不再具有戏剧性和可比性。他们把过去古典舞的动作规律总结成以腰部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的几个基本动作,大大拓展了中国古典舞的动作空间。从这一实践中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舞蹈作品,如《黄河》、《江河》、《木兰桂》、《良渚》等。在黄河,脱胎于中国传统戏曲舞蹈的中国古典舞,突破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局限,不再是中国传统戏曲的翻版。相反,它被转化为一种肢体语言,可以用伟大的身体运动来自由表达思想和激情。”因此,中国古典舞不仅从外观上,而且从内在魅力上找到了与中国传统文艺精神相一致的东西,从而使中国古典舞变得细腻、圆润、刚柔并济。《黄河》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古典舞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