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明王朝1566》到大明王朝1587(下)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在十年前播出,本拟在这之后拍摄续集《大明王朝1587——张居正与海瑞》,但这部剧播出没几集就因为收视不佳或是题材太过敏感等原因被下架,雪藏十年,直至今日才重见天日。如此一来,续集自然也不了了之了。故事虽然终了,嘉靖也已经驾崩,但是海瑞还活着,张居正还活着,戚继光还活着。这一章,便写写大明王朝1587,也聊聊这些人的结局。

公元1587年,同1566年一样,又是一个陌生的年份,但是换个说法,就大概是中华历史上最有名的年份之一了,这一年,正是万历十五年。若想了解这一年的具体故事,不妨读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明史专著研究的巅峰之作,作为一本学术著作,在可读性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被誉为是改变中国人阅读习惯的大作。

万历十五年,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年份,但却也正是大明王朝承上启下的一年。这一年,戚继光病逝于家乡,而海瑞也死在南京右都御史的任上。若是以迷信的角度来说,这似乎可以算作是天要亡明之征兆了。但以客观的角度看来,只是两位忠君爱国的英雄人物,走完了各自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罢了。真正能决定大明朝命运的,不是这二人,更不是这二人之死,而是争国本一事带来的诸多影响。

还是先来写写这二人吧。

1.戚继光

戚继光,民族英雄,抗击倭寇,救国救民于水火,这也都是贴在戚继光身上的标签,任谁也撕不下来。但戚继光,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和他的老上级胡宗宪一样,戚继光在朝中也有人,这个人,正是张居正。倭乱平定,严嵩倒台,胡宗宪难逃一死,而戚继光,却被派去北边,成为蓟辽总兵,守卫北境,毕竟倒的是严嵩,而不是自己的后台,戚继光升官理所当然。然而,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万历十一年,张居正便遭到清算,此时的戚继光面临的,正是当年他的上司胡宗宪面临的处境,最终也只能辞官归乡,郁郁而终。 相比自尽而死的胡宗宪,戚继光算是得了个善终,然而一代名将,民族英雄,不能战死沙场,却只能在病痛中含恨而死,难道不遗憾吗?

2.海瑞

至于海瑞,这世上大概没有他怕的人了。身为淳安知县,就办了当时东南第一人浙直总督胡宗宪的儿子,当了个六品京官,便敢上书骂皇帝。海瑞的名字,其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使得没人敢在明面上与他作对,只能敬而远之,毕竟在常人的眼中,君子的对立面不可能还是君子,只会是小人。嘉靖皇帝死后,海瑞出狱,重新为官,徐阶看重海瑞,提拔海瑞做了应天巡抚,辖区大致是江苏和安徽的部分地区。这应该算是海瑞所担任的职务中,权力最大的实职了。以海瑞举人身份,能当上县令,已经是祖坟生烟,但是此时居然成为了举足轻重的封疆大吏,只能感叹人生际遇之奇妙。然此时海瑞声明远波,当此大任却也没什么不妥,而骤获升迁的海瑞,为人处世依旧不改从前。海瑞断案,弱势方永远有天然的优势,无论是良民与恶霸,还是刁民与清白地主,最终获胜一方,大抵是民这一方,言其劫富济贫,都不为过。另外,海瑞不近人情,于提拔他的徐阶,海瑞也不念旧情,徐阶的子孙在其松江老家兼并百姓土地,成为当地最大的地主,海瑞处理此事,非要徐阶家族退回全部土地,寸步不让。徐阶本是王学门徒,从一个怀揣梦想的愣头青一步步蜕变成顶尖的政治家,隐忍多年,连严嵩都办了,最终却因为海瑞,搞得晚节不保,也是戏谑。然而万历十一年,年及八十的徐阶病死,万历为其赐谥文贞,谥号以文字开头,便是中国古代文官所能获得的最高谥号。众人心中自有一把尺子,虽然徐阶晚节不保,然其为国为民所做的贡献,依然不可磨灭。

和徐阶起了冲突之后,海瑞被罢官。直至万历十三年,才重新领了南京右佥都御史的闲职,之后历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都御史(监察部长),成为了部级官员。明朝采取两京制,所以无论是官职还是首都,都分南北,但皇帝在北京,所以南京的大部分职务,都是虚职,此刻的海瑞,虽是部级官员,却没有任何实权。 从德行的角度而言,海瑞之忠君爱民,严于律己,均无人能出其右;从政治的角度而言,海瑞之才,足以治一县之地,治好平民百姓,惩处土豪恶霸,但给他更大的舞台,怎么平衡各方利益,怎么权衡上下,似他这般刚直之人,却是办不到的。海瑞骂过嘉靖后,声名鹊起,自然不能再留在县令这样的小位置上,但真让他做封疆大吏,未必是物尽其用,所以用海瑞,只能用其名,而不能用其实,这也是海瑞晚年只担任虚职的原因。 似海瑞这般,以不恰当之比喻言之,他更像是个偶像派,是一部剧的流量保证,却不是一部作品真正成为这样一部作品的关键。于大明王朝而言,海瑞则更像是王朝的脸面,民族的良心,而真正的脊梁,却是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

