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歌曲看中西音乐的审美差异
中西音乐差异的本质是文化差异,这主要是由中西音乐发挥的不同社会功能和文化作用造成的。因此,在两种不同的思想文化体系下,中国艺术歌曲和西方艺术歌曲在音乐形式美的体现上是不同的。
一,中西艺术歌曲的比较
在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词典中?艺术歌曲?被定义为。由专业作曲家创作的,区别于民歌的,具有严肃艺术意义的歌曲体裁?在新哈佛音乐词典中?艺术歌曲?被进一步解释为。这是为了室内音乐会而创作的歌曲,以区别于民歌和流行歌曲。传统上是为诗歌而写的音乐,歌词很文艺,和大部分民谣、流行歌曲都不一样。艺术歌曲的伴奏是作曲家制定和创作的,而不是表演者即兴创作的?。西方艺术歌曲起源于19世纪德国和奥地利的浪漫歌曲。中国的艺术歌曲从一开始就是在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基础上创作的,同时又与我们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民族情感表达相结合。按照一般的定义,中国的艺术歌曲是西方音乐的产物,在中国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现代艺术歌曲的诞生,一方面是受西方艺术歌曲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后,一批具有中国学习技巧、崇尚个性、自由和情感表达的艺术思潮在创作中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成就了中国的艺术歌曲。总的来说,艺术歌曲是诗乐高度融合的音乐艺术载体,既包含了诗意的文学元素,又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音乐本身的歌唱性。所以中国的艺术歌曲,就像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一样,优雅、细腻、含蓄、理性。他们经常用音乐语言描述外部环境和氛围。歌曲的曲调清新优美悠长,歌词和歌曲的结合就像中国的国画。音乐与中国诗词的结合,展现了一种语言的音乐性,创造了一种?只能理解,不能表达?美的意境。
产生于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艺术歌曲是中国音乐文化中的瑰宝。中国艺术歌曲从诞生到今天,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都产生了大量受到当时人民欢迎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内涵,生动地反映了时代的现实生活、思想感情。现实主义创作思维一直是中国作曲家创作艺术歌曲的主导思维;借古写今,反映时代,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好生活,始终是中国艺术歌曲的主旋律。早期,赵元任、黄自等人的艺术歌曲创作实践以民族性为目标,不断吸收西方优秀文化,借鉴西方作曲技法,大胆实践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民族化。因此,创作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歌曲是中国现代作曲家追求的方向。论中国艺术歌曲的民族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继承和发扬国内外优秀音乐文化遗产和宝贵经验,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民族审美情趣。同时,学习和借鉴国外的音乐创作技法和经验,获得丰富的音乐创作养分和灵感。罗一峰教授曾将中国艺术歌曲的本质概括为:带有明显的室内乐、高雅内蕴的趣味、创作而非民歌、形式精致而尺度不大、演唱声部受控、诗意境界而情感深刻、个人表达而审美追求。并指出中国的一首艺术歌曲?人类的发现?它是其哲学存在的基础;?内在?这是其美学特征的要素;?小叙事?是他创作的起点;?精致是其高雅文化的表现。
中国人讲究含蓄,音乐表现也是如此。总的来说,中国的音乐创作喜欢把主题放在最后,就像一首诗里描述的那样。然而,在她向我们走来之前,我们喊了一千遍,催了一千遍,她仍然把半边脸藏在吉他后面,不让我们看见?。西方音乐豪放,属于开放风格。开头出现主题,然后慢慢阐述具体内容,令人震撼。
在整个西方文化中,没有人能像耶稣基督那样在艺术中得到如此多的表现。就音乐而言,博爱刚毅、宽容谦让、为人类做出无私贡献的耶稣基督,已经成为一代又一代音乐家所表达的审美形象,成为音乐中永恒的审美理想。
西方音乐从古希腊开始探索音乐的动机、音乐集合、主题、乐句、段落、各种形式和体裁的音乐结构。即探索它们自身的意义和它们在结构中的作用,探索它们的表达能力等。,注重从音乐结构内部研究音乐,探索音乐的表现力和审美。所以西方艺术歌曲内容清晰,技法简练,创作快捷,表达直白。他们能迅速捕捉瞬间情绪,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让一部个性鲜明的音乐作品完整、生动、感人。
形式逻辑自产生于希腊以来,极大地推动和影响了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正因为希腊的形式逻辑比较发达,所以后世的西方音乐艺术的音乐形式在进入专业创作后都得到了自觉的发展。民歌民谣有一节,有单、复二节曲式和三节曲式,有回旋曲、变奏曲、奏鸣曲式。不仅体裁结构多样,而且善于运用各种形式表达各种情感、思想和内容。
