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台,和过往说声再见!

年末,站在历史的土台,用有故事的眼睛,稍显稚嫩的智慧思维,和过往握握手,郑重的道一声:再见!

? (一)

2018年最后一天,闲暇踱步,冥冥中像是某种力量的指引,不知不觉到了武威雷台。

所谓的雷台,是一土台上建成的道教宫观,名雷台观,原名灵钧台。据考证为前凉王张茂所筑,距今有1600年历史。

不知何因,此台的西面约2公里的地方,也有前凉王张茂所筑的同样大小的土台,也称为灵钧台。台上建有佛寺的缘故,称为海藏寺。

道观下的土台,系黄土高台,南北长106米,东西宽60米,高8米。

土台看上去很新,比较齐整,没有历史的沧桑感,显然是翻新的。

土台的上面,明清时期修建了雷祖殿,用于祭祀雷神,故而被命名为雷台。

土台的下面,发现了东汉时期青砖垒筑的墓,里面有大批的汉文物。

说实在,一个土台,能追溯到1600年前,于这个汉墓不无关系:

1969年9月发现的这个东汉墓,出土了一批青铜文物。其中犹以“马踏飞燕”最为著名 ,后被定为全国旅游标志。于是,有了天马一说,武威也被称为天马故乡,政府的广告语也有了“天马行空,自在武威”。

旅游经济的需要,有了考证,有了雷台观重修,也有了雷台公园。

走进雷台观,映入眼帘的是雷台的山门。

山门将雷台观与公园分割成了两个部分。里面的是雷台观,外面的是因雷台观修建的附属建筑。

山门在土台的南面平地上,有些低矮,与其它寺庙山门比,有些平常。

山门牌匾上”雷台观”三个金字非常耐看,是丁卯秋月武威当代书法家王维德题。也就是1987年秋月题,这应该也是山门重修时间。

进了山门,通往道观的是33级石阶,石阶的尽头,是二平门。门前有一古树,将门遮掩,颇显灵气。

二平门看上去,像隔壁领家的大门,非常小气,只能二人通过。

这个门可能最吸引目光的,是门楣牌匾上“步云”二字。由武威当代著名书法家丁二兵先生1987年书写。

进了二平门,便是雷台观的过殿。过殿有“风起云蒸”四个字的牌匾,由武威当代著名书法家徐万夫题写。

穿过过殿,便是观里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建筑——雷祖殿。

雷祖殿供奉的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简称雷祖,及邓、辛、张、陶四大天帅。

这个雷祖有点厉害,在道教里主万物生杀枯荣、善恶赏罚、行云布雨、斩妖伏魔等事。上照天心大道,下济幽冥群苦。

雷祖殿是一层的仿古建筑,上面的牌匾上写有“雷神万钧”四个字,是武威当代著名书法家王维德题写,时间也是丁卯年。

雷祖殿的北面,是又一处较大的建筑,即三星斗木殿。殿的牌匾上写有“三星高照”四个字,由民勤当代书法家马玉浩书写。

三星斗姆殿供奉的是福禄寿三星和八仙。

雷台观两边是简陋的平房,分别有元辰殿、道教书画室、凉州区道教协会、娘娘殿、财神殿、文昌阁等。

(二)

站在雷台,昔日四周低矮破旧的农舍和垃圾遍地的村庄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四周的绿地、齐整的树木、复制的青铜车马阵、现代的花岗岩建筑,以及其它所构成的现代的公园。

公园里的青铜车马,在风中依然能感觉它曾经的威严,其中的天马更是卓尔不凡,可谁又记起它陪葬的主人,谁又记起这位主人驰骋战场的勃勃雄姿。人们乐道的只不过是一堆青铜件而已。

像是有些不公,一切似有变数,不是那么的永恒。

微风轻拂着脸颊,有些还未化的雪,像是提醒着这个冬季。时间就像现在的风,不经意间从眼前流过。放眼苍穹,若了祸的它,永远是那么决绝的离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不由思绪被扯回到过往,不由感慨时间的匆匆。

有时想,匆匆其实就是忘不掉的那一眼的幸福。

当年姊妹的相聚,谈的多的可能是彼此的成长,相互的关爱。更有着父母时时注视的眼神。

现在姊妹相聚,有了儿孙的膝绕,

谈话大多停留在了儿孙,已没有人关注姊妹本身。即或有,也是问问身体,关心关心健康。

儿孙即便远嫁,即便出息,也永远是关注的话题。有了孙子孙女的,话也越过儿女,成了唠家常的主题,谁也不能落下。

就是吃饭,也不劳父母操心,孙子孙女早已被做爷爷奶奶的姊妹们承包,小心翼翼的服侍。没有服侍机会的,一边吃,一边眼去撇,又是不舍,又是怕照顾不周,全然没了往日的端庄。

就连孙儿的玩耍,也被姊妹们的目光照射,往常操心的爸爸妈妈们,很是放心的去了一边,打牌喝酒去了。

这是很慈爱的一眼注视,是最无私的一眼注视。这一眼的注视,或许就是当下我们最大的幸福了!

