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暴走神探》以后有什么评价?

说电影风格化十足,指的是台词与角色的状态。这里郁达夫出现了,片中几位主要角色清一水的都是郁达夫先生的粉丝,那本《沉沦》出镜率很高。话又说回来,《沉沦》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这是一部郁达夫的短篇小说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其中《沉沦》讲的是一位在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的病态表现,叙述者现代人的苦闷,内容跟黄*书差不多。但书中角色是郁达夫的个人写照,激愤与哀怨并存,甚至流露出某种程度的感伤。本片将《沉沦》的这个调调扩展至电影中的角色,从角色的台词、语境到表演无不与书中角色类似。比如阮经天时常的无病呻吟,说起话来断断续续,不但整日叨念着郁达夫的名言,连徐志摩也不放过。而杨子姗饰演的角色时常破口大骂“笨蛋、白吃、臭虫、败类。。。”,都是两个字的短语,一套一套不带重样的,跟《丁丁历险记》中的阿道克船长有的一拼。还有刘仪伟客串的角色,说起话来全是成语,出口成章。至于本片的反派的杨洋,很多观众或许没发现,在电影开场出有过一次交集,那是在阮经天等电话之时,有个人用电话,阮出口:“打电话会比看郁达夫的小说还重要吗?”,那人闻言,说了声“惊扰”离去,这个只露了背影的角色就是杨洋,前后这么一结合,就会明白其结尾为什么会那样做了。

电影这种风格有句专业术语,叫做“脱力系”。这个词来自于日本,源于日常又带着荒诞性的情节、放在异常语境中的正常台词、放在正常语境下的异常台词,还有许多充满怪癖的人物。简言之,在各种奇异的环境下,平时看上去很无聊的段子和话语会变得十分有趣。比如范如一经常大喊着“祖国啊,祖国啊”,“我们都是文艺同志”的台词,在整部电影的格调中就是典型“脱力系”风格。或许在电影发生的20-30年代中,周围一群五四青年的簇拥下,这些调调很常见。但放到现在以当代的审美去审视,差异感就出来了,因为本片的年代是民国,但价值观却是今日的,也就是所谓的“混搭”吧。

因此而言,《暴走神探》最终给人的感觉就是一颗怪味豆,文艺青年以文艺特色战胜革命青年,其效果就跟《武林外传》中吕秀才说死荆无命的感觉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