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音乐能力发展教育
如果说我们对3岁前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认识只是泛泛的、粗略的、无差别的,描述的重点只是作为音乐能力发展基础的一般的听觉、语言、动作能力,那么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音乐活动的增多,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能力的发展,我们就有可能对3-6岁儿童的音乐能力进行一些更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认识。这个年龄阶段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总趋势是:
3 ~ 4岁。孩子们借助音乐表达自己的欲望和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现在,音乐已经成为孩子们表达和交流情感和感受的重要方式,因为孩子们已经能够像成年人一样准确地唱一首简单的儿歌,甚至可能哼唱一些自己编的旋律和短句。虽然歌词经常重复,曲调也和他学过的歌差不多,但这毕竟是一场伟大音乐创作活动的开始,显示了他音乐创作能力的萌芽。
4 ~ 5岁时,儿童感受音乐的能力已经明显增强。借助一些词语,孩子可以描述自己对音乐情感的表达和把握,这意味着孩子正在成为一个?活跃的观众?渐渐地,孩子可以从音乐中获得更多的享受,听一些不同性质的歌曲去欣赏不同的情感风格,表现在孩子听觉辨别能力的提高和声音控制能力的增强。这时候孩子可能会更准确的听老师的歌,准确的模仿。56岁。儿童的歌唱技巧、音乐欣赏水平和感受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现在大部分孩子都能准确的唱一些简单的歌,音域放大了,节奏更准确了,力度和速度的控制更细腻了,表现力更丰富了。手脚的动作自然能跟上音乐的节奏和节拍,对舞蹈课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兴趣。
一、3-6岁儿童歌唱能力的发展
三四岁的孩子,最初都有想把歌唱好的愿望。然而,相当多的孩子在语调上有问题。但是掌握歌词基本没有问题,除了遇到不懂的单词时,经常发不清音。孩子因为肺活量小,呼吸短促,不能根据乐句的需要进行呼吸,也不能唱太快或太慢的歌。
另外,在团唱的时候并不是互相配合,而是按照自己的音高和速度唱。往往是你在前面,我拉完之后,你不在乎整体的声学效果,不容易做到整齐,也不知道如何通过改变声音的力度、速度、音色、声音表达来表达音乐的意境。
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成效的歌唱教学活动的组织下,到五六岁时,幼儿的歌唱水平会有显著提高,尤其是音准方面,能更准确地唱出旋律的音高,向前迈一步、微微跳一跳都不会感到困难,有的还能唱好大跳和半音。孩子歌唱能力的提高还表现在音量明显增大,屏气时间延长。在老师的提示下,他们按照短语和情绪的要求学习呼吸。孩子不仅能唱快一点和慢一点的歌,还能唱旋律和节奏更多样的歌。此外,他们在集体演唱中的协调能力也大大增强。他们可以逐渐学会跟随钢琴,听节奏和间奏,学会协调自己的声音和其他孩子的声音。他们对群唱、二重唱、领唱与合唱、合唱与轮唱等各种演唱形式也有一定的兴趣。
二、3-6岁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
(一)对音乐爱的本质的感受
3岁的孩子不容易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本质。他们在听音乐时,往往最关注一些表达主题的特殊因素,但当他们听着雄壮有力的进行曲、轻柔优美的摇篮曲或欢快活泼的舞曲时,虽然他们不能用语言来解释它们之间的差异,但他们可以用音乐将这些差异反映在他们的行动中。
4-5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欣赏到内容广泛、性质和风格多样的音乐作品,对音乐的性质、体裁和风格的辨别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们能快速识别一些内容熟悉、形象性强的音乐,如熊走、兔跳、鸟飞等动物活动的表现,并能借助画面选择或动作选择做出正确回答。
5 ~ 6岁的孩子不再需要画面或动作,可以直接用语言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对音乐的感受。他们已经知道音乐产品表达的是一定的思想内容,他们不仅能正确识别熟悉的音乐作品的情感和本质,还能感知作品中的所有细节,因此他们不再觉得难以对具有鲜明音乐形象的类似作品进行分类。
(二)音乐表达情感的基本手段
3~4岁的孩子能识别作品中速度的变化,动作能随着音乐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能在听到音乐时分辨出是在走还是在跑。但是在音乐中还是很难感知到力度的变化,可以听到用力打铁和轻轻敲钟的明显对比。换音域能力不够稳定。孩子们往往分不清哪首曲子的音高高,哪首曲子的音高低,也分不清不同的音乐区、不同的演奏所带来的音色差异。
4-5岁的孩子能分辨出明显的‘变速’和音乐中的表情作用,能听到小马跑出去时音乐越来越快,小马跑回来到家时音乐逐渐变慢。欣赏反差强烈的音乐时,可以毫无困难地指出音乐强度的变化。在对音高的感知中,我们可以听到相隔一个八度的音高差异,但往往容易机械地把强音和高音联系起来,弱音和低音联系起来,所以很难理解和区分弱音和高音、强低音。通过系统正确的鉴赏指导和一些有趣的鉴赏活动,也可以感知一些简单的形式。
3 ~ 6岁的孩子能够清晰地分辨音乐作品中速度、力度、音域的变化,分辨音色的能力比较一般。儿童基本说谎能分辨老师和班上每个孩子的不同音色,能分辨唱片或录音中的男声、女声、童声,以及一些熟悉的乐器或伴奏乐器。
(3)对音乐的记忆能力3-4岁儿童的音乐记忆是逐渐形成的。他们能记住歌曲,最容易记住的词是拟声词,其次是形象具体、内容通俗易懂的词。一些抽象的、概念性的单词,因为无法理解,所以不容易记住。
4 ~ 6岁的孩子对音乐的记忆能力进一步提高,脑海中积累的音乐作品越来越多,因此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也有所发展。他们能清楚地表达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音乐作品,并给出简单的理由。
三、3-6岁儿童节奏能力的发展
所谓节奏能力,是指儿童主动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节奏的情感表达和准确再现节奏的能力。节奏感强的孩子可以用自己的动作恰当地表达音乐的节奏和情感。尤其是对孩子来说,音乐和动作是一种天然的联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往往是先通过动作表达出来的。
3 ~ 4岁的孩子已经基本能合拍做动作了。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可以模仿兔子跳、大象甩鼻子等有节奏的动作,还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音乐游戏和舞蹈。他们在用音乐表演时,能够在老师的有意识的引导和要求下,注意到音乐的性质和速度的变化,并会根据音乐的变化,逐渐用相应的动作变化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4 ~ 5岁儿童的运动能力已经发展。他们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肌肉活动,动作也更加放松灵活。他们在配合音乐做动作方面更有经验。他们不仅对动作本身感兴趣,更感兴趣的是用动作表达音乐。
5-6岁孩子的动作已经和音乐完全一致了。他们大多能感受到音乐的基本节拍,在做动作时能迅速掌握音乐的基本节拍,并随着节拍的速度变化或逐渐减慢动作的速度,并能在动作中体现出二拍和三拍音乐的节拍声。
演奏打击乐器也是孩子节奏能力发展的一个方面。3 ~ 4岁的孩子接触打击乐器的技巧很简单。他们只是以一定的速度打着拍子,却跟不上老师的音乐节奏。在原有的基础音乐活动的基础上,5岁以后的孩子一般能100%按照音乐节拍打拍子。在打击乐活动中,除了及时打击乐器外,还要学会区分音乐的强弱节拍,在不同的强弱节拍上按五个键,根据音乐的不同要求,掌握切分音、附音、弱升等各种节奏的演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