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北京的内容战略:挖掘夜文化内涵

《夜北京》对夜的定义是:不仅仅是时间概念的“夜晚”,也是生活、享受、朦胧、神秘;她是充满期待的欲望之旅,更是幸福、甜蜜的精神欢场。中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夜”杂志。

在发刊词中,总编辑刘久平认为,“北京有夜,或现代或古朴,或流光溢彩或温馨无话。”她特别强调:“于一座城市,只有触摸了她的夜晚,才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她的韵味与风情——《夜北京》为此而存在和展现。”

在对《夜北京》进行内容分析时,笔者发现,各期的大专题中,前八期与“夜生活”是高度相关的:

《北京夜生存演义》(第一期),文中关照了北京百年来夜文化之变迁史;

《北京“失眠报告”》(第二期),关注都市人的生存状态;

《北京警察故事》(第三期),一群特殊的夜生活活跃分子;

《北京最红的酒吧老板娘们》(第四期),写了酒吧女老板娘们创业的一些故事;

《北京夜猫》(第五期),关注不同人的不同夜生活;

《俱乐部江湖》(第六期),关注不同人群的不同形态的夜生活;

《京城夜城洋酒门》(第七期),不仅仅是一个夜生活品质的描述,同时跟夜生活背后的商业也维系在了一期;

《北京慢生活》(第八期),关注一种特殊的生活品质,即“慢”。

但是,第九期以后的三个专题《波动世界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Wi-Fi无线的无限生活》等与原来的专题显得大相径庭,与先前的编辑主张,即展示夜文化的初衷,显得有所冲突。

这些专题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夜北京》的品牌形象。我们不希望从《南方周末》读到时尚文章,当然也不希望在《瑞丽》读到尖锐的时评文章。游离于整个刊物框架之外的选题设置只会冲淡刊物自身的品牌。

一本刊物只有各期专题都相互配合、映衬,才能保持一致的风格,形成品牌的独特形象和感召力。读者的忠诚度也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在下一阶段中,始终围绕着“夜”做文章,将“夜”的理念、文化挖深挖透才是《夜北京》的根本所在。

令笔者赞赏的是《夜北京》对于照片的处理。黑色基调始终体现在从《夜北京》创刊至今的所有的刊物之中,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组成了一首夜之曲。封面女郎或庄重、或妖冶、或妩媚,掩映于夜色之中,显得很引人注目。期刊每个版面的照片都经过了精心的拍摄和制作,以符合刊物的定位和风格,美编的功底很值得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