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为何被世界级指挥家小泽征尔说要跪着听

图片上的人就是不用指挥棒,不看谱子,演出时全凭一双手就能拿捏整个剧场乐器,世界顶级指挥家之一,见过各种音乐天才,时刻泡在音乐精髓里,被称为“新卡拉扬”的小泽征尔。

但他被中国一曲二胡征服,听到落泪,他甚至宣称这样的音乐只能跪着听。

而这首曲子就是阿炳的《二泉映月》

在1978年6月,小泽征尔与中央乐团合作演出的第二天,他到中央音乐学院参观,看看这边的音乐氛围如何。当时他来到一个小教室里听五个人演奏,其中一个人演奏的曲子正是他前一天指挥的《二泉映月》。

二胡声一起,他就不动,安稳地倾听,可随着音乐的演奏,小泽征尔开始掩面流泪。演奏曲子的姜建华演奏到一半的时候被他的哭声震动了,微微抬头一看,小泽征尔已经哭得泪流满面,不成样子。

当姜建华刚要接着演奏第二首曲子《樱花》时,小泽征尔站起来抱了下她,对她说,假如他提前听到这首曲子,他也许就不敢演奏了。

而在前一天的合作中,小泽征尔其实刚刚指挥完《二泉映月》,但是比起大合奏来说,这样单纯的二胡声更能深入灵魂,他从音乐中真正了解到阿炳创作时的感情。

小泽征尔在没有听到原版之前,他不觉得有什么,但是现在听了原版的《二泉映月》,他觉得这种音乐应该跪下来听。正说着,小泽征尔又准备跪下,接待外宾的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在后来的的采访中,小泽征尔提到, 他听到这首曲子的时候,整个人是震撼的,他震撼不是听到这首曲子的悲伤,而是他听到这首曲子里面那种委婉的积极精神。这是一种发自内心,无形的力量,全人类***同的。

阿炳,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一生***创作和演奏了270多首民间乐曲。

他经历过底层小人物的心酸,21岁失去父亲,34岁失明不得不走上街卖艺求生。对于他来说,生活不是生活,而是时刻可能失去的生存。

他明白小人物的挣扎,没有任何资源人脉,只能靠一点点力气谋生,随便一点事故就能让一个家庭毁灭,但是为了下一代,又要挺在前面。

他们希望着,盼望着,期待着未来能够时来运转,不求大富大贵,只求温饱有依,但是现实却总是不如人意。可生存还得继续,一切还得接着,他们就抱着微薄的希望,走向自己生命的尽头。

其实即使到了今天,我们这些生存在底层的小人物虽然生活好了点,有了温饱,但任旧没有确定的保障。我们要肩负房贷,车贷,要在身体和加班之间权衡。

孩子长大了,要读书,如果条件允许,想办法送到外面读书,不放心他会不会学坏,可能夫妻中得有一人去照顾。租房子,做饭,这边可能又是一个人的经济承担。

在纪录片《高考》中,毛毯中学所在的毛毯镇原住民才有1万左右人,但是自从有了毛毯中学以后,激增到4万人左右。这些激增的人里面,有些是学生,有些是家长,有些是小商贩,但大家都是为了求生。

还记得里面保安队队长的儿子也在毛毯中学里读书,他关掉自己原来的厂,到学校做保安,只是为了把孩子照顾好。

孩子一次月考不小心下滑三千名,他整个人心都凉了,可依然要鼓励孩子好好加油,未来还有希望。

或许底层人民生活并不容易,可是吃苦的,也不只有我们这些人,每一代人都是从吃苦中过来的。现在我们的压力虽然大,但是机会也多,生活物质条件也好了很多。

从食不果腹到温饱,再从温饱向小康,对比几十年前的生活,再对比以前古代时靠天吃饭,老天爷不赏脸就要流亡的日子。我们的生活正按照一个道路曲折,但是前途越来越好的方向。

忽然间就明白了,小泽征尔为什么哭,阿炳的乐观精神又在那里,也许他是看到了追逐光明道路上我们承受的痛苦,所以《二泉映月》才会有如此的悲痛,可他也看到我们光明的未来,所以说是积极精神。

残酷,是一直就有的,可幸福是我们自己用痛苦去铺垫的。痛并快乐,痛并幸福。或许这才是《二泉映月》的精髓吧。

生活还要继续,我们多多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