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地赛马场的经历发展
跑马地马场是香港的第一个马场(另一个位于沙田区,于1978年落成),于日占期间曾更名“青叶峡竞马场”。很快赛马及博彩活动于香港华人社区中风行起来。1931年马场建成首两座三层高的永久看台。其后于1957年,该看台被改建为两座楼高七层的看台。到了1969年,看台再进行扩建。及后1995年,马场再度完成重建工程,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全草地马场。跑马地马场的赛事通常在星期三晚上举行。
跑马地马场大火
主条目:1918年跑马地马场大火
跑马地马场于1918年2月26日曾发生惨绝人寰的大火,死亡人数高达590人,是香港历史上死亡最惨重的意外火灾,史称“跑马地马场大火”。
重建后的跑马地马场
跑马地马场原本由一条草地跑道和一条安妥胶跑道组成,但安妥胶跑道于1995年完工的重建工程中拆去,
形成一个全草地跑道的马场。重建后的跑马地马场除了拥有一条阔30米的草地跑道外,还兴建了快活看台、香港赛马博物馆、新马会总部大楼等建筑。2001年年底,马场更换了彩色大银幕,该银幕为全球马场最大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屏,全长约35米,高8米,面积大约相等于2,000多个21吋电视机架叠起来。赛事路程
1995年重建前: 草地 975米 1235米 1650米 1800米 2230米 2400米 安妥胶跑道 1030米 1400米 1600米 2000米 2100米1995年重建后: 草地 1200米 1650米 1800米 2200米 24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