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音乐疗法(你知道什么是音乐疗法吗)

音乐治疗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由音乐、医学和心理学组成。它是一种以音乐为治疗媒介,改善个体身心健康的治疗方法。现代音乐疗法已经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广泛使用。目前,音乐疗法主要用于脑损伤、听力障碍、语言障碍、智力低下、分娩、精神病、老年痴呆症、中风后遗症、儿童心理治疗、焦虑、睡眠障碍、情绪障碍、抑郁症等人群。

音乐治疗学起源于20世纪中期的欧美,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发展速度和传播速度惊人。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于1989,同年中央音乐学院首次招收音乐治疗专业学生。音乐疗法研究中心成立于1996,音乐疗法在不断发展壮大。广泛应用于抑郁症、失眠、脑出血、冠心病、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音乐疗法在心身疾病中的应用

编号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病。由于精神疾病尚未完全明确,病程延长,复发率高。即使抗精神病药物逐渐增多,也不能保证患者的全面康复。目前,许多学者利用音乐来治疗和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等症状得到改善。音乐可以调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放松患者的情绪,促进认知能力的恢复,从而缓解精神症状和抑郁症状。

第二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最常见的神经症疾病之一,以焦虑为特征,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坐立不安。焦虑症的发病率约占神经症的41%,主要治疗方法为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音乐治疗和针灸。音乐疗法是一种自然疗法,现在广泛应用于焦虑症的治疗。指导患者尽量放松,自由交往,每天听两次音乐,每次30分钟。8周后发现,抗焦虑药物联合音乐疗法的效果优于单纯抗焦虑药物。音乐疗法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情绪,可用于临床。

第三名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常见的症状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意志活动减少、认知障碍等。使用药物治疗抑郁症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如果遇到诱因就容易复发。音乐疗法可以通过听觉直接作用于丘脑的情绪中枢,促进脑啡肽的分泌,产生愉悦的情绪。音乐疗法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的精神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第四名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时睡眠量异常和行为异常,也是正常节律在睡眠和觉醒之间的交替紊乱。目前大多数睡眠障碍患者都采用催眠药物治疗,但长期使用催眠药物不仅会造成药物依赖,还会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近年来,音乐疗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研究发现,音乐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它还可以帮助纤维肌痛患者改善睡眠质量。

目前,药物仍是精神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严重的精神障碍用任何药物治疗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此外,患有精神障碍的孕妇不适合药物治疗,尚未生育的患者往往因为生育需要和病情复发而面临不停药的艰难选择。

音乐疗法是一种理想的“自然疗法”,它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不依赖药物,利用音乐独特的心理和生理效应,使患者通过各种专业的音乐行为体验音乐,消除负性情绪障碍,恢复或改善人的健康。

近年来,关于音乐治疗疾病的报道很多,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音乐疗法是值得肯定的。然而,音乐疗法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音乐类型的选择缺乏统一的标准,相关研究缺乏样本内容等。再加上目前国内没有类似美国音乐治疗师的资质认证和监控管理工作,使得音乐治疗的发展有些不规范。因此,中国的音乐疗法任重道远,仍需进一步探讨,期待未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供稿:生物制品管理科吕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