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音乐
& lt& lt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古筝曲。一般认为这首歌是楼叔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家》的素材改编的。题目取自唐代王波《王腾亭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在栗鹏岸边;严阵惊呆了,声破《衡阳年谱》。
最近有研究表明,此曲并非娄淑华所创,而是金卓南根据流传于山东聊城临清地区的民间筝曲《双板》及其演变曲《三环落日》、《流水激石》改编而成。30年代,金卓南把这首歌传授给娄淑华,娄淑华大发展,在金曲谱的基础上增加了后半段音乐,于是这个版本迅速传遍全国。
整首歌分为三段。
第一段以慢版演奏一段悠扬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并借助左手搓揉、吟诵等装饰手法,表达对湖滨夜景的欣赏。
第二段由第一段的曲调以上下八度的关系发展而来,长音“法”以压揉结合的方式演奏,改变了调式。
在第三段中,快板演奏了一系列模块化的音符。展示划桨、摇橹、溅浪等场景,然后音乐逐渐加速,用各种按压、滑动的方式描绘渔船晚归的场景。
《渔舟唱晚》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渔人歌唱的诗意。在它的后半部分,运用了上升下降的旋律和渐变发展的速度与力度的变化,成功地表现了百船争归的热烈场面。音乐前半段,乐句与乐句,或者乐句中的分句,大多采用上下对答的“对仗”结构。虽然上下乐句和分句的结构不是很方很对称,但音乐的上下呼应还是给人一种规整的结构感。
《渔舟唱晚》旋律流畅优美,被改编成各种形式,成为最受欢迎的中国传统音乐之一。
★《台风大战》作者:王长元
王昌源,浙江杭州人,中国当代最有影响、最著名的古筝演奏家王训智教授之女。9岁学筝,12岁独奏。在王训之和潮琴演奏家国盈的指导下,他系统地掌握了中国古筝的各种演奏技法,并加以创新和发展。1969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先后在上海歌剧院、上海乐团、中国艺术团、上海民族乐团担任古筝演奏家。1984赴肯特大学学习世界音乐,教授古筝。他在美国生活了21年,在海外推广中国古筝艺术。演讲、演奏、示范、一对一教学是推广古筝艺术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