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为什么盛行“打野战”
关于野合,被孔子评价为“思无邪”的《诗经》里有这么一段: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国风·召南·野有死麇》
翻译成正常人能听懂的语言大概是酱紫的:啊,有一头獐子,它死在了荒野,要用洁白的茅草把它包裹好才显的得体。
啊,有一位妹子,她是如此的春心荡漾,汉子追着来调戏她。
林子里有很多小木条,野外还有一头死鹿。用茅草把小木条和死鹿包裹好哟,作为礼物送给洁白无瑕的妹子啊。
“哎呀,你这汉子,不要着急嘛,慢慢来。不要乱扯人家的腰带嘛!省得招小狗乱叫,人家会害羞的。”
诗经果然名不虚传,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适龄男女在野外调情、欲行云雨事的纯洁图景。
好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野合”,通俗点讲其实就是“打野战”。
一脸纯洁地问:据说孔子是爹妈野战的结晶?
其实大家都明白的,老祖宗们的尺度一直都是很大的。
比如,万万没想到,“野合”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孔子世家》:“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学界有种说法认为,这里的“野合“其实就是打野战,孔子是他的父母在尼山上打野战的结晶,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
嗯。所以,学界常开玩笑:一发野炮,打出了孔圣人。
满脸天真地问:集体打野战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野合在中国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习俗。尤其在西周到春秋时期,适龄男女约出来在野外谈情说爱,顺便发生一下关系,都是很自然的事。
先秦时期,官方甚至出面承认并保护这种习俗。《周礼·地官·媒氏》中这样记载:
“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这是啥意思呢?
就是说,每年仲春时,政府就会组织一批青年男女在野外举行集体性派对,称为“会男女”,而且无故不参加的人,还会被惩罚。
是的,没错,其实就是群饺(我是一个谐音)。最初“会男女”是上巳节(纪念黄帝的节日)诸多活动中的一个,一般在高禖祭祀(一种求子的祭祀活动)后举行。男女在神的启迪下自由野合,以实现人丁兴旺的愿望。
后来,“会男女”逐渐演变成一般性的民间娱乐。相比之下,现代人的马拉松,跳广场舞什么的都弱爆了。
据说,“会男女”的热(yin)闹(dang)场面还吸引了鲁庄公亲自莅临齐国现场参观和指导工作。《左传·庄公二十三年》云:“二十三年夏,公如齐观社,非礼也。”
捂脸ing,想想那场面,啧啧,实在是太兴奋了。
一脸认真地问:为啥古代人民热衷于在野外嘿嘿嘿呢?
嗯。这是一个好问题。
你一定听说过“天人合一”这个理论。然而,你也许不知道的是,“天人合一论”其实也是中国古代房中术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我们的老祖宗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众草木生灵都是相融相和的。男和女的结合,正如日和月、天和地、昼和夜、阴和阳一样,都是宇宙二元自然力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
而微观层面上的男与女的性结合,与宏观层面上的天地万物运行是可以相互影响的。
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风雨雷电寒暑等各种天气变化会影响男女嘿咻以及生育,而男女ox之事反过来也会影响风调雨顺。
那在露天场所行云雨之事的好处呢?
显而易见,老祖宗认为可以汲取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对男女身心健康和优生优育都大有好处咧。当然,野合同时也会影响土地肥沃,影响降雨,影响农作物丰收等等。因此,上古时期的很多祭祀活动才会伴随着男女行云雨之事。
是不是觉得其实很有合理性呢?