二,中西音乐的审美差异
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文化障碍是文化差异有形的外在表现。而其内在的和无形的表现是由于民族心理原型的差异。在西方,人们更倾向于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因此,神秘的宗教成为古代西方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西方文化本质上是宗教文化。中国古代的审美思维方式是怎样的?理解起来很贵吗?主张审美主体应该进入?启蒙?体验美、创造美,心理状态要求审美主体是?心物会?、 ?爱情和风景?在无缝的统一中,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宇宙万物美的本质。
中西音乐的具体审美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中西方音乐地域、民族、时代的差异,中国音乐美学与西方音乐美学也存在差异。
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源头是儒家和道家提出的音乐美学思想,它们都是从春秋以前萌芽中的许多音乐美学观点发展而来的。中国两千多年的音乐美学发展史,一直是以儒道两家为主导。追求音乐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强调什么?洪尹田。真的吗?。反对生活和音乐的束缚。所以中国音乐的审美标准是:感性而不野,欲而不隐。中国传统美学在中国音乐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的音乐追求意境深远,空灵朦胧,以含蓄、淡漠、空灵为上品,以抒情为主要特征,追求意境深远。它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意境,优美的意境能给欣赏者留下美好的想象空间,带来思想的深化和情感的升华。西方美学的发展主要有两大学派,即?他律?然后呢。自律?。所谓?他律?它强调音乐的美受音乐形式(包括情感社会)的影响,它强调一种内容,这种内容决定了形式,即情感音乐审美;然后呢。自律?相反,它强调音乐的美只来源于音乐本身,内在因素决定音乐的形式美,强调音乐的内容。
2.比较音乐作品的特点,中西方由于思维方式不同,在音乐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简而言之,中国做了什么?一首歌多用,再创作;西方致力于特别的歌曲,强调原创。一首歌多用?是基于尊重原作风格和原作欣赏习惯的价值取向,而只有一定?基本调?一点点改变就能赋予歌曲新的内涵。?献给特别的歌?目标是追求作品的个性,无论是作品的形式还是创作手法都采用不重复他人或自己的原则。
3.从音乐作品的作曲方式来看,中西方存在差异。
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创作方式具有集体性和一次二次创作一体化的特点。所谓集体性,是指作品中凝结的劳动不是一个作曲家的个人行为。所谓一两个创作的融合,是指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是歌手或者是表演者。同时作曲也是演唱或者演奏的过程,没有一两个创作的分工,很即兴。西方音乐作品(主要指西方职业作曲家的作品)的创作方式具有个性化、创作与创作分离的特点。西方音乐作品属于作曲家的个人劳动,体现了强烈的个性特征。同时,一、二度创作是有分离的,即作曲家的创作只是为了完成乐谱。
从美学角度观察中西音乐,我们发现中国音乐注重作品的意境和神韵,强调创作的奇妙和神韵,注重表达的含蓄和圆通,喜欢艺术形式的中庸。西方音乐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息和道德教育色彩,表现形式相对固定,往往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西方音乐随着自身的发展,逐渐加入了生活和现实的气息,感情的表达直白而激烈,具有很强的情感表达能力。在20世纪,人们很难理解和接受西方怪异的音乐现象。而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则将中国的诗歌与文学、中国的民歌与欧洲的传统技法、中国的传统音乐技法和现代创作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格的艺术歌曲。此时,欧洲艺术界受到东方文化的滋养,逐渐渗透到欧洲的文化品味和生活中,欧洲作曲家对中国音乐的兴趣也开始从异国情调和题材上表现出来。打开了西方人的文化视野,掀起了一股浪潮?中国文化热?。
总之,随着文化发展的日益国际化和多样化,追求多层次、高品位的精神享受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品味时尚、风度优雅的艺术歌曲的审美价值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使艺术歌曲在人们的精神享受空间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音乐创作手法和审美标准存在差异。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是在不断的碰撞中与欧洲文化相交融,借鉴西方音乐的精华,充分肯定其本土性,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逐步学习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