有时想,匆匆或许是亲人的一声问候。

想想过往,从起先的父母问候,到后来的对儿女的问候,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必然,那么的自然,没有一丝的不适。直到有一天,儿子打来电话,说:

“爸爸生日快乐!”

“妈妈节日快乐!”

觉得一切变了,从主动变成了被动,成了被关注的对象。

这一声问候使角色发生了变化,不管承认与否,从那一刻起,强势的我们,像是变成了被关心的弱势,逐渐的下滑。

以至于有时候还心有不甘,可又每年在这个时候,心里或多或少凭添了几许的期待,期待渐渐熟习的那一声问候。

时间匆匆,留下的这一声问候,或许是心底没有说出的牵挂。

匆匆,或许是那一缕白发。

曾经的人子,意气风发,心中仿佛气吞宇宙。飘飘的黑发,也曾迷倒一片。

不经意的一天,岁月渐渐爬上脸,原本光洁的皮肤变得有些粗糙。于是,用尽各种护肤的东西,却耐不住时间的折磨,依然的起了皱褶。

与友相聚喝酒的当间,没人再欣赏拳高能喝的你,多了一些劝阻,多了一些担心。没人告诉原因,其实,自己非常清楚,全是岁月。

这时,头上有了白发,后来渐渐多了起来。伴随着的是不断的脱发,密密的头发也渐渐稀疏了起来。

有的时常要染,有的开始种发,期冀留住曾经的样子。一切都是徒然,都是时间闹的。

明白了,白白的那一缕,是匆匆留下抹不去的记忆。

匆匆更多的是内心的孤独与寂静。

渐渐变老的那一刻,忙碌的工作稀疏了起来,俗世的繁杂少了许多,突然的一静,冥想了起来,心搁哪?

当原有的工作生活模式接近停摆的时候,到来的模式多少有些无措,一时不知所以。

开始有了恐慌,有了极大的不适。望着余下大把的时间,怎么打发成了内心挥不去的疑问。

原本非常熟悉的朋友,也少了话题;原来比较要好的朋友,也远离了一些;原有的聚会也在疏离。甚至于感到了一些陌生。

一切都不是刻意,内心的这种排斥,明明白白的告诉要远离喧嚣。于是,拎着慌慌的心急不择路的去了僻静。

依然的空荡荡,沉不下来。像要飘走,使劲的拽。

突然想起了权术中用忙驱赶人们的胡闹,这或许有用。

出现了非常壮观的老年队伍,有在震天音乐声中跳广场舞的,有在家中泼墨挥毫作画的,有身背相机周游列国的,有抗着棍棒耍拳健身的。

都在一路找寻放置心的地方,似乎都没有头绪。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是一个生存的思想向精神的思想转化的过程。这里,其实需要的是一个叫信仰的东西。

一切的一切,都是匆匆时间带给我们的困惑,带给我们的挑战。

(三)

凝视眼前的道观,不由想起道家的人生哲学,凭添了几许感慨。

道家在人生理想上追求超世,讲究自然无为,清心寡欲,要求心明大道、眼观天地、冷眼看破。

一句话,就是凡事想得开。

看道字,走之旁加一个“首”字,也就是脑袋走或者走脑袋。脑袋走就是动脑子,就是要明道,并依道而行。

从踏入职场开始,每个人都在积极拼搏,不断的进取。期间,体会了人间冷暖,尝尽了甜酸苦辣。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清楚。

我们也在动脑子,职场上却拼不过不动脑子的;我们也精通业务,却也拼不过不学无术的;我们也努力的为名利做功,到头来却一事无成。

我们一直愤愤不平,不停的抱怨,不能自拔。

直到有一天,开窍了,突然的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于是,受到冷落时安静了许多,遭到嘲讽时一笑了之,受了委屈时坦然接受,遇到不平时也不再拼命,生了疾病时积极面对,丢了钱财时觉得破财消灾……,仿佛有了境界。

人整个变了个样,不再是原来的你。这一切,缘于心中的想开。

有时想,幸福是什么?藏地的牧民只要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就觉得非常幸福,有些农村的老人每顿能有一口酒喝就非常满足,可有些沐浴在饕餮中依然骂爹骂娘。

曾有报道说,全世界最具幸福感的人,是我们邻国的不丹,一个全世界最穷的信奉藏传佛教的国家。

奇怪吧!想来幸福不幸福与想得开想不开有关系。想得开就幸福,想不开,即便啥都有也没幸福。

想想也是,想得开,就好像没事,想不开,好像事事都是事。

只是,做起来很难,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