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背景是什么?

创作背景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陈刚和何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创作的。它制作于1958年冬,并于次年5月在上海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

题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采用交响乐和中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根据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字幕。

主要内容有《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音乐结构由花鸟、草桥结义、同窗三年、十八岁送别、长亭送别、英台反婚、凄怨与坟前成蝶组成。

简介

5月27日,1959由何、陈刚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上海大剧院首演,由担任小提琴独奏。这首中国最著名的小提琴曲完成了交响音乐民族化的发端。

扩展数据

作曲家简介

何占豪

1933出生于浙江诸暨,靠唱邵戏为生的父亲不希望儿子以后过上和自己一样的穷日子。12岁时,父亲用借来的钱把他送到杭州读初中,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没想到热爱戏曲的何终于学会了越剧。

一次上海之行,使何无意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写出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但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他的作品很少问世。有人说这部作品是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

陈刚

1935,1935年生于上海,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之一。早年,他跟随父亲陈歌辛和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钢琴。1955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师从丁善德院长、苏联音乐专家阿尔扎斯·马诺夫学习作曲和理论。早在求学时期,他就以与何合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