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明明是庶出,母亲出身卑微,为何依旧能登上皇位?
汉武帝的母亲出身卑微从何说起?汉武帝的母亲王娡虽然不是出身于现任王侯之家,却也是名门之后,她的母亲是汉初异姓诸侯王之一、燕王臧荼的孙女。虽然臧荼“谋反”伏诛,从此家族没落,但是,细究起来,王娡也还是可以算作名门之后的。在讲究门第的汉朝,王娡的这一出身算不得高,但起码谈不上吃亏。
说汉武帝是庶出也并不完全准确。汉武帝出生之时的确是庶出,但是彼时的皇后薄氏无子,实际上汉景帝的儿子都是庶出。而汉武帝被父亲汉景帝册立为皇太子之前,其母王娡已经被汉景帝正式册立为皇后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继后之子等同原配皇后之子,汉武帝是以嫡子身份被册立为皇太子的。因为薄皇后无子,王皇后就汉武帝一个儿子。因此,汉武帝被册立为皇太子时的身份实际上就是嫡长子,完全合礼、合理、合法。
当然,汉武帝能最终成为皇太子、继而成为皇帝,并不是天上掉馅儿饼,的确有人为的原因。实际上,在汉武帝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之前,汉景帝还册立过一位皇太子,那就是汉景帝的庶长子刘荣。因为薄皇后无子,作为庶长子的刘荣被册立为皇太子理所当然,汉景帝此举也没有过多钟爱刘荣的意思,完全是按照程序。但是,刘荣的生母栗氏在政治上的“弱智”最终葬送了儿子即将到手的皇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金屋藏娇”典故的由来。
刘荣被册立为皇太子之后,汉景帝的胞姐馆陶公主想要把女儿、也就是后来汉武帝的陈皇后嫁于刘荣。可是,刘荣的生母栗氏不知道是政治“弱智”、还是没有弄清馆陶公主的分量,居然拒绝了,私下还在人前数落馆陶公主的不是,结果触怒了馆陶公主。馆陶公主作为汉景帝一母同胞的亲姐姐,加之没有诸如梁孝王刘武与汉景帝之间的利益冲突,她和汉景帝的关系不是一般地好,她说的话再汉景帝心中的分量也是极高的。
得罪了馆陶公主的栗氏算是倒了大霉了,馆陶公主开始不遗余力地在弟弟汉景帝面前抹黑栗氏。就在这个时侯,城府颇深、精于算计的王娡找上了馆陶公主,想与之结亲,希望馆陶公主能将女儿许配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汉武帝。二人一拍即合,于是便有了“金屋藏娇”的典故。既然那个侄子不要自己女儿,那就换这个侄子,把这个侄子推上皇太子宝座,结局一样。于是,在馆陶公主的一系列操作之下,加之栗氏的政治“弱智”,最终导致刘荣被废,栗氏即将到手的皇后之位也丢了。
再之后,在馆陶公主长期的“推销”之下,王娡和汉武帝获得了汉景帝的好感。最终,王娡被汉景帝册立为皇后。到这个时候,汉武帝的身份正式由庶子变成了嫡子,而且是嫡长子。再之后不久,汉武帝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因此,汉武帝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太子、继而继承皇位成为皇帝,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新获得的嫡子身份,他被册立为皇太子完全符合程序。提问中所说的两个问题“汉武帝庶出”“王皇后出身卑微”实际上都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