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第二段表达的是什么?琵琶第二段表达引论

《琵琶行》第二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声强、音高、音色、节奏、旋律等方面描写了琵琶音乐的美和高超技巧。

作者使用“...她用“转弦轴,试数弦”来描述正式演奏前的调音试听,用“和弦抑制”来描述曲调的悲伤,用“她皱着眉头,弯曲手指,然后开始她的音乐”来描述舒缓的行板,用“聚、扭、擦、挑”等词来表达琵琶女子的演奏技巧。

此外,作者还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音乐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如“大弦鸣如雨”到“四弦齐鸣,如抽丝”的描写,使人仿佛听到了玉盘上落下的大小珠子,流花中关英的话语,在水冰下如此单薄的“无声胜有声”,以及突然的银瓶破裂声和铁马骑金戈声。

这一段最后两句是“董方寂,我们见白秋月入江心。”是关于琵琶女的表演效果。所有人都被迷住了,演出结束了,听者还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四周一片寂静,只有一轮明月映在水中。这是对演出的间接恭维,体现了演出的成功和艺术的醉人效果。

总的来说,《琵琶行》第二段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音乐转化为视觉形象,使读者听其声,见其形,表现出音乐之美和高超的技巧。同时通过刻画听者的反应,展现表演的成功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