3.张居正

在大明王朝1566中,张居正虽然已经是朝廷的要员,但还到不了权力的中心。而自公元1572年,隆庆去世,万历继位,张居正取代高拱成为首辅。是年,万历皇帝才10岁,没有亲政的能力,张居正联合时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冯保,名为内阁首辅,实际上行的就是皇帝之事。

拥有这样的权力,自是要大干一场的,张居正也没辜负大家的期待,大刀阔斧的改革。张居正所做的改革举措中,最著名的有两件,一是一条鞭法,二是考成法,前者是为改革税收,富国富民,后者是为整顿吏治,清理官场。其实内容很简单,一条鞭法,就是将原本各异的税收方法,改为统一折算成银两缴纳。桑农产桑,稻农产稻,历朝历代,便是产啥交啥,这便使得税收的缴纳特别麻烦且说不清楚。按照十五税一的制度,你产了十五桶稻米,便交一桶,但是这桶多大,多满,谁说的清楚,于是这便给了官员贪污的空间。且乱七八糟一堆东西,运输成问题,存放成问题,使用也是个问题,说不定辛辛苦苦从江浙运到京城的粮食,放了几十年,也没有人吃。所以,将此改成银两,按照一定制度写成明文,便一劳永逸的省去许多麻烦。这一税收制度的改革,看似简单,若实行得当,却是极具成效的。至于考成法,大抵就是一套现代的考勤制度。考成法的完善,于整个官场行政的效率,以及冗官问题的解决等等,效果不言而喻。

张居正改革对大明王朝而言,无异于给一个垂垂老者续了一把命。自法令而言,张居正变的法说不上比王安石高明,然而,变法之事,最最关键的,便是施行。此时的张居正,俨然不止是宰相的地位,更像是个摄政王,整个朝野,没人能够反对他,而王安石,虽然有个对其深信不疑的宋神宗,然而其反对势力,依然强大,且王安石被称为拗相公,是个不太近人情之人,不近人情则不懂人情,不知人心,明明身处险境,却仍然一意孤行,刚愎自用,所以王安石之变法,困难重重。

而张居正不同,他同流合污,该贪的,他一分不少,不该贪的,他也不做过分。他懂贪官的心理,了解贪官的想法,所以他的变法,便无人能挡。然而无人能挡是在生前。张居正之变法,毕竟得罪之人太多,加之其个人作风确实存在问题,三十二抬大轿更是大违礼制。这便给了所有他的仇人污蔑他的理由,也给了被他管制多年的万历皇帝恨他的理由,所以,张居正死后被清算,家破人亡。 毕竟历朝历代,行变法之事者,无论成功与否,都难有个好下场,然而每当王朝危局积重难返之时,眼看着大厦将倾,历朝历代,仍然有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试图挽狂澜于既倒。无论如何,张居正,也算是这些人当中的佼佼者了。

三、尾声——聊聊明清之争

大明王朝在张居正的努力下,又坚持了数十年,然而覆灭的种子已经在辽东种下。无论张居正,申时行,王锡爵,还是后面的孙承宗,袁崇焕等人,都无力阻挡历史长河的滚滚浪潮。大明王朝276年,有很多人物,也有很多故事,细细品来,感悟良多,感慨亦多。

我常见各种历史文章下面的评论中,明粉与清粉吵架,明粉喷清粉清朝不思进取,将华夏泱泱大国,搞成一副割地赔款,人人喊打的局面。这责任,清朝的统治者自然是首当其冲,这一点,是绝对洗脱不掉的。但毕竟清朝以外族身份,治理这庞大的国家,即要做到以汉治汉,又要保持自己民族的独立性,以免时间一长,也像之前的少数民族一样,被华夏同化,在这诸般压力之下,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即便于雍正之际,立国已久,依然还需要发行《大义觉迷录》以阐述其政权的合法性。自顾尚且不暇,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清朝的统治者站在更高的角度看世界,似乎有点强人所难了。

另外,明朝便是第二责任人,清袭明制,清朝的大部分制度,都是从明朝那里承继过来的。钱穆先生说朱元璋创立明制的时候,就是把明朝设计成了一个大农村,目的,是让百姓安居,也让他老朱家的皇位坐的更加安生。可这本来就不是一个向上的制度。清朝承袭,汉人自己尚且仅能做到这般,又怎么能指望一个少数民族对其有多大的改进或者发展呢?

最后,中国近代的局面,往上的历朝历代都有责任。最近在读《中国哲学史》,中华思想之变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历史自然发展的结果。所以及至晚清,中国思想保守,理学之负面对思想的禁锢,对行为的约束,不是清朝一朝的责任,也不是朱熹一人之过,而是中国历史发展之潮流,政治发展之潮流,思想发展之潮流***同作用的结果。亦如《走向***和》之中所表达的,中华从数千年之帝制中挣脱出来,最终走向***和制度,乃至现在的社会,亦是几代人呕心沥血,前赴后继的结果。

俱往矣,死争已经过去的历史是谁之过失,大可不必。未来漫漫,中华也已经步入正途。多的是该做的需做的有意义之事。历史于我们之意义,当是总结过去之故事,走一条未来之路,而不是落在过去的得失之